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汉后浪升赏拜将 孙夫人临访荆州
作者:Totentanz   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最新章节     
    “哼!”
    关羽又来了。
    “江东鼠辈,屡次作孽,弟按兵不动已是念抗曹之谊,求弟助之,哼!兄长做得好人,弟却做不得!”关羽被孙权两次背盟犯境,其中一次还是在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就这,没说那句痴心妄想已是很客气了。
    诸葛亮早料到关羽是这脾气,哈哈一笑,劝道:“关将军乃高士也,何故与鼠辈一般见识?且陛下兴汉大业,非朝夕之事,东吴自有其存在之理也。”
    确切来说,这算激:你堂堂武圣人,汉寿亭侯,威震天下的关云长。和现在的吴侯孙权相提并论,不是自降身价是什么?
    不待关羽回应,刘备又说道:“二弟自来气傲,此事确是为难,若丕伐吴,可自兴兵北上,行围魏救赵之事,何如?”
    拆门不行,开天窗总得行吧?
    “弟知之矣。”只要不让关羽跑去救孙权,啥都好说。
    聚了几日,刘关张就是再不舍,也得分别了。三英因为共同的理想聚在一起,现在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不得不分开。很多时候,责任必须大于情感。
    “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恩忘义,天人共戮!”
    “三十六载矣!”刘备看着杯中酒,感慨道。
    “哈哈!大哥亦未忘却桃园之誓也。”张飞又喝醉了,回首往事,难免触景生情。
    关羽一言不发,自顾自想事情。
    此去一别,真不知道今生还能否再相见?
    三位英雄,如今都已迟暮。
    临别,刘备给关羽一封委任状,嘱道:“贤弟,荆州文武多有建树,劳苦功高,此书乃吾与丞相初拟之物。贤弟坐镇荆州,还宜量才自定。”
    关张拜别兄长,向着自己的责任,进发。
    既然量才自定,为什么又给一张委任状呢?
    当然是为了这群后生。刘备,诸葛亮看完荆州几次战役的战报,都很欣慰。后继有人,是最能让创一代们高兴的事。尤其还是子侄,关系上更进一步。既然是人才就该放在人才的位置上培养,熬资历什么的,扯淡!
    这些子侄,若是由关羽或是张飞委以高位,难免遭人口舌。这也是为什么独孤彻一个外人反而晋升的快的多的原因之一。但如果是刘备亲自任命,那谁也说不了什么。当今圣上的命令,哪能违抗呢?
    ……
    回到南郡,关羽一边和张飞马良讨论讨详细的任职情况,一边埋怨刘备太惯着这些子侄们。才跟着爹老子打了几仗,就给封将军。
    三人因地制宜修改了部分任职,基本照顾到人才委任与势力平衡后,就在上班期间公布了。
    独孤彻升平北将军、关平拜扬武将军、关兴拜龙骧将军、张苞拜虎翼将军,其余文武,各自升赏,无不欢悦。
    平北将军。独孤彻拿着委任状思绪万千:这是在未来北伐时对自己寄予的厚望啊。
    除了升职加薪,肯定还伴随其他任务。毕竟香蕉越大,香蕉皮就越大。
    虽然现在荆州屯兵八万,但有两万并不属于荆州所辖,是当时张飞赵云带来的益州军,早晚得还回去。如今荆州实控地区较湘江战役之前几乎翻了一番,就算不需要驻守汉吴边境,六万兵力还是太少了。
    现在还在屯垦期内,扩军不合时宜,不过是可以扩充建制。本来按满编军算,荆州原有六军,如今按需打散成十个军,自然需要另设统帅。
    于是乎独孤彻被丢给了一支六千人左右的“军”,正式从参军转职成了将军。
    至于荆州六郡:张飞兼任襄阳太守,糜芳任南郡太守,伊籍任长沙太守,巩志任武陵太守,刘贤继父之位任零陵太守,霍峻兼任桂阳太守,其余郡县诸官,亦各有安排不题。
    话分两头,孙尚香在孙权的安排下,带着贺表,礼物与满腔怨气,再次启程,即将行至荆州地界。
    “唉。”孙尚香长叹口气,不禁为自己的命运悲息。
    她是真不想再触及政治联姻这个霉头了。
    回到江东,孙尚香也过的并不怎么样。毕竟在古代,女子出嫁后又回到娘家是件挺丢人的事,虽然是被自己娘家人接回去的,也多少要受人非议。十二年了,顶着这个左将军夫人的名号,哪个倒霉蛋敢来提亲?岁月蹉跎,如今的自己也早已不再如花似玉。宝贵的青春,就这么献给了这荒唐的政治联姻。
    当初嫁给刘备,是带着任务的,为此在荆州惹了不少事,得罪了不少人。何况当时还想把人家亲儿子带走当人质。如今再回去,怎么得了嘛!
    但又能怎么办呢?家族门阀的争斗,女子大多都最终沦为附属品。自古红颜多薄命呗。哥哥啊哥哥,你心里真的还有我这个妹妹吗?
    “唉。”两行清泪,不为人察觉的从眼角流出,还没在脸颊停留多久,就与寒霜化为一体。
    “郡主,已至长沙郡矣。”
    思绪被侍从的声音打断,孙尚香面无表情的点点头,示意车队继续前进。
    “长沙啊。”
    孙尚香又开始浮想联翩了。早年爹爹四处征战时,也曾任过长沙太守呢。物是人非啊!赤壁之战后,长沙虽然是刘备实控,但只局限于八县,郡治至少还归江东管。呵呵,时过境迁,如今是一点也不剩了。
    “来者何人?”
    突然来这么一大波人,又是车又是马的,守城哨兵自然要盘查一二。
    “江东使团过境,还望放行。”一般这种场面,自有侍从负责交涉,还不至于使者亲自出面。
    “江东?”守城哨兵愣了一下,随即说道:“车马且住,尚容禀报。”
    在人矮檐下,怎能不低头?等呗。
    然而好巧不巧,安排驻守屯垦长沙的将领,是我。
    【附注:三国时期建制相对混乱,一般一军人数大约万人,长官为将军,但有时也会有一将统数军,或数将统一军的情况存在。
    军下设十部,每部千人,长官为校尉。
    部下设二曲,每曲五百人,长官为都尉。
    曲下设五屯,每屯百人,长官为屯长,或称百夫长。
    屯下设二队,队下设五什,什下设二伍,长官分别称队长、什长、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