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先生一笑,生死难料!
作者:猪猪霞1983   三国:鼓动曹操去抢宫殿最新章节     
    袁绍在田丰计策的基础上,又做了修改。
    一则维护了自己名声;
    二则暂时稳住了公孙瓒。
    许攸表示反对。
    在他看来,这样依然是在糊弄公孙瓒。
    而且,拖得时间越久。
    到时候,公孙瓒的报复就会越重。
    这是在玩火!
    但田丰等人也联手反对许攸。
    沮授虽赞同许攸的意见,但他不便开口。
    郭图则是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袖手旁观。
    面对抱团的冀州帮,许攸独木难支。
    主公刚刚拿下冀州,手下谋士就开展拉帮结派。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许攸暗暗叹气。
    此时,荀谌建言道:
    “主公,我有一族弟,名叫荀彧。”
    “此人有王佐之才,我欲将他引荐给主公。”
    袁绍此刻,只想着如何应付公孙瓒。
    只是敷衍地说道:
    “好,等击败公孙瓒后,我亲自见他。”
    荀谌闻言,也只好暂时先将此事压下.
    诸侯会盟虽已结束。
    但仍有几路兵马,驻扎在洛阳没有离去。
    毕竟有吃有喝,又不用干活。
    按照会盟约定,粮草均由冀州供应。
    但那是韩馥主政之时。
    如今冀州的老大,换成了袁绍。
    袁绍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借口粮草不足,减少了供应。
    这是要报仇。
    当初,他要拥立刘虞称帝,这些人每~一个支持的。
    这些袁绍可都记着呢!
    因为缺粮,剩余的几路诸侯,也很快撤离了-洛阳。
    而且,在撤离之前。
    刘岱和桥瑁还因争粮,爆发了战斗。
    最后桥瑁被刘岱干掉了。
    酸枣诸军一哄而散,各回各地。
    成也袁绍,白也袁绍!
    初平二年四月,轰轰烈烈,虎头蛇尾的讨董之战。
    彻底宣告失败!
    徐然听说后,叹了口气。
    果然,十八路诸侯讨董,最后还是按照历史轨迹走的。
    李儒凭一己之力,干翻了十八路联军。
    而袁绍入主冀州的消息,也在同一时刻散播开来。
    程昱等人都是惋惜不已。
    “先生的计划似乎落空了。”
    “韩馥没能杀了袁绍,反被袁绍所灭。”
    “而且袁绍也答应与公孙瓒平分冀州了。”
    徐然笑道:
    “计划落空?不存在的。”
    “于公于私,袁绍都不会分冀州给公孙瓒。”
    “表面答应,不代表会真的给。”
    程昱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这次不用徐然解答,曹操抢先说道:
    “若袁绍分冀州给公孙瓒。”
    “于公,就等于是承认,他与公孙瓒合谋冀州!”
    “这不是打他自己的脸吗?”
    “于私,就更不可能了。”
    “莫说是袁绍,任谁独自得到了冀州,都不可能与别人瓜分的。”
    “冀州富庶,地盘大、人口多、粮食足。”
    “这是谋取天下的根基!”
    “袁绍若分冀州给公孙瓒,那就是自断根基!”
    “程昱,如果是你得到了冀州,你会同意与别人平分吗?”
    程昱闻言,下意识地就说道:“那自然不会。”
    说完,他便一愣。
    曹操哈哈笑道:“这不就是了嘛,你都不肯,袁绍又怎会同意?”
    徐然点头道:
    “袁绍这是缓兵之计。”
    “他是想先稳住公孙瓒。”
    “等他彻底消化冀州后,再腾出手来收拾公孙瓒。”
    “这样还能证明他的清白。”
    “看来袁绍是想堵住天下人的嘴,让公孙瓒吃哑巴亏啊!”
    曹操感叹道:
    “公孙伯圭,可不是一个吃哑巴亏的人。”
    “子玉,你有什么妙计?”
    程昱、满宠等人,皆是满脸讶然地看向徐然。
    都这个时候了。
    难倒先生还有计策?
    两人顿时起了好奇心。
    现在袁绍已经拿下了冀州,似乎什么都已经晚了啊。
    徐然闻言,微微一笑。
    曹仁撇了撇嘴:先生一笑,生死难料啊!
    徐然笑道:
    “知我者,孟德也!”
    “袁绍得了冀州,正高兴着呢。”
    “是时候,给他上点眼药啦!”
    当天夜里。
    东平郡中, 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卒,悄悄出了城。
    仔细观察会发现。
    这些士卒,穿的都是冀州兵的盔甲。
    在冀州城通往幽州城的必经之路上。
    这支部队,悄悄隐匿在了路旁的树林之中。
    最近几日,冀州城周围地区,流言四起。
    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
    大家都在议论冀州易主之事。
    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
    冀州城是韩馥主动让贤的。
    这从兵不血刃易主,而且冀州城没有内讧,就看得出来。
    还有人说:
    就是因为公孙瓒这个卑鄙小人,想要图谋冀州!
