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运气
作者:三四番   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最新章节     
    祝无邀不知她离开后,有人在敲诈勒索。
    裴家不算善类,但祝无邀不敢动手,因为背后那张利益的巨网仍在,除去裴家,说不定下一个被派遣至此的人更加残暴。
    南离城的事情,教会了她太多。
    做事不能只凭正义与否,还要看是否能为弱者争得实利,有危险的事情要自己去做,不能拉他人下水……
    祝无邀早晚是要离开的,她不能为了自己得意,肆意妄为,留下一个烂摊子。
    所以,她逼迫裴家坦白、背叛组织,自己独身西行,想得是让他们担惊受怕、既而明哲保身。
    至少别那么张扬害民。
    她依然兢兢业业地摆了一天卦摊,试图将叶小舟钓出来。
    从中陵城出发时是两个人,现如今她要去太白宗管辖的西方地界,就算不同行,也总得辞别。
    可叶小舟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和她分道扬镳。
    又或者早不在这城镇里了。
    她一边收拾着卦摊,一边琢磨着叶小舟的想法,莫不是真的气恼、自个儿逍遥去了?
    那天舞狮之事,确实将两人的行事作风显出了差别。
    叶小舟负气离开,倒也说得过去。
    但祝无邀无论怎么想,都觉着这事儿不太对劲。
    虽然和叶小舟相处时日不多,但祝无邀对她也还算了解,如果真得将人惹生气了,叶小舟能这么潇洒的离开?
    恐怕走之前,得先来敲她闷棍,捉弄报复一番用以出气。
    可祝无邀到今天都平安无虞。
    那么叶小舟的离开,必然不是因为生气,而是——
    她就是找理由散伙,想自己出去玩!
    祝无邀想明白了这茬,咬牙切齿地开始收拾卦摊。
    她发誓,这一年都不和叶小舟当朋友了。
    这些天祝无邀几乎逛遍了城镇,饭馆酒楼、戏院茶馆,逐一走遍寻觅叶小舟。
    可惜不见人影。
    不仅是叶小舟躲着她,还因为祝无邀寻错了地方。
    她从未去过花楼和赌场,亦未趁月挂柳梢头、去江面小船上寻那抹浓烈的红色,所以她找不见人的。
    祝无邀爱去的地方,叶小舟觉着没意思。
    而叶小舟在的地方,从来不会有祝无邀的身影。
    就像初相识时,若非一枚铜钱指路,叶小舟这辈子都不会去墨痕书坊,不会看见那书名独特的话本,不会知道那位无语先生。
    更不会夜半无约人自来。
    她们本就是不同的,相聚了还好,若是不小心走失了,怎么着都难遇上。
    祝无邀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已经耽搁了太久,不能再虚度了。
    难得的。
    她孑然一身。
    祝无邀的身边总是有人相伴,如今单骑独行,也没觉着太过孤单。
    因为路上还有妖兽、强盗、不长眼的散修。
    这么一对比,巨阙派那群管事儿的可真是不当人子,妖兽能放任它横行山野百十年,不仅生出了神志,本命神通都快修炼出来了。
    可驻守在附近的外派弟子,居然当没看见。
    还是偶然遇到的一位散修,开口点破了其中门道:
    “巨阙派哪里没管,他们不是将妖兽养大了吗,说不定哪天,就能取妖丹了。”
    十多年的野兽,杀之食肉。
    几十年的兽王,取而剥皮。
    百数年的妖兽,灭后剖丹。
    巨阙派眼中有的不仅是躬耕的子民,还有妖兽的食粮。
    与他们相比,那鸡冠山算计宗门、忽悠骗人的李城管,真是格外可爱可敬。
    祝无邀每到一处城镇,皆会落脚,以落子结缘来探听消息、寻觅故人踪迹。
    偶尔知道了附近有强盗妖兽,掂量过实力,总会去碰一碰。
    祝无邀大概是个好人,可本来没好到这份儿上的。
    说起来多少有点功利心。
    若命中有相见之日,她多结些善因,也许运气会好点儿,能够早些重逢。
    ————
    摘星楼。
    今天日头正好,沈安之正在晒书。
    他确实是位书生,居住有许多藏书,如果没必要,沈安之可以这辈子不下山。
    山上人少事闲,格外清静。
    尤其顾师妹回来后,沈安之更得清闲。
    他翻开一本书,有张宣纸翩然飘落。
    沈安之将它捡起,原来是当初在长寿客栈,他教祝无邀画符时、成型的转运符。
    倒是将它忘了。
    当时沈安之就觉得奇怪,这普通的宣纸而已,甚至还不是符纸,转运符又格外难画成。
    更何况,当初的祝无邀境界极低。
    居然能将转运符画成。
    他今日再将转运符翻出来,依然觉得奇怪。
    想到祝师妹颇有些奇异,沈安之决定去问问方掌门。
    悟道堂,方掌门接过了这张符纸,刚展开一看,便说道:
    “这是祝无邀画的吧?”
    沈安之有些疑惑,问道:
    “师父您是怎么知道的?”
    方掌门将符纸放到了桌面上,上面的符文格外粗糙,可以看出落笔之人,对符道格外生疏。
    怎么想这都不该画成。
    可它偏偏成了。
    只能说,这是天意。
    方掌门没有回答,而是看着这张转运符,说起了它内里的门道:
    “人与天的立场,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对这方世界有利的事情,不一定对人有利。”
    沈安之点了点头,他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人族兴盛,则开山、伐树、猎兽、引水、夺灵气,这方世界因人族兴盛而繁荣,可过之不及,人族气运昌盛,则修士辈出,天地灵气纳为己用而不反哺。
    故而有天灾、人祸、量劫,维持着人与天之间的平衡。
    修道,本就是逆天而行。
    方掌门继续说道:“所以这转运符,向天索运,结果怎会尽如人意呢?”
    听到这句话,沈安之默了默,说道:
    “师父,我不太明白。”
    “向天索运,便是给了天道摆布的机会,它会以缘为饵,将你引向对它有利的结果。”
    沈安之思忖片刻,说道:
    “所以转运符是有用的,只是,有心气的卦修,不该用。”
    方掌门一如既往地不接茬,自顾自说道:
    “奔月阁毁去,人族当兴,天道不全,故而给了卦修可乘之机。
    “将一切修正归位,是天道的本能。
    “逃离命运之人,终将赴命而去……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