第146章 二大爷一家
作者:生活进行时   六零之本想做咸鱼,结果成了青铜最新章节     
    对了,先要给家里打个电话问问有谁想要废品收购站的工作,毕竟是一份正式工,这可是铁饭碗。
    等将来退休了,每个月还有退休金可以拿呢。
    现在没有工作的人太多了,工作的机会实在难得,还是留着给自己的家里人。
    再说她又不缺钱花,自然是不打算把这份工作给卖掉。
    其实她是想让杨老太来接自己这份工作的,但杨老太今年已经五十多了,毕竟在废品收购站里上班每天要朝九晚五的,特别是大冬天,太遭罪了。
    自己家又不缺每月这十几块钱,还是算了,她也不想便宜老娘太过操劳。
    算了,想想就头疼,唉!不想了。
    杨绣枝起身出了门,抬脚就去了离家最近的邮局。
    杨绣枝到的时候,邮局里正好没什么人,她径直走到打电话的窗口,把一个写了电话号码的纸条递给窗口的工作人员。
    说道:“同志,我要打个电话。”
    工作人员伸手接过纸条回道:“为人民服务,同志,请稍等一会儿。”
    说完她就开始拨号。
    杨绣枝没想到这个年代也有服务态度好的地方。
    等了好一会儿电话才打通,接电话的正好是二大爷。
    杨绣枝不想浪费电话费,也懒得让二大爷还要来回跑去喊便宜爹来队部接电话。
    于是就直接说道:“二大爷,我是绣枝。”
    二大爷回道:“是大丫头呀,是找你爹吧?他现在应该在香皂仓库盘库存,你等会儿,我去帮你喊他接电话。”
    杨绣枝忙回道:“二大爷,不用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情,跟您说也是一样的。
    二大爷,就是我又找到一份新工作,是在市妇联上班……”
    她话还没说完,耳边就传来二大爷开心的笑声,接着就听他回道:“新工作在市政府上班呀!太好了,咱老杨家的祖坟真是冒青烟了!
    好,好,大丫头,二大爷还是那句话,咱们老杨家就数你最有出息了!”
    杨绣枝也开心的回道:“二大爷,事情是这样的,我想把废品收购站的工作让出来,您跟我爹商量一下,看看月底之前咱家有谁愿意来接我在废品收购站的工作。”
    二大爷连声说道:“好,好!我这就去找你爹商量去,对了,大丫头,废品收购站的工作你打算卖多少钱呀?”
    杨绣枝本来想说不要钱,但是一想如果自己说不要钱的话有点不合适。
    有句话不是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毕竟自己一个寡妇还要养三个孩子,不能暴露自己手里有钱。
    于是就回道:“二大爷,我当初买这份工作的时候只花了四百块钱,如果是自家人想要这份工作的话,三百块钱就行。
    对了,二大爷,时间比较急,定好人后就赶紧带人过来,钱如果不凑手的话不着急,到时候先上班慢慢再还也行。”
    耳边就听到二大爷大声回道:“那像什么话?好了,我心里有数,我挂电话了!”
    二大爷说完就挂了电话拔腿去香皂作坊找杨老汉。
    因为年后要出一批货到长春市的百货商店,二大爷到的时候杨老汉和二堂哥杨志军正在香皂仓库监督盘点库存。
    二大爷说道:“老三,你出来一下,大丫头来电话有事情找你。”
    杨老汉忙把手里的账本交给跟自己学会计的杨志军,跟他交代了两句后就出了库房。
    二大爷一边走一边跟杨老汉说了个大概情况。
    于是老哥俩一起就去了杨绣枝家,毕竟是一份正式工作,又是铁饭碗,这件事情自然也要跟杨老太通个气。
    杨老汉夫妻俩知道大闺女的意思,是想帮衬二哥一家,所以夫妻俩都说不习惯城里每天上班的生活,都表示不打算去接这个班。
    让二大爷自己决定谁去长春接班,他们老两口不参与。
    二大爷知道堂弟一家想帮衬自家,所以也不开口推辞。
    晚上回到家,等一家人吃完晚饭收拾完,二大爷就留下大儿子和二儿子商量工作的事情。
    杨志国和杨志军兄弟俩一听是去长春市接杨绣枝废品收购站的班这件事儿,两个人都只摇头。
    老大杨志国说道:“爹,让二弟去吧,儿子是家里的老大,应该留在家里给二老养老。
    再说,儿子还要照顾牛棚里的两个师傅还要帮着大妹照顾于大夫一家人。
    话说起来,我还是喜欢在村里的生活,现在咱村种地都是用机器,我又学了开拖拉机和修机器的手艺,如果荒废不用就太可惜了。
    再说每年农忙的时候也就那几个月,也没有多累。”
    老二杨志军忙回道:“爹,我也不想去,我现在跟三叔学做会计就觉得挺好的。
    再说咱杨家庄的副业做的好,咱现在在村的日子一点也不比他们城里差。”
    二大爷点点头,看了一眼两个儿子问道:“你们兄弟俩都想好了?真的不后悔?”
    兄弟俩齐齐摇头回道:“真不后悔。”
    这时二大娘开口说道:“老头子,要不咱把工作买下,给咱大闺女吧!
    当年家里穷日子过的艰难,巧芬又是家里的老大,孩子跟着咱们俩吃了不少苦,她出嫁的时候家里也没有给她准备像样的陪嫁。
    当年没能给她找个好人家,我总觉得愧对了孩子。
    老头子,现在咱村里日子好过了,我想想着是不是能给大闺女再补一份嫁妆。
    哎!大女婿是个好的,就是人太老实了,只会土里刨食,累死累活一年到头能挣几个死公分?
    他们村又不像咱们村副业做的好,大闺女家孩子又多,这些年她过的很不容易啊!
    咱们俩想帮衬又能帮衬多少,给多少钱也架不住日子长。
    唉!只是可怜我那几个外孙和外孙女连饭都吃不饱,小小年纪也只能跟着爹娘挨饿受冻。”
    二大爷听了老伴的话有些动容,大闺女也是自己的孩子,她能不心疼吗?
    他只是没说话,抬头看向两个儿子。
    兄弟俩忙回道:“爹娘,我们三兄弟都是大姐带大的,给大姐再补一份嫁妆我们兄弟都没意见。”
    杨志军问道:“对了爹,大妹说没说她废品收购站的工作转给咱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