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利弊得失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九月,眼看离明年六月大选越来越近了。
    民主党的党内会议正在召开,最后的投票马上要结束了。
    所有的人都在屏住呼吸,所有的人都想知道,谁第一个代表民主党参加明年华夏大统领的角逐。
    审配虽然是民主党内创始人之一,由于担任华夏百姓大会下院院长,他就自动失去了候选人资格。
    审配拿着最后投票的结果,站起来说道,“我宣布,华夏第一届大统领民主党候选人是……”。
    台下三十多人都看向站起来的审配,眼神里的催促之意十分明显。
    “经过华夏民主党中央会议三十一人投票,华夏现任恢都城太守王劲将代表民主党参加明年大统领的竞选。”
    审配的话音刚落,不管是高兴的,还是难受的,大家都站了起来纷纷鼓掌。
    王劲依然一副不敢相信的看着大家,自己居然成了民主党推出的候选人?对于他来说,这就像做梦一样。
    王劲站了起来,“感谢大家信任,我一定会在接下来宣传中,阐明我施政立场。”
    王劲长舒一口气,接着说道,“大统领对于华夏贡献有目共睹,不过,十多年征战,华夏也该停歇了。
    接下来华夏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我会将对内作为竞选的切入口。”
    “这是不错的想法,不过,我们要共同来完善他。”审配说道。
    与此同时,进步党也推出了候选人,让人意外的是,周开成为了候选人。
    原本周开没有担任过太守,会成为竞选的阻力,但是,他两年前同时管理过当时的建宁郡和牂牁郡,这就让他能有资格顺利成为候选人。
    人民党最没有悬念,将由刘恢作为候选人。
    刘恢看到周开和王劲作为候选人,他心里很是欣慰,这二人是从辽东一起成长起来的人,已经成为华夏的主要力量了。
    “大统领,接下来您代表人民党竞选,核心是什么?”作为刘恢助手,崔琰也是人民党的人。
    刘恢缓缓放下手中的笔,“核心就两条:对外塑造国际规则,对内改善基础福利。”
    崔琰笑了笑,“下个月开始,各地都会从报纸上看到大家的施政纲领。
    普通百姓不看报纸和不识字的人怎么获得信息?”
    “季珪,这次为了保障百姓能知道这些信息,专门从选举基金会里面拿出一笔钱在各地购买报纸,确保每一个行政村至少五份报纸,各村负责监察的人有责任召集大家读报讲解上面内容。”
    崔琰刚从成都回来,他并不知道新的规则。
    “我听说民权报准备做民调?”崔琰问道
    “此前,进步党和民主党的民调和后来结果一致,说明抽样民调有一定可行性。
    对了,各地对普选持什么态度?”
    “在成都一带,普遍持期待的态度,不过,也有人质疑,这样花费太大,是不是值得?”
    “你的意见呢?”
    “我一直支持这样做,我们不能像朝廷一样,普通百姓一辈子连县令是谁都不知道,你说为百姓服务,百姓恐怕也不相信。
    普选至少有两点可以保证:一个是当选的人一定会听从民意,第二个就是百姓不满有发泄窗口和解决渠道。”
    刘恢想了想,说道,“季珪,这项工作对华夏而言任重而道远,这才刚刚开始。
    前段时间有篇文章说得不错,华夏政府应该走向透明,政府所有工作应该能让百姓知晓,而不是自说自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百姓忧虑的地方。”
    “大统领,益州这三年变化也很大,虽然地方豪强对自己地位下降有所不满,但是整体算得上平稳过渡”。崔琰说道
    “季珪,现在华夏土地面积太大了,我在想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刘恢拿出烟递了一支给崔琰,自己拿出一支点了起来。
    “一些地方不适合百姓居住的,我们应该用政策鼓励百姓搬移出来。”
    崔琰抽了一口烟,“大统领,恐怕并不容易。”
    刘恢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华夏现在和朝廷不一样,这几年我去了华夏各地,十多年时间,大家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离大统领要求的隔三差五吃顿肉还有距离,但是基本做到不挨饿了。”
    “人能吃饱穿暖,有时就会失去进取心,想要他搬离原来住的地方,对他而言实在太过困难了。”
    刘恢站了起来,崔琰说的是实情,华夏讲求落叶归根,对于祖居之地都十分怀念。
    “季珪,能不能通过政策来解决?”
    “除了赠送他们房屋,否则很难解决。”崔琰说道
    “华夏洋东南方向有大量土地,最近和百姓大会达成一致,移民过去的人,每个人土地可以分得100亩。
    我们此前的想法是,山下平原的地方百姓离开,大山之中的人下山补上,或者大山之中的人直接迁移。
    现在看来,迁移危险区域百姓是首要任务。”
    “危险区域?”崔琰不解
    “最新统计的数据,华夏八年,也就是去年,大水、山体滑坡等造成华夏百姓死亡2700多人。
    因为地势原因,存在潜在危险的,我们也应该鼓励迁移出去。”
    在刘恢看来,原来朝廷地盘只有那么大,有时是没有办法,现在华夏最不缺土地,还有一千多万平方公里没有人居住(今天大洋洲及其附近岛屿、印度、巴基斯坦、阿拉斯加州。)。
    “大统领,这得提议各地共同解决,现在我们无权下令地方来处理。”
    刘恢恍然大悟,看来每条道路都有他优点和缺点,不过好在,华夏设计这条道路时就考虑过,只要华夏百姓大会通过某条法案,郡百姓大会就必须提交讨论,一旦通过就可以提交给郡政府,如果郡政府不执行,出现责任将会受到追责。
    “季珪,益州各地道路修建情况如何?”
    “成都周边比较平坦,道路修建比较容易,往巴地《今天重庆》、牂牁郡《贵州》、建宁郡《云南》道路崎岖,恐怕一时难以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