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怎么会这样2
作者:团子的胖麻麻   就这张胡最新章节     
    半个月的经营之后,小吃摊子也有了一定的客源,收入自然是比刚开始的时候多了一些。
    现在桌子上摊着的铜板都比之前还要多,张莲拿出小吃摊的专属账册,等数清楚了铜板再记账。
    半个月下来,小吃摊的进账有五十两之多,这个数目报出来之后,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么多?那一个月不得有百两银子的收入?”小四没想到一个小摊子会这么赚钱,惊讶得很。
    “不会吧?那市集上的小商贩还不得都是富户了?”
    小五的话说完,大家也都觉得有点不对劲了,做生意这么容易的吗?那为啥镇子上的小商贩还是勉强度日?
    可是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
    大家各怀心思的思考着。
    小四觉得生意这么好,那定然是会赚钱的,多一些也正常。
    老两口觉得银子来得这么容易是不是兄弟俩有什么别的事儿?
    文小点又想起了之前在温家刨除本钱的问题,和胡家的说法有些对不上。
    张莲认为是账记错了,开始查账。这一查就找到了问题。
    “我大概知道是为什么了,我好像记错账了。”
    大家的目光瞬间就集中在张莲身上,弄得张莲更不好意思了,这问题出在她身上,就该是她来担责任的。
    “咱们每天的收入我都单独记账的,半个月一共是五十一两零一百零五文这个是没有错的。”
    张莲把左手边的账册往前推了推,意思是让大家看看。又拿起右手边的账册往前推了推说道:
    “可是我们这个月家里的开销比之前半年的开销还多。上个月支出二两半,这个月光银子就支出去二十多两……”
    大家把两个账本一对比,这就看出来了问题。尤其是文小点,这一看就看出了问题。
    “小吃摊的账册只有进账没有出项,家里的账册出项多进项少。”
    “是,每天他们出摊要用的钱都是从公账上出的,摊位费,木炭、食材、调料这些都是从公账上出的。
    粮食和菜这些家里常用的,都没走账,这些都没有数的。”
    张莲把这问题说了一遍,大家这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那就是要减掉小吃摊的支出,五十两就剩下了二十多两了?”
    李氏稍微一转就得了一个结论。这个账大家都会算,确实也没有什么问题。
    “还不止呢,出摊的面粉油盐酱醋大葱这些虽然都是自己家的,可是现在用的多,家里的用完那就要买了,按市价来算也要减出来的。”
    官庄镇位处中原,大多数人家都会种麦子,白面的价格相对低一些,但是因为现在世道不算平稳,物价也上涨了不少。
    按照现在官庄镇的粮价,白面要五十文一斤,还是这两年收成不错,若是赶上欠收的年景里,怕是百文以上都有可能。
    做葱花饼,油盐用的最多,油要八十文钱一斤,盐要一百二十文一斤。酱油倒是便宜,一斤也就十文钱,用的也不多。
    说起来,倒是葱和萝卜这菜最是便宜,只要两文钱一斤。
    按照这个物价算下来还真就和文小点说的一样,不止没有赚钱,还赔钱呢。胡兴给媳妇儿拿来纸笔,张莲开始把两本账册的账面合并到一起核算。
    半个月里,除了第一天的时候少一些,其他时候都是带着三十斤的白面出门卖完再回来,和这个相匹配的,要五斤葱、三斤肉馅、三斤油、五斤木炭……
    加上每天三百文的摊位费,老牛的存放钱,还有小菜、蛋花汤、调味料……
    半晌,张莲才算清楚。
    “小吃摊这半个月用了面四百五十斤,大葱七十五斤,油四十五斤,肉馅四十五斤,盐三十斤,一百五十个鸡蛋,七十五斤木炭。再加上摊位费,村牛车的钱,还有调料什么的,一共是……四十一两三百五十文。”
    沉默,全家的沉默。
    “所以……折腾了半个月,都没挣出来十两银子?”
    好一会儿李氏才开了口,然后又是沉默……
    “不是,四儿啊,你半个月就用了三十斤盐,就没人觉得齁儿吗?”
    胡老汉的关注点,有点不一样,不过他这个问题有人回答。
    “那不是还得腌菜嘛,每天都腌来不及,我就一次多腌了点儿……”
    小四的声音越来越小,到后面都不敢说话了。
    “那你卖菜的钱呢?”
    “没收钱啊,白送的……”
    小四的屁股往后挪了挪,试图不让老两口发现。当然,这都是徒然……屁股长在他身上,他人都跑不了,屁股还能跑的了?
    眼看着老两口要动火气了,尤其是李氏,已经开始四处张望寻找趁手的兵器了,胡兴赶紧开口转移话题,顺带提出解决办法。谁让他也算是半个从犯呢。
    好吧,他也是主犯之一。
    “那小菜我们卖多少钱合适呢?就那么一小碟子,收钱也不好收啊,饼才两文钱一个啊。”
    “那也不能白送啊,来个人就送,那得是多少钱啊?”
    胡老汉皱着眉头,一脸的不赞同。胡兴见一句话没有忽悠过去,又继续往下问。
    “那要不就不弄小菜了,我看客人们还都挺喜欢吃的,突然收钱也不合适啊。”
    张莲觉得今天胡兴的话有点多,很奇怪。不过现在是说挣钱的事儿呢,她也没有多问。
    “突然收钱肯定不合适,那就在摊子上吃的就还送上一小碟子。但是咱们可以加上装好罐子的小菜,想要的可以买。”
    嗯,这个可以有,还能多个收入。
    两天之后,葱油饼的小吃摊上就多了一排小竹筒,一扎高一握粗。有熟客来买的时候还打听呢。
    “这是什么?还用竹筒装着?”
    这还是第一个买葱花饼的胖妇人,看着那竹筒很是好奇。顺嘴就问了一句。
    “这里头装的是咱家的小菜,之前有客人说好吃,想买来着,我们回去就弄了竹筒装着。
    二十文一竹筒,大概一斤。您可以拿回家尝尝,送您个竹筒,下次您来的时候拿着竹筒来,一竹筒便宜一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