    韩馥自知不敌,这才主动让贤。
    听到消息以后的公孙瓒,暴怒不已。
    前几日,他领兵攻伐冀州。
    眼看就要抵达冀州了,收到冀州已被袁绍占领的消息。
    而袁绍也派了使者前来,保证会平分冀州。
    但尚需等待一些时日。
    公孙瓒于是便领兵退去。
    这已经过了好几天,也不见袁绍重提此事。
    加上最近流言四起,公孙瓒坐不住了。
    于是他派了弟弟公孙越,前去向袁绍索要一半冀州。
    这一日。
    公孙越率众抵达了冀州城。
    因为只是来索要,并不是直接干仗。
    所以,公孙越只带了五千人。
    袁绍忧心不已,故意避而不见。
    沮授献策。
    “主公不能避而不见,相反,你要主动领着公孙越参观冀州城!”
    “而且要好吃好喝地伺候。”
    “如果他提平分之事,你就满口答应。”
    “当然了,只是答应而已,并不是真的就这么办。”
    “然后,你再令鞠义等人,刻意制造动乱。”
    “让公孙越以为,冀州城动荡不安,平分之事,不可操之过急。”
    “等咱们将公孙越伺候走,又可以拖延一段时间了。”
    “最多再有一月,主公便可彻底稳定冀州城了!”
    “到时候,就算公孙瓒前率大军前来,我们也不惧!”
    平心而论,沮授给出的,的确是个好主意。
    一个“拖”字诀。
    不费一兵一卒,就稳住了公孙瓒。
    听完沮授的分析,袁绍大喜不已。
    “好, 一切就按先生说的办!”
    而许攸几次想要献策,都被挡了回去。
    接连的失误,已让袁绍对他产生了看法。
    在冀州待了三日之后。
    公孙越吃饱喝足,终于开始返程了。
    喝得酩酊大醉的五千人马,在半路遭遇了伏击。
    因为事发突然,再加上士卒们都喝得大醉。
    猝不及防之下。
    五千人马几乎被屠戮殆尽。
    就连公孙越,也被当场砍杀。
    只有少数几人,拼死突围,逃了出去。
    穿着冀州盔甲的臧霸,手持大刀,望着逃走的几人,冷笑不已。
    要不是先生有令,放几个活口。
    五千人, 一个也甭想逃走!
    “兄弟们,速速打扫战场!”
    一个时辰之后,这里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幽州军营。
    “报!”
    “禀将军,公孙越将军遭遇伏击,被杀害了!”
    一名浑身是血的士卒,大声嘶吼。
    公孙瓒雄伟的身躯, 一屁股坐倒在地。
    “是谁干的!”
    公孙瓒怒吼着,额头青筋凸起。
    报信的士卒嘶哑着声音道:“对方穿的是冀州的盔甲。”
    公孙瓒爬起身来,抽出宝剑。
    砰!
    面前的案桌,被他一剑劈为两半。
    公孙越是他一母同胞的兄弟。
    “袁绍小儿,卑鄙无耻!”
    “我不杀你,誓不为人!”
    “来人,点齐兵马,兵发冀州!”
    手下人,已经有很多年,没见过公孙瓒发这么大的火了。
    上次公孙瓒暴怒,还是五年以前。
    结果就是,草原两个胡人部落, 一万人马,被尽数屠戮殆尽!
    就连牛羊都不放过!
    尽管有人觉得公孙越的死,事有蹊跷,但没人敢劝。
    暴怒的公孙瓒就是一头老虎。
    谁敢去捋胡须,纯粹就是找死!
    冀州城,刺史府中。
    袁绍正在与众谋臣商议,如何完成冀州城的平稳过渡。
    冀州刺史易主,对百姓们还不算什么。
    但对城里的各大世家而言,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划分。
    袁绍要取得他们的认可,还需要一些时间。
    沮授、田丰等冀州派,仔细推算过。
    保守地估计,至少还需要半个月。
    这个时间,已经算很快了。
    袁绍表示很满意。
    到时候,只要取得冀州各大世家的支持。
    袁绍就算彻底坐稳了冀州。
    届时,有了各大世家支持的他,实力将超过公孙瓒。
    如果公孙瓒敢再来讨要冀州。
    那就.….
    袁绍正想着,突然有传令兵,大声来报。
    “禀将军,公孙越在返回幽州的路上,被杀身亡!”
    “公孙瓒亲自提领五万大军,杀向冀州城来了!”
    袁绍跌坐在地,又惊又怒。
    公孙越死了?
    谁特么把他弄死了?
    “是谁!”
    “谁杀的公孙越?”
    袁绍罕见地咆哮发火。
    只需再有半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彻底稳定冀州城。
    而只要彻底掌控冀州,就无惧公孙瓒。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
    公孙越居然被人给杀了!
    暴怒的公孙瓒直接提兵杀了过来!
    沮授、许攸、田丰、荀谌等谋士皆是面面相觑。
    颜良、文丑、鞠义等武将,更是摸不着头脑。
    报信的士卒,咽了口唾沫,吞吞吐吐道:
    “禀将军,伏击公孙将军的人,穿的是冀州兵盔甲……”
    轰!
    袁绍如遭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