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回村
作者:青松白雪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最新章节     
    村口,李老婆子,李丽珠和杨大丫以及几个孩子在那等着。
    今天周日,没去上课。
    “奶奶,小叔和小婶好像回来了。”
    村里的几个老婆子也在这里等着看,都好奇半个多月没在家的李明清去干什么大事了。
    大妞和向东几个小跑着过去接李明清。
    “小叔,您可算回来啦!”
    “看来是想我了。”
    “对呀。”
    李明清见李老婆子问道:“娘,妞妞呢?”
    “刚睡着,你爹在家里看着呢。家里做的面条,就等你回来下锅了。”
    上车饺子下车面。
    王麻子凑上来问道:“明清,这么大的两个包,里面装了什么好东西?”
    “没啥,就是几件衣服。”
    “看来买了不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搞批发的。快打开让我们开开眼。”
    李明清道:“去供销社开眼是一样的。”
    赵桂英抱着孩子说道:“乡里乡亲的这么小气干什么。”
    果然,生了男娃她是谁也不放在眼里了。
    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妥妥的颐指气使,膨胀的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李老婆子道:“我家明清舟车劳顿的刚回来,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说完在乡亲们八卦的眼神中往家里走。
    村里的人向来爱看热闹。
    张翠花道:“这么大的袋子也不知道装了什么,像咱们去买盒火柴都得深思熟虑。”
    “不管是什么这么多也得花不少钱。”
    “人时不时的往首都跑,就是一来一回的火车费就够咱们累死累活上工一年挣得。”
    李大花道:“那也是人有本事。”
    郑老头也说道:“是啊,咱们不求别的,只要能平平安安就好。”
    “又不打仗肯定平安。”
    “不生病就是福气。”
    这话说的大家都认同。
    健健康康的活到八九十岁就挺好的。
    李老婆婆八十多岁的年纪身子骨格外的硬朗,吃穿不愁,日子过得舒坦极了。
    张翠花看着站在一旁的正在闲聊的李明兰和王大国,又看了看村长。
    她心里想,既然李明清说李明兰能生孩子那身体就没毛病。
    自家儿子确实到结婚的年纪。
    要是和村长成为亲家,也算在村上有一定的地位。
    于是她凑过去和村长说道:“你看这俩孩子聊得挺好,正好你明兰没再找婆家,我们家也算知根知底的,看来咱们两家要办喜事了。”
    “说的啥话,两孩子从小一起长大,明兰把大国当大哥。”
    “这不正好吗,有个词叫什么来着。对了,青梅竹马。”
    村长还是拒绝道:“还是算了吧。”
    他前两天问过明兰,还没有想再结婚的打算。
    “村长,你家明兰年纪大了,难不成你要养她一辈子?”
    “家里不缺那口饭。”
    张翠花听这话没再多说。
    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她不嫌弃当自家儿媳妇就已经很给面子了,谁知道还不识好人心的拒绝。
    哼,真要养老姑娘。
    李明清在李家人的簇拥下回家。
    李丽珠看着闹腾的几个孩子说道:“小点声,咱们先回家,让你们小叔叔休息休息。”
    “对,好好歇歇,妞妞在我那儿不用担心。”
    她们说完就往大门外走。
    “娘,这是给几个孩子买的吃的,尝个鲜。这袋子是给家里人买的凉鞋,夏天马上就到,你们挑挑适合自己穿的尺码。”
    李丽珠和杨大丫一人拎着一个大袋子出去。
    边走边念叨:“多破费啊,好多啊。”
    李老婆子小声说道:“真的浪费,咱们在村里随便穿个草鞋就行了,哪里用得着穿这么好的凉鞋。”
    向东问道:“二婶,是什么好吃的?”
    “不知道呢,闻着挺香的,我也没见过,你们自己去分吧。”
    几个孩子拎着汉堡到老两口的屋子。
    打开之后还是温热的。
    大妞懂事的站在一旁给二妞他们分。
    看着那么大一个汉堡,李老婆子说道:“要不奶奶给你们切开,两人吃一个,这样你们还能多吃一顿。”
    他们立马点头。
    她一边切一边道:“这是啥啊,我还从来没见过,闻着倒是格外的香。”
    几个孩子立马围上来一人拿了一半。
    “真好吃。”
    “好香呀,奶奶也尝尝。”
    “你们吃吧,小点声,妞妞正在睡觉。”
    几个人轻手轻脚的到院子里才开始说话。
    李丽珠和杨大丫看着这么多的凉鞋惊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
    大手笔啊大手笔。
    当真是舍得。
    就是李明清舍得他们也不好意思拿。
    大人的加小孩的,这得花了好几十块钱吧。
    于是,杨大丫喊道:“娘,你出来看看!”
