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鸳鸯85
作者:不夏凡   快穿红楼之就是要跟系统对着干最新章节     
    李太医来了,只说是十分危险。鸳鸯知道贾母的心思,不愿叫外人知道了担心,便做主嘱托李太医保密。
    “姑娘不用担心,老夫知道规矩的。”
    李太医做太医多年,哪里不清楚。做太医,不仅要医术高明,还要懂得闭嘴。
    别人不问,他犯不着说。别人问,只要没拿清晰的答案来对质,他就也当不知道。
    “记住,是谁都不能说。”
    鸳鸯眼神冷峻的盯着太医,在谁字上下重音。
    “若是这一关过了,老太太好了,自会给大人重谢,我也给大人赔不是。”
    “不敢,不敢。”
    李太医摇头,“姑娘莫多心,我不是多嘴多舌的人。”
    想要命长,哪里会多话。李太医心里不满,觉得鸳鸯多事,不过他后来他回了宫,就知道鸳鸯到底是在防谁了。
    他居然被太上皇和皇帝都召见过了。
    太上皇借口炼丹炼的胸口闷,叫他去瞧瞧。他当时心里就纳闷,自己不是太上皇的专属太医,怎么会叫上自己,结果去了根本没把上脉,只被叫隔着屏风问了贾母的事。
    “史老太君的身子如何?可有得医治?”
    太上皇的声音漫不经心,似乎对贾母的身体门清。
    李太医的冷汗唰一下子布满整张脸,他动都不敢动,咬住舌尖定了定神道:
    “陛,陛下,老夫人底子好,只要防止中风,问题不大。微,微臣已经开了药……”
    “我自然信你的医术,不过我见不得儿孙这样不孝,想替史老太君出口气罢了。”
    太上皇的语气不耐烦道,他宠信贾家,跟贾代善更是君臣相和。他拿贾氏子弟当自己的侄孙看待,不想这些没用的东西,看他退了,立马把屁股挪到了皇帝那里。
    真是该死!
    不过贾氏子孙实在不成器,成器的也死的死、遁的遁,实在不好计较。可若是贾母死了,就能把冒头的几个刺头按下去。
    “真是可惜。”
    太上皇感叹,要是死的是贾母,留下的是贾代善,那就绝不会有白眼狼了。还是妇人不会教导子孙,遗害千年。
    “可惜了代善,算了,你去吧!”
    太上皇赶人走,回想起曾经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
    宝钗这个时候低头给他送了药来,太上皇看着她,才算开心了些。
    “听说你哥哥最近要娶亲,已经先纳了妾氏进门。我看夏家比甄家强,怎么还惦记着娶甄家女呢?”
    太上皇按揉着宝钗的小手,觉得摸的舒坦。
    “倒真是一副好皮子。”
    宝钗的神情八风不动,根本不理太上皇的调戏。
    “奴婢进得深宫,如何知道外面的事。”
    “那我封你个号,叫你也回家省亲如何?”
    看见美人儿,太上皇心情澎湃,觉得自己又年轻了。
    “奴婢家此前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如今怕是也没钱建省亲别院。”
    薛宝钗继续淡淡道,她的神情不见冷淡,却把太上皇的火气降了下去。
    “抢了夏家的也就够了。”
    太上皇意兴阑珊的丢开薛宝钗的手,将药端起来喝了。
    “去写封信给你哥,朕不管他什么心思,只别耽搁了给朕争钱的功夫。”
    虽然附身薛蟠的冯渊对付夏家,是找了个帮太上皇揽财的说法,可太上皇根本不信。
    夏家也是孝顺了他家多年的商家,宫里有相熟的太监帮忙说话。太上皇虽然不管底下的事,可也不代表愿意被冯渊当傻子糊弄。
    “是。”
    宝钗收了药碗要撤,忽然听见太上皇道:
    “甄家女颜色比你如何?”
    宝钗停下来,眼中瞳孔一颤。不过她知道,太上皇虽然好色,但这话的意思不过是在敲打她。
    她扬头侧身回眸道,“不如我。”
    太上皇果然吃这一套,哈哈哈笑了起来。
    “知道了,以后你去朝霞公主身边伺候吧!”
    “是。”
    宝钗捧着药碗离开,知道这一关终于过了。
    朝霞公主才四岁,只要照顾好她,以后就安全了。
    另一边,皇帝也召见了李太医,问了贾母病情后,便给元春赐了一株百年老参。
    到时候就由元春赏赐给贾母,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在皇帝看来,赏过元春就是等于安抚过贾赦了。若是他不懂荣国府一体,在这个时候还继续闹事,就是他的不对了。
    元春确实聪明,见好端端来了个参,又听见说是召见过李太医后才给的,立刻就借口不舒服,把李太医叫了过去。
    听李太医说贾母没大碍,就是高兴喝酒没节制闹病了,不由地沉默了。
    “李世叔,我在宫里孤单一人,听见家里的消息都是过了气的。我也不求其他,只求看在世交的份上,在老太太的病情上的事,你可别瞒我。”
    “不敢,不敢。”
    李太医苦笑,他就是个当差的,哪里敢被娘娘称世叔。不过他知道了元春的心病,还是低声安慰了句。
    “老太君当真无事。”
    元春知道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了,便笑着道,“既然如此,就给我好好瞧瞧吧。”
    李太医见这事过去了,才安心呼出口气给元春把脉,不想终于把出个好消息。
    “娘娘有喜了。”
    李太医高兴的看向元春,发现她一脸淡定,就知道娘娘心里早知道了。如今元春叫他把出来脉来,就是要送他个功劳。
    “这是好事,你们快去禀报皇上。对了,把参带上,劳烦世叔再走一遭,帮我给家里通个信。”
    “是!”
    这回李太医真的是喜气洋洋。旁人不愿在皇帝身上押股,除了皇帝本身多疑留不住人以外,就是子嗣太少的缘故。
    如今贾家若是能帮皇帝添上一个皇子,那可真是……
    “是,微臣这就去。想必老太君听说了,病情立马就会好过来。”
    可惜贾母病的根本没他说的那样轻,直到李太医第二次上门前,她才醒过来。
    因此贾母还把李太医的到来当成了第一次。
    重新看诊,扎了针,李太医重新斟酌片刻,才又另开了一副方子。
    鸳鸯面上虽然没动静,心里却气上了。
    感情如果不是元春娘娘刚好有孕,这个李太医就会继续保守治疗了?
    果然宫里的人,都小瞧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