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兵败求和
作者:费娘子   两朝帝王的宠妃最新章节     
    (一)
    “我这次去秦岭,见许多逃难的百姓,我师门在秦岭北部,他们也打算往中部山区迁移。”费之识字斟句酌地说:“听说庞将军善于打仗,刚开始打了两次胜仗,不知?”
    “朕三次接到前线的战报,也在猜对方是否是诱敌深入?”皇上回答:“因此未告诉真儿。”
    “中原的兵是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勇悍凶猛,善于马上作战,蜀国多丘陵和山地,蜀兵灵巧,善于利用地形,布阵作战,如今我们用己之短,攻彼之强,结果显而易见。”费之识给皇上分析道。
    “一步步把庞将军的大部队引到平原地方,然后再围点打援,庞将军身经百战,难道他未意识到?”费真插话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费之识说。
    “今日,朕刚收到战报,庞将军这次出征,没捞到一点好处,二十余日,反而丢了天雄和武兴两军辖区,天雄军何将军战亡,武兴军已投降中原。”皇上说:“当初不该不听真儿的话,后悔莫及。”
    “皇上,事到如今,需想办法解决眼前之事。”费之识说。
    “朝堂上,有大臣主张议和,有大臣主张增兵。”皇上回答:“朕想听听你们的意思。”
    “派兵攻打中原,本就师出无名,趁现在大兵退回秦岭,我认为议和是首选。”费真说:“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今蜀国这三样都欠缺,越早退出战争越有利。”
    “议和使者,谁去最好?”皇上又问。
    “周朝刚立国,需派一位强硬的对手去,真儿认为,王朝义就行,他一贯主张打,不怕打,我们蜀国虽然只有弹丸之地,但要表明态度,那就是不怕打,只有这样,方能威慑周国。”费真回答。
    (二)
    “行,朕马上宣他进宫,此事宜早不宜迟。”皇上说:“至于暗道之事,真儿你自行安排,需要调配人手,你告诉朕,朕还要调兵遣将,收编溃逃的士兵,在秦岭设防,堵住中原追兵。”
    “皇上,要保重龙体,真儿这就告退。”
    王朝义刚回到家中,又被宣诏进宫议事,他匆忙赶往勤政殿,见皇上站在大殿门口等他,甚是感动。
    “进来吧,朕在等你。”皇上拉住正要下拜的他,说:“想想小时候,我们一起读书习字,若是时光可以流转,我宁愿回到小时候,过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皇上,微臣惭愧,古人有言: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如今皇上为国为民,彻夜无眠,微臣愿为皇上分忧。”王朝义回答。
    “朕想了想,出兵中原,确实草率,先不说师出有名,单是准备都未做足,兵书上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你看,朕刚好相反,明明兵力比中原少,还凑上去让别人打,总之,朕这次出兵,确实有欠稳妥……”
    “皇上,这些都是臣子的错,皇上何错之有?前方将士在战场上贪生怕死,不拼死作战,方才战败,皇上……”王朝义跪下磕头道:“皇上,如今还来得及,你若换上微臣,不肖一月,定把失去的州府夺回来。”
    (三)
    “朕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只是如今这局势,蜀国失了天时地利人和,临阵换将,是兵之大忌,朕不想冒这个险,朕今晚叫你来,想让你出使中原,你去议和,要谦卑有度,拿出武将的风范。”
    “皇上,让臣去议和,不如让臣……”
    “王大人,你是朕提拔起来的心腹爱将,朕一有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你,唯有你能为朕分忧,这次派你去,拿出你能言善辩的本事,给朕挽回一局,可好?”
    “微臣遵命。”王朝义双手一抱,斩钉截铁地说。
    “不是上战场,打胜仗才算本事,战国时代的纵横家譬如苏秦、张仪,他们以一己之力,游说诸国,一人能抵百万雄师。”皇上劝道:“你与朕从小同学,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
    “你看看,让哪些人随行?一要保护你的安全,二要协助你完成使命。”皇上问。
    “皇上,容微臣想想。”王朝义回答。
    “朕给你一天时间准备,后日就出发。”皇上说:“明日你来宫里,带上出使的礼物。”
    “不可,皇上,我们蜀国千万不要露富,如今中原太穷,若在他们面前显示财务,等他们缓过气来,第一个就要来打我们。”
    “言之有理,是朕疏忽了,好,你就轻装前去,朕的底线是,被他们攻破的两个节度使辖区,现已经归顺他们,朕认了,余下的,朕一寸不让。”最后,皇上说。
    “微臣,万死不辱使命。”王朝义拜别皇上,回家准备出使中原的事宜。
    (四)
    王朝义出使开封,倒很顺利,原因很多,重要的有两点,一是中原刚刚改朝换代,各方势力窥视王位,新帝正在稳定内部的暗流,腾不出手收拾周边小国,第二个原因,王朝义不卑不亢的态度,让对方不知蜀国的虚实,本着攘外安内的原则,周国与蜀国,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合约。
    听到消息后,皇上松了一口气,他想到,如今先皇时期的战将死的死,老的老,他立志着手整顿兵部,练兵选将,造兵器,储军备,一样不落。
    而费真把崔师伯和崔浩请进宫,对外宣称,他们是风水大师,宫里的建筑和树木须重新规划,还给他们收拾屋子,让他们日夜住在宫里,背地里清理暗道,把挖出来的泥土,垒在雁牺湖周围,这些年,每到夏季,发大水的时候,通向宫外的暗河涨水,溢出的水常淹没花草树木,因此在雁栖湖四周修一道堤坝拦水,及时又实用。
    崔师伯声称,宫里的有些树木,不利于风水,必须移位,于是,砍了一些树木,特别是雁栖湖通勤政殿的树木,全都砍下,换上拳头出的樟树、银杏树或者杨柳村。
    种树的时候,两位大师念念有词,一番祷告后,亲手挖坑种树,其实,他们用此方法,确定地下通道的走向,挖坑的时候,他们把三根铁棒打到二米深的地下,然后顺着标志挖地道,方能无差错。
    白日里,他们是风水大师,皇上常常到他们种树的地方请教,晚上,他们是挖暗道的工匠,加上费之识和丹珠,他们四个人,轮流挖,用了四个月,他们打通了通向勤政殿的暗道。
    他们把先前砍的树,利用起来,锯成同等大小的木板,运到地道里,加固地道。
    腊月的时候,他们回家,过了正月,他们又来到皇宫,修筑堤坝,这一次他们要疏浚暗道,里面有些地方破损严重,坍塌的泥土几乎完全堵塞了暗道,他们就用木块加固,地面则设法种一些花草掩盖,有些地方完好如初,他们便清理一下,即便如此,当他们把整个地道清理干净,仍用了一年的时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