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方寸九转
作者:方寸之间方寸山   信仰守护者最新章节     
    道法自然运太极,
    冲淡平和养心性。
    从容不迫贴近战,
    沾连粘随顺势领。
    段泽华告诉欧阳锐锋和七位大队长:“你们去向各自的首长请假三天。
    我准备传授给你们一套身法和一种武技。
    八位队长等人听后,一个个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分别向着不同的方向跑去打电话。
    很快,八位队长和新神鹰突击队,以及陈阳、晏青、华平、刘夏、段凤舞、冷云、杨兵锋、李佳等二十五人迅速分三排列队站立。
    段泽华开始说道:“首先来说身法“方寸九转”。
    何谓方寸九转?
    就是以脊柱为轴心,以腰、膝盖、脚踝为齿轮,带动全身重要关节,将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发挥到极致。
    人体的脊柱只需微微动方寸之许,腰部即可以产生方圆半米左右的摆动范围。
    当这种运动通过腰胯、膝盖、脚踝一路延伸到脚掌时,就可以一跃几十上百米,甚至更加遥远。
    这就如同物理学上机械传动的小轮带动大轮,一连经过三级传动,每一级都会是十倍左右的加成。
    先天境初期队员只能修炼方寸一转,中期可修炼方寸二转,后期可修炼方寸三转。
    方寸一转,可一步轻松迈出去十米远,二转二十米,三转三十米。
    地极境初期队员可修炼方寸四转,一步可达五十米远,中期五转可一步七十米,后期六转可一步一百米。
    天极境初期的绝世高手可修炼七转,一步会超过二百米,中期八转一步五百米,后期九转一步可达一千米。
    这套身法必须从第一转开始学起。
    对于先天境后期队员,第一转和第二转在三天内即可完成。
    地极境队员,第一、二、三转同样需要三天左右。
    接下来,你们目前境界所对应的这一转要完全掌握和发挥到极致,则需要一个月时间持续不断地习练。”
    先天境后期队员想着一个多月以后,自己就可以一步轻松迈出三十米远,地极境初期队员一步可以跨出去五十米远,想想都非常刺激。
    目前,张玉帅等地极境初期队员,一步可以跨出去二十几米远。
    一旦掌握了“方寸九转”,就可以一下子翻上一倍左右。
    段泽华告诉大家,所谓缩地成寸,其实就是从脊柱到腰部,从腰部再到膝部,最后到脚底板,如同小轮带动大轮。
    平常人,脊柱动两三公分,则腰部可以动二三十公分,带动脚可以跳出两三米远。
    炼体境初期队员与平常人在这方面差别并不大,但从炼体境中期开始,就会比平常人高出两倍左右。
    到了凝气境修出真气后,则会更加明显。
    突破到先天境,任督二脉打通后,人体脏腑气血通达,周身经络宽阔圆润,不黏不滞,四肢百骸会益发坚韧有力。
    脊柱、骨骼、筋腱、腰腹、四肢的坚韧和灵活程度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段泽华继续传授道:“我们所有的身法和武技都是以太极拳的内家功法修炼为基础。
    太极拳像水,连绵不绝;太极拳像橡皮泥,每个人捏出来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和感悟,所以会有一人一太极的说法。
    “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生生不息。
    安心、定性、敛神、聚气,这是习练太极拳的四个基本要求。
    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沉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为太极拳之十要。
    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至理;于刚柔之中,求生克之玄机;然后于太极,而入于无极。
    要做到拳既到,意先到,拳不到,意已到。
    太极拳追求道法自然的至高境界,日常讲究修养一种冲淡平和的心性。
    每当临敌之时,就会从容不迫,于潇洒漂移之间大胆近身,粘他、连他,揉他、措他,顺势制他、发他。”
    讲解了这些太极拳理论后,段泽华开始传输给大家“方寸九转”的口诀和心法要领:
    “顺项灌顶两膀松,束胁下气把裆撑;威音开劲两捶争,五指抓地上弯弓;举步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
    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慎密,待机而动如猫行。”
    然后段泽华开始给大家连续演练了十遍。
    只见他舌抵上腭,嘴唇微合,含胸收腹。
    突然间,他腰部使了一个微不可察的弹抖劲,双脚立即向前滑行而出,轻飘飘一下就是五十米开外。
    主要是特训基地的长度只有六十米。
    大家开始念着口诀和心法要领投入到了热忱的习练当中。
    段泽华不时穿行在队伍当中,及时地指点和纠正着大家的动作、呼吸、发力等细节。
    午饭后,经过整整一个下午的习练,大家初步掌握了这套身法的动作要领和施展的关键之精妙。
    明天须更加巩固和熟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