    “咋的了?”
    “好多鞋子啊,都是四弟给家里人买的。”
    “这孩子真是不把钱当钱,看来是照着一人一双的数买的,亏得家里人不算多,要不然可有的钱花了。”
    李老婆子蹲下来给每家把凉鞋分好。
    难为他这么远的路程把凉鞋带回来。
    去年给她买的那双凉鞋虽然断了鞋带但还能穿,没想到又买新的了。
    李老头道:“老婆子,妞妞醒了,你快过来看看。”
    听到这话她连忙去屋里给换好尿片。
    妞妞滴溜滴溜的黑眼珠看着李老婆子,她心都要化了。
    她疼妞妞可比另外几个孙子孙女疼多了。
    不仅仅是她这样,就是张梨花三个妯娌也疼妞妞。
    新屋,孙佳雪忙着把车篮子里的东西往屋里拿。
    一进屋刚把东西放下就被李明清抵在桌子旁。
    “媳妇儿,别忙活了。”
    “锅里炖的鸡汤,我去把娘做好的面条下锅。”
    她刚走了两步就被拦腰抱起来。
    吓得她赶紧靠在他的怀里。
    她红着耳朵磕磕绊绊的说道:“你——我——大白天的。”
    “又没有人来。”
    不知道怎么的就来到卧室,她迷迷糊糊的被脱了外套。
    她黏黏糊糊的小声问道:“关门了吗?”
    “媳妇儿,有旺财看门呢。”
    本来还想说什么的,最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佳雪想去洗澡,坐起来围着衣服,刚想下床就被李明清按回去了。
    “干嘛呀~”
    “别着急啊,起来又没事。”
    “要去洗澡呢。”
    一听这话李明清大大咧咧的下床抱着她就往浴室走。
    “一起去吧。”
    她水汪汪的大眼睛娇嗔的说道,“就知道欺负我~”
    “媳妇儿,别勾引我啊。”
    小脸一红,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才没有呢。”
    两人在浴室磨叽了好大一会儿才出来。
    李明清见自家媳妇莹润的唇珠,看起来要渗血了。
    他清了清嗓子道:“媳妇儿,今天下午你别出门,在家里陪陪我吧。”
    “好呀,本来就没打算出去。”
    她穿好外套,李明清坐在床边给她把扣子扣上。
    孙佳雪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等扣完扣子她便倾身过来靠在他的胸口。
    “跟做梦似的。”
    “看来媳妇儿是经常梦到我喽。”
    “嗯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想你啦。”
    难得她说的如此直白,李明清闷笑出声道:“我也想你。”
    等孩子大了一定要一家人一起去。
    就当是旅游了。
    孙佳雪去厨房煮面条,李明清便去老屋接孩子,顺带还带了两只烤鸭。
    他看家里人挺爱吃的就多了几只。
    “妞妞呀,爸爸来接你回家。”
    他把烤鸭放在桌子上轻声细语温和的和妞妞说话。
    见到孩子声音不自觉放柔和。
    妞妞手里拿着老虎头,伸手让他抱。
    “娘,这烤鸭你和大哥他们分一分,别留着,明天吃味道就不一样了。”
    “你也来家里吃饭吧。”
    “我们就不过来了,佳雪正在家里煮面条。”
    “那你拎回去一只,留一只就够了。”
    李明清抱着妞妞拎着妞妞的玩具道:“这么多人呢,光几个小孩就能单独吃一只,家里还有,千万别来喊吃饭。”
    “你这孩子。”
    李老婆子送到大门口,说道:“你现在少吃点,等晚上来家里再吃一顿。”
    “娘,可千万别忙活了,还有两个小时吃晚饭,我们不过来了。”
    “行吧。”
    李老头坐在那里编筐子,问道:“来吃晚饭吗?”
