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你懂个屁!我何时说不降了?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张绣皱眉,握紧了手中长枪,准备强行冲关。
    贾诩忙张绣不要冲动,他上前道:
    “这位将军,我等披甲执锐,可是曹公亲自首肯的。”
    “不知是哪位将军,在此值守?”
    “你可前去问问,你家将军定然知晓此事。”
    正说着,只听一人打着酒嗝道:
    “何人在此聒噪?”
    然后就见曹仁被人扶着,摇摇晃晃走了过来。
    贾诩忙翻身下马,上前见礼。
    “原来是子孝将军!”
    “我等奉命撤出宛城,岂料这位兄弟质疑我等披甲执锐,故此争吵,惊扰了将军。”
    贾诩的态度非常恭谨。
    曹仁打了个哈欠道:“现在天都还没亮,这么着急干嘛?”
    贾诩道:
    “这不是怕曹营的兄弟们误会嘛,故而想趁天亮前出发。”
    “若是将军为难,我等就卸下盔甲、兵器,分批运送出城,只是……”
    曹仁下意识问道:“只是什么?”
    贾诩苦笑道:
    “只是那样,就要耽误些时间了。”
    “粗略估算,只怕没有半月,也要十天啊!”
    “倘若曹公问起,还望子孝将军代为解释。”
    言外之意就是,出了事,由你曹仁负责。
    曹仁脸色一变,忙道:“我何时说不让你走了?”
    说着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快走、快走!”
    贾诩心中一阵激动,脸上却故作无奈。
    “子孝将军,咱们后会有期!”
    曹仁随意挥了挥手,打着哈欠,回营帐了。
    贾诩与张绣对视一眼,两人眼中皆闪过一丝喜悦。
    一行人继续朝前走去。
    这一路,通行无阻。
    眼看,前方就要经过曹营的中军大帐了。
    而曹操和邹氏,就睡在里面!
    想起邹氏风韵犹存的风情,张就绣心中火起。
    叔父张济战死,张绣本想接棒“照顾”善良的婶婶。
    却不料,还在丧期内,就被曹操抢了先。
    后来张绣无比后悔……
    “曹贼无德,夺我城池,欺我叔母!”
    “兄弟们,随我诛杀曹贼,夺回城池!”
    张绣大吼一声,单手持枪,纵马冲杀在前。
    一众士卒,纷纷跟上。
    “不好啦!张绣叛变啦!”
    曹营之中,有人大声示警。
    前方出现一支几百人的骑兵小队,试图阻拦张绣。
    张绣微微愕然,这些人竟也是披甲执锐,好快的速度!
    不过,见对方只有几百人而已,张绣并不放在心上。
    “挡我者死!”
    张绣人马合一,长枪扫过,便有人应声落马。
    北地枪王,果然名不虚传。
    眼看已经冲过几百人的阻击,曹操的中军大帐,就在眼前了!
    张绣心中激动不已。
    “驾!”
    张绣纵马直冲大帐,准备一举袭杀曹操!
    他却没留意到身后的变化。
    待张绣带领的三十余骑,冲过阻击之后。
    那支几百人的曹军骑兵队,瞬间就变了样子。
    这些剽悍的曹兵,个个以一当十,悍不畏死。
    张绣有一千人的骑兵队,但竟是奈何不得他们。
    几轮交锋之后,千人骑兵队,几乎被对方屠戮殆尽!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张绣的骑兵偏将,临死前,吐血询问。
    “虎、豹、骑!”
    孟旭提着大刀,声音冰冷似铁。
    后方的的宛城士卒,彻底慌了。
    没了骑兵的掩护,步兵对上骁勇的虎豹骑,毫无抵抗之力。
    而更可怕的是,曹军的七万大军,已经包围了上来。
    “降者不杀!”
    “负隅顽抗者,格杀勿论!”
    曹仁站在战车上,指挥若定。
    哪里还有半分醉酒的样子。
    贾诩看着这一幕,肝胆欲裂。
    从今晚的战况来看,对方早已做好了防备。
    人家这是布好了陷阱,请君入瓮!
    可笑他竟然毫不自知,还在为自己的以退为进之计,扬扬得意.…
    “走!”
    见情况不对,贾诩第一个反应就是跑路。
    而张绣,已经冲到了曹操的大帐前。
    兴奋的他,丝毫没注意,身后跟上的,只有三十几人而已。
    见曹军大帐,依旧不见灯火。
    想必曹操还在熟睡!
    张绣大为激动。
    他飞速翻身下马,持枪飞奔而入。
    “曹贼,拿命(来)……”
    话没说完,冲进大帐的他,就愣住了。
    典韦手持双戟,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早已候他多时了。
    偌大的营帐中,只有典韦一人!
    张绣眼睛瞪得浑圆。
    “典韦,怎么是你!”
    事到如今,他自然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了!
    典韦很认真地说道:“司空让俺在这等你。”
    张绣心中巨震。
    “徐子玉,你果然名不虚传!”
