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三人谋划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叔父,华夏是公天下,做得如何是全天下百姓来判断,我们这些人只是干好自己的活。”
    刘恢接着说道,“一路上还看到了什么?”
    刘虞说道,“现在交通还是很便利,城市发展很快。
    不过,还是有些问题。
    在一些地方,大量的人群往市中心挤,造成城市中心的房价飙升。”
    “看来得把近郊的配套搞上去才行,只要交通没有问题,配套搞好,就会下降,毕竟,我们地方大,人口不多。”
    刘虞点了点头,这倒是实话,华夏眼下人口并不多,房价只有少部分区域高,调整价格最好的手段就是解决其他区域交通和配套问题。
    市中心不仅仅是房价高,相对来说,房产税也要高一些。
    ……
    两个人难得在一起聊天,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
    袁熙一路上换乘多种交通工具,不到半个月就回到了赵国。
    这次回国的通道,是辛毗和许攸给其安排的,他们避过了袁绍的耳目和边境巡逻部队。
    “二王子,这座院子就留给你使用,这里也方便我们联系。”送信给袁熙时,辛毗就买下了一旁的院子,将三家地下室连通。
    “先生安排周密!”袁熙夸奖了一句。
    接着,袁熙转头对着许攸说道,“先生为了我付出很多,这份情袁熙记下了。”
    许攸一阵恍惚,他从袁熙身上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候袁绍的影子。
    “二王子过誉了,这是臣应做之事!”
    “先生,这是许公子的信。”袁熙从包里拿出一封信递给了许攸。
    许攸当着面打开看了起来,信里除了问候以外,还有希望许攸全力支持袁熙的想法。
    “二王子放心,犬子信里所说的事情,臣一定全力以赴!”许攸是造过反的人(当年伙同冀州刺史王芬和合肥侯造刘宏的反),自然明白一个道理,他现在想下船也基本不可能,就算去袁绍处告发,那么自己的长子基本上必死无疑,袁熙给他信,也是在告诉他,你的儿子在我手里。
    “二位先生都是当世大才之人,有了二位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袁熙此时发出了豪言壮语。
    “二王子有何打算?”辛毗开口问道。
    “回国的一路上,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良策,不知二位先生有何办法?”
    许攸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大王子和三王子来势汹汹,二王子在华夏时,他们尚且不放过,如果得知二王子在赵国,必然加害于你。”
    “不错,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袁熙自然知道二人所指的是什么,“父王不仅仅是赵国的王,还是本王子的父亲,这种事情,本王子万万不能做。”
    许攸和辛毗立即跪倒在地,许攸说道,“二王子仁孝,不过,你想过没有?大王子和三王子会放过你吗?大王会放过你吗?
    就单凭无召令回国这一条,可能就永世无法翻身。”
    辛毗接着说道,“二王子,这是政治斗争,万不能妇人之仁,否则,我们所有的人都将大祸临头!”
    “二位先生起来说话。”袁熙将二人扶了起来。
    袁熙内心很矛盾,他希望得到大位,他可以对袁谭和袁尚下手,但是,他无论如何也对袁绍下不了手?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袁熙内心陷入挣扎。
    “除非二王子放弃王位,定居华夏。”
    许攸立即反对道,“就算躲在华夏,以袁谭和袁尚的心思,必然会派杀手到华夏暗杀于二王子。”
    袁熙点燃一根烟,大口大口的吸了起来。
    许攸和辛毗能看出来,袁熙压力很大,迟迟下不了决心。
    “二王子,臣有一法。”辛毗开口说道。
    “什么办法?”袁熙这一刻就像溺水者在河里抓住一根稻草一样,看到了一丝希望。
    “事情过后,大王变成太上王就可以了。”
    袁熙明白了辛毗的意思,那就是软禁袁绍。
    “你们想过没有,军中主要将领高干、淳于琼、韩猛、蒋义渠等人都是父王亲信…。”
    许攸赞同的点了点头,“此事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绝对干净,否则,赵国内乱必将起来。”
    许攸接着说道,“臣听说前不久,一名内侍无缘无故的被大王处罚,或许是我们机会。”
    “能否让我好好想想?”袁熙当然明白许攸的意思,那就是收买内侍以突袁绍,而这刚刚是袁熙不愿意做的,因为他知道,一旦这样做了,自己名声必将臭了。
    “二王子,鞠义这人难以驯服,迟了恐怕会投靠他人?
    至于老夫,实在不行就流浪他国。”
    许攸这是赤裸裸逼袁熙下决心,是在告诉他,搞不好会落到众叛亲离的下场。
    袁熙不喜欢被人这样逼迫,但是理智告诉他,自己没有本钱,自己现在最大本钱反而是眼前的两个人,他没有任何情绪表现。
    “他可是我的父王!”
    “我们可以借刀杀人。”许攸从袁熙的话里知道了,袁熙并不是下不了杀袁绍的决心,而是担心自己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舆论压力。
    “是啊!此事是袁尚所做,与我们何干?”辛毗突然也反应了过来。
    袁熙松了一口气,二人终于明白了他真正意图。
    “父王身边内侍可信吗?”袁熙话风突转。
    “臣听闻以后,已经派人将其家人暗中监控了起来。”许攸这样的聪明人,做事是有详细计划的。
    “他是中原人?”袁熙知道,袁绍看上去性格豪迈,其实疑心病很重,他自己身边不会用不熟悉的人。
    “是。”
    “好,我们来商量一下具体做法……”
    在汉朝时期,内侍并非只是指太监群体,还包括皇帝身边的士人、武人、太监等。
    从唐宋以后,内侍就独指太监群体了。
    “吴信,最近赵国有什么动静没有?”袁绍坐在书房之中,头也没有抬一下,对着一旁的内侍问道。
    眼前这个人,正是前不久被责罚的内侍,也是袁绍身边的亲信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