    “说不过来了,佳雪正在家做饭。”
    “那咱们随便做点就行,把烤鸭分分给他们送过去。”
    当天晚上李明利三家吃上了香脆的烤鸭。
    看着喷香的烤鸭和凉鞋,三家人只觉得占大便宜了。
    他们知道李明清可能只是感谢他不在家里的时候照顾佳雪母女俩,但真的贵重。
    都觉得蛮不好意思的。
    “小叔叔真厉害,买回来的是我们从来没吃过的。”
    “对啊,村里的小孩可羡慕我了。”
    “小婶婶也好,每次去都给我们好吃的。”
    张梨花道:“以后你们勤快点,去你们小叔家帮忙干点活。捡些柴火送过去,别光占便宜,真成白眼狼了。”
    李丽珠也道:“二妞,你们姐妹放学去帮忙看着妹妹。”
    “娘,我们知道的。”
    向南啃着烤鸭说道:“小婶婶都不让我们干活的。”
    杨大丫拍了一下他的脑门,“不让你干就不干了吗,我不让你吃那么多糖你可是一点没少吃。”
    “哎呀,娘,我记住了。”
    其实几个孩子挺勤快的。
    不过李明清家就那么点活。
    李家老两口帮忙,李丽珠几个妯娌帮忙,几个小孩子也帮忙。
    活根本就不够分的。
    傍晚乡亲们下工回来都坐在李家新屋前面的大街上闲聊。
    “我看今年的花生和玉米收成肯定不错,看看苗就比往年长得好,产量肯定高不少。”
    “别的不说,李明清弄回来的粮种确实好。”
    “看新长出来的苗就知道,秋天一定是个大丰收。”
    “老李,你家明清真是造福乡邻啊。”
    “今年我看杂草都少了,不像往年那般疯长,养分都被农作物吸收了。”
    “是啊,你家明清认识的人多,咱们村那么多姑娘和小伙子可以给介绍介绍认识。”
    “对对对,多介绍几个。”
    李明清认识的人总归比他们认识的人要厉害的多,起码是城里人。
    到时候要是真的成了就不用辛辛苦苦的在村里刨地。
    看看李明清又是去首都又是出国的。
    真可谓是一人升道鸡犬升天。
    李家四兄弟人人混上铁饭碗,这样的好事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李老头听见大家伙夸赞的话说道:“今天风调雨顺庄稼长得好是应该的,当然明清带回来的粮种确实不错,乡亲们也没少出力。”
    王麻子道:“怎么没见你家明清?”
    “刚回来在家歇着的。”
    “出去一趟给你们带了不少好东西吧?”
    “这是当子女应该做的,有什么好稀奇的,跟谁没有儿子似的。”
    一群人有羡慕的,有眼红的,说啥的也有。
    张梨花再次和王大国说道:“我看你和明清处的还不错,你多去李家走走,说不定还能混点好处。”
    “娘,这么多人说啥呢。”
    “怕啥啊,别人肯定也这么想。对了,你看明兰怎么样?现在左右找不到好的,我看要不你俩先凑合过,要是有合适的再另说。”
    话说的越来越离谱。
    “别瞎说,我待明兰跟妹妹似的。”
    “又不是亲妹妹,难道你想打光棍?我还想抱孙子呢。”
    王大国只觉得不可理喻,转身就走。
    李明清抱着妞妞出来看见一堆人还以为出啥事了。
    妞妞穿的是他刚买回来的红色褂子。
    喜气洋洋,和年画娃娃似的。
    徐老婆子凑上来说道:“小姑娘真好看,跟糯米糍似的。耀祖,喊妹妹,以后多去找妹妹玩知道吗?”
    徐耀祖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你这大忙人可算出来了,出去那么多天好不容易回来也不多出来转悠转悠。”
    “大爷说笑了。”
    “刚刚我们还在说你的事,有好的机会别忘了村里人。”
    李明清笑着说道:“这是一定的。”
    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还是得自己多操心才行,指望别人可费劲了。
    就在说话的功夫,邮局的邮寄员过来。
    大家伙坐在那里看热闹。
    邮寄员问道:“村里是不是有叫李明清的?”
    “我就是。”
    李明清抱着妞妞靠近道。
    “有你的信件,还是从国外来的呢。”
    邮寄员送了这么几年的信和电报,还是第一次送外国来的信。
    李明清心里纳闷,国外来的信究竟是什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