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战后
作者:商业机密也是机密   大汉同意你改革,没让你推翻自己最新章节     
    “我可以给你更多的量,让你族人多养羊。
    羊毛和羊肉我都要。
    你们不是需要盐、神仙醉、茶叶这些东西吗?
    我都可以满足你们。”
    “真的?”
    刘恢点点头,说道:“自然是真的,好好发财赚钱不好吗?玩什么命?”
    此时的峭王,面对眼前少年,心中说不出的惧怕。
    刘恢接着冷冷的说道:“不过,从今以后,不准劫掠汉地。
    否则,你们就没必要生存下去了。”
    “殿下放心,我部再也不敢了。”峭王此时,对刘恢畏惧到了骨子里。
    ……
    很快双方达成协议。
    走时,刘恢故意大声说道:“峭王,感谢你帮我们铲除丘力居。”
    听到刘恢的声音,走远的峭王差点摔倒在地。
    贾诩看到这一幕,笑着摇了摇头。
    ‘大家都骂我狐狸,我贾诩真不算’
    典韦一脸不高兴的说道:“殿下为何放走那峭王?依我的,直接把他斩杀了,岂不是更好?”
    刘恢笑着说道:“恶来,辽东军事学院即将成立,到时你必须去学习。”
    “为何?”典韦张大嘴巴,一脸不解。
    “你现在认字不少,但是谋略还得学点。”
    刘恢看着风中凌乱的典韦,径直离开了。
    “殿下,我是护卫,你让我学谋略干什么?”看着走远的刘恢,典韦大声喊道。
    “看来,短时间乌桓不敢扎刺了。”贾诩摸着胡须说道
    “我们伤亡情况如何?”
    “牺牲3人,伤70多人。”黄忠说道
    “这是我们第22名牺牲的战士了,之前19人牺牲在剿匪和对付地方豪族的路上。”
    “老规矩,把兄弟们火化了带上,让他们都进入烈士陵园,永远享受后代的祭拜。”
    “喏”
    这种做法,现在成了辽东规矩。
    大家也是心情有点沉重,按理说,打了一场大胜仗,但就是高兴不起来。
    “这次胜战,参谋长计划周详,三军用命。
    功劳记录在册。”
    “喏”
    贾诩走到刘恢面前,轻声说道:“殿下,乌桓校尉綦稠难道不知道?”
    “文和,你应该问,现在朝廷内外有多少人巴不得大汉倒下?
    綦稠作为乌桓校尉,名义上可以节制乌桓,那是建立在朝廷强大和威望高的基础上。
    否则,谁会听他的?”
    贾诩转身说道:“把后面马匹收了,也不用马拖着树枝跑了。”
    原来是贾诩迷惑峭王,故意虚张声势。
    刘恢也不能逼迫太甚,他的目的是嫁祸给峭王,让乌桓内部去争斗,辽东壮大自己,先解决北边和东边问题以后,才能逐鹿草原。
    五月二十八
    襄平此时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原本这个人口不多的东北边境城市,最近拥入了大量人群。
    “季珪,现在襄平有多少人了?”刘恢和崔琰好不容易挤出来
    “殿下,根据文若他们报的数据,襄平及周边工厂大概接近10万人了。”
    “明天考试?”
    “是,郑院长他们定的明天。”
    看着挤上挤下的人群。
    “你和文若他们商量一下,襄平应该扩大才行。
    襄平注定会成为幽州以北最大城市。”
    “殿下,城市扩建在准备,只是我感觉城市好乱。”
    刘恢看了看,怎么不乱,马车不分方向,人更是,大家互相挤。
    “季珪,你们可以规定,比如:所有马车靠右行驶,不按照规定就罚款。
    ……”
    崔琰也没有办法,只能试一下。
    “卖报卖报。”大街上突然响起了刘恢熟悉的声音
    “辽东大学明天开考了,大家快来看。”
    “十里铺一地主强占儿媳,这是人性扭曲还是……”
    刘恢听到报童的声音,差点笑了出来。
    自己当时只是随便给他们说说,没想到?
    “季珪,今天报纸发行?”
    崔琰一拍脑袋。
    “我忘了告诉殿下,鸿预他们报的时间就是今天”。
    刘恢没有多说,走上前去。
    “报纸多少钱一份?”这报童大概7\/8岁。
    “小哥,这报纸两钱,你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
    “好,拿一份给我。”
    现在报纸刚推出,内容并不多,大约两张a4纸那么大。
    看到刘恢购买报纸,不少人也来了兴趣。
    “我要一份”
    “我也要”
    刘恢打开报纸,第一栏是时政新闻。
    里面主要介绍了最近推行的土地新政。
    接着,大篇幅介绍了辽东大学情况,以及明天开考的具体内容。
    接下来曲辕犁、水车介绍,还有沤肥技术。
    “季珪,这报纸各县怎么安排的?”
    “殿下,目前只能襄平印制完以后,送到各地,每个县每期500份,三天送一次。”
    这也是没办法,受制于时代。
    刘恢点了点头。
    “殿下,我们在大辽河打了这么一场胜仗,不该宣传一下?”
    “为了让乌桓内斗,参谋长故意设计放走了丘力居,并且嫁祸给了峭王。
    此时宣传,等于不打自招。”
    听完以后,崔琰才明白,难怪一向重视士兵的刘恢,居然按下不表,只是对军队进行了内部嘉奖。
    不过,他想到贾诩的手段,突然有点惧怕。
    两人边走边聊。
    “季珪,有空给家里写封信,让仲德他们的人送去。”
    听完刘恢的话,崔琰心里如遭重击。
    程昱是辽东情报头子,相当于辽东的眼睛。
    让他送信,是在告诉我崔家有什么越轨的行为?
    看着发呆的崔琰。
    “季珪是季珪,崔家是崔家,你不要多想。
    告诉他们,不要被人利用了,还给他人数钱。”
    崔琰的猜测成真。
    “殿下,能否告诉我崔家做了什么?”
    刘恢停了下来,两人来到路边。
    “崔家最近对辽东有些动作,只要没伤及百姓,一切还能挽回。
    在我心里,季珪不但是我师兄,更是我的良师益友。”
    “殿下,我明白了。”
    “让他们离袁家远点。
    代为给你父亲转告一句话。”
    “什么话?”
    “这个世界没有永远不倒的世家。
    不倒的只要人心中的丰碑。”
    刘恢对崔琰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了。
    刚开始,刘恢是抱着平衡的心态,后来,崔琰的转变,让刘恢看到其才能。
    看着走在前面的背影,崔琰内心是内疚的。
    他知道,这位少年承担了太多不该承担的东西。
    崔家针对他,他依然在给崔家机会。
    同时,他更加明白,这位殿下绝不是手软的人。
    大辽河一战,辽西乌桓8000人,只逃出丘力居一人,这样的人,杀起人,眼睛都不会砸一下。
    此时,他下了一个决定。
    两人随后来到辽东大学。
    看着一排排的红砖青瓦,刘恢心里也是感叹。
    窗户已经留着,冬天只能用报纸糊窗户。
    因为玻璃还没造出来,塑料胶纸更是需要从石油中提炼。
    没法,只能采取最简陋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