    待他目光落到典韦手中的冰铁双戟时,陡然一惊。
    “你,你的双戟不是……”
    “胡车儿叛我!”
    张绣瞬间明白,大为懊悔。
    “曹公在哪?我要见曹公!”
    “只要曹公再给我次机会,我愿……”
    典韦瓮声瓮气地打断了他。
    “司空说了,你这人,喂不熟,不准你投降。”
    典韦的表情很认真。
    张绣尴尬不已。
    眼见最后的退路也被堵死了,张绣只得硬着头皮道:
    “我何时说过要投降了?”
    典韦点头道:“那就战吧!”
    说着,拎着双戟,站了起来。
    张绣瞥见他拎起铁戟时,那举重若轻的样子,不由大感头痛。
    冰铁双戟,单支八十斤!
    两支就是一百六十斤!
    这厮拿着,竟是毫不费力!
    张绣实在不想面对这种力量型对手。
    他北地枪王,靠的是高超的枪术。
    但一力降十会!
    在绝对的力量面前, 一切技巧都是徒劳。
    这也是当年童渊,在他下上前,叮嘱的最后一句话。
    不容他多想,典韦已经率先出手了!
    中军大帐之中,两人捉对厮杀。
    大帐之外,绝大多数宛城士卒,都已器械投降了。
    一场叛乱,很快就平定了。
    曹操、曹仁等人,都到了中军大帐外。
    帐内长枪与短戟的交击声,不绝于耳。
    两道身影打得难解难分。
    见此情形,谁也不敢贸然闯入。
    一炷香之后。
    帐内一声闷哼之后,归于平静。
    在众人焦急的目光中。
    大帐门帘掀开,典韦倒拖着张绣的一条腿,将他拖了出来。
    而张绣的半边脑袋,连同半边身子,都被短戟削掉了。
    曹操等人对视一眼,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尼玛,死得也太惨了……
    宛城一处民宅前。
    一名士卒,指着大门道:“禀司空,就是这里。”
    徐然点头,挥了挥手。
    一众士卒抱来大量柴草,还有一坛坛的菜油。
    柴草围满了民宅,随后浇上菜油。
    徐然伸手接过一个铁皮喇叭。
    这是他特意命人做的。
    “贾文和,我数到三,你不出来,我就放火了!”
    民宅内,没有任何动静。
    徐然嘴角微扬,将铁皮喇叭一扔。
    “ 三、二、一 ! ”
    “放火!”
    话音落下的同时,大门吱呀一声开了。
    门内,贾诩满脸尴尬。
    “司空,不是刚刚还说要数到三嘛。”
    徐然心中暗笑。
    刚才他说“三”的时候,是扔了喇叭后说的。
    声音并不大,可贾诩依然听到了。
    这说明什么?
    说明,贾诩一直躲在门后偷听!
    徐然笑道:
    “可我没说从一开始数啊。”
    贾诩嘴角抖了抖,似乎没毛病。
    “人言徐子玉算无遗策,多智近妖,果然名不虚传!”
    贾诩深深地叹了口气。
    曹洪冷笑道:“这还用你说?”
    贾诩苦笑不已。
    徐然看向对方,淡淡道:
    “贾文和,我只问你一次,降不降?”
    贾诩欲言又止,欲言又止。
    尼玛!
    我贾诩不要面子的吗?
    按套路,你不是应该先说上一番大道理,再给我一个台阶,我佯装挣扎一番,然后 便顺势归降嘛……
    这尼玛是打算一点面子,也不给我贾某人留啊!
    见贾诩不说话。
    曹洪侧头想了想,突然道:
    “懂了!”
    “我来送贾先生最后一程!”
    一边说着他已抽出腰刀,大步上前。
    贾诩眼睛都直了,慌忙道:
    “你站住!”
    “你懂个屁!我何时说不降了?”
    “降!我降!
    难怪司空说你是长腿将军!
    宛城之战,告一段落。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只是一句口号而已。
    口号是喊给别人听的,你要真信,那就完了。
    用人不疑的前提,是此人可靠!
    对于贾诩,徐然便不疑。
    原因有三点:
    第一,张绣战死,宛城士卒被打乱编入兖州军。
    曹营中,贾诩无任何亲信。
    孤木不成林,就算贾诩想搞小动作,也不具备条件。
    第二,回到兖州后,有满宠这个大魔王盯着。
    贾诩就更没机会。
    第三,有荀彧、郭嘉、程昱与贾诩共事。
    这三人,随便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贾诩是个聪明人,不可能1v3。
    所以,平乱之后,徐然立刻就让贾诩协助处理军机要事了。
    贾诩感动得一塌糊涂。
    多年以后,他才明白:
    不是徐然用人不疑,而是从一开始,徐然就吃定了他!
    此时,兖州方面。
    夏侯惇奉命率军驰援小沛。
    眼看,再有小半天就要抵达小沛了。
    却突然遇到了仓皇出逃的刘备!
    一问之下,才知道:
    刘备担心吕布来攻,直接弃城而逃了。
    因为走得匆忙,也担心被吕布追上。
    刘备连家眷都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