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大封公卿考贾诩
作者:红落   三国:兴汉最新章节     
    盖勋怔住了。
    他家乡被凉州叛军占领,背疮时有发作,自觉壮志难酬,时日无多......天子是怎么知道的。
    原来天子一直在关注自己,而自己却几乎对天子一无所知。
    士为知己者死!
    盖勋坚毅的双眼,忽然有些湿润,盖勋急忙假装低头,不动声色的擦拭了下。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盖勋是自觉时日不多,既是来报答天恩,也是来找陛下托孤。
    怪不得脾气这个刚强......原来是快嗝了。
    刚才几个想直言犯谏的,急忙再次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暗道方才幸好没犯抽。
    “圣上......”
    毕岚上前,轻声提醒时辰。
    刘辩反应过来,不好,沾染了后世领导开会拖延时间的坏毛病。
    内朝会这样开下去,得开多长时间。
    他点点头,道:“如今朝局动荡,丁宫刘弘被免,太尉远在幽州。
    我意三公便在几位当中,也好安定朝局。
    至于幽州牧,可尊其为上公大司马。
    大家议论一下吧。”
    丁宫是司徒,刘弘是司空,两人前几天被董卓以天天下雨为缘由上奏免职(实际上就是太傅袁隗,借用董卓的手,来打压异己,震慑朝臣)。
    太尉刘虞远在千里之外,太平时无恙。
    但现在明显朝局动荡,则必须把太尉收过来,在公在朝,这是要给权利。
    刘辩的这几句话一说,众人便明白过来。
    他们本就有这样的期待,如今终于落实,心中自然也都安定下来。
    这时,一直没有说话的崔烈开口道:“左将军功勋卓着,天下难右,当为三公之首,太尉一职非义真莫属。”
    原本太尉一职,刘辩是属意崔烈的,拉拢崔烈的时候,也透露出这样的意思。
    这也是崔烈奋力一搏的原因之一。
    更何况之前崔烈就是太尉。
    而他的亲信王瑰和田芬,也确实立下了大功,灭杀了叛乱的一千西凉兵。
    并捎带着,杀死了亲董卓的张璋,亲太傅的阴修和伍琼。
    但如斯大的功劳,这和皇甫嵩一日夜行八百多里,五千三河骑卒雷霆一击定乾坤比起来,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皇甫嵩的名头一向比他大,在军中战绩也比他亮眼的多。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这个太尉都应该是皇甫嵩的。
    既然如此,他何必再去争?
    不若推让一番,还能落个举贤的美名。
    而且这样一推,等一会到了司空的时候,你皇甫嵩总不好去推荐盖勋吧。
    以资历功绩来看,三公人员,是他、皇甫嵩、盖勋和卢植四个人的舞台。
    皇甫嵩功劳太大,非三公不行。
    卢植是天子亲信,而且董卓废帝的时候,振臂高呼,司徒之位绝对不跑。
    还剩一个司空,也就盖勋和他争了。
    盖勋虽然没有带兵来,但劝说皇甫嵩,收拢舟船,自然也沾到了功劳。
    而天子貌似对盖勋又很是喜爱......所以崔烈瞬间又有些尴尬了。
    “不可,不可,太尉一职当予卢公。
    卢公声名着于海内,当为三公之首!”
    皇甫嵩则是谦逊的推给卢植。
    这其实就是欲拒还迎了,毕竟从履历及目前来看,太尉不是他皇甫嵩就是崔烈。
    结果你推荐卢植......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心领神会。
    果不其然,卢植更是声若洪钟:“断断不可!”
    接着,其他人也上前,一番恭维之后,刘辩任命皇甫嵩为太尉。
    随后,卢植的司徒兼尚书令,崔烈的司空也就没跑了。
    接下来,盖勋被任命为光禄勋,九卿中负责郎官和卫士守卫的重要职位。
    在后世来论,相当于公司储备干部的校长和警卫处总负责。
    “任命赵谦为卫尉。
    任命杨琦为太仆。
    任命牵招为司隶校尉。
    任命田芬为城门校尉。
    任命张辽为虎贲中郎将。
    任命徐荣为羽林中郎将。
    任命王匡为河南尹。
    任命吕布......”
    吕布下意识的摸了摸腰:不好,早上来得急,忘了带李傕和郭汜的人头。
    在场众人官职安排好,接下来就是其他官员的任命。
    毕竟不少人已经离岗了。
    ......
    再接着,就是一些具体事务的商议。
    “当前最紧要之事......”
    刘辩说着看向新任命的尚书仆射贾诩。
    尚书仆射,虽然依旧是秩六百石,但确是实权,和黄门侍郎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东汉年间虽置三公,而事归台阁。
    所谓后汉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事而已;尚书令主赞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
    而尚书仆射,是尚书台的二把手。
    负责发工资、批假条、闭锁门户等,甚至尚书令不在则代行其职权。
    原本的历史上,司徒王允想诛杀董卓,及必须重用尚书仆射士孙瑞,就是这个道理。
    贾诩自然知道天子是要借机考校于他,毕竟名士阎忠虽然夸赞他有张良、陈平的英良才略,但天子不知道啊。
    眼前正好让天下人见识一下,我贾文和的谋划。
    “当前最紧要之事有四。
    其一,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天子当诏书传告天下。
    历数袁氏罪责,并言明只诛袁隗,不牵连故旧门生,如此可安社稷。”
    这话一出,卢植等人就不住的颔首。
    “其二,补充禁军,稳定雒阳。
    雒阳一日,皇宫卫士损失惨重,虎贲、羽林几乎尽折,西园军唯有淳于琼一营人马,且叛逃州郡。
    以我之见,当裁撤西园军编。
    三河骑卒大多良家子出身,五千三河骑卒当留守京师,择其精壮忠勇者,补充虎贲、羽林。”
    这话一说,皇甫嵩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不过他还是拱手道:“正应如此。”
    他现在是太尉,姿态当然要高一些......
    卢植建议道:“羽林骑可从三河骑卒中挑选,虎贲卫士,当从雒阳良家子、泰山兵和河北兵中挑选。”
    他这个补充,就比贾诩建议的要合理的多。
    不过贾诩的本意是吞下这五千三河骑卒,双方的出发点不同。
    这时,盖勋愤声道:“虎贲、羽林,乃天子禁军。
    不思天恩,反而助纣为虐,自甘叛逆。
    其家眷子嗣当全部杀死,以警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