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万邦来朝
作者:山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众所周知,明宪宗朱见深和万贞儿相差十七岁,甚至后世还有传闻,说万贞儿本是朱见深的奶娘。
    朱见深因其父大明战神明堡宗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其叔景泰帝朱祁钰继位。
    因此朱见深的太子身份自然被废。
    而孙太后顾念亲孙,这才派万贞儿服侍年幼的朱见深。
    后来堡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坐上皇位,因此朱见深又被重新立为太子。
    数年之后,十八岁的朱见深继位。
    当他言说要将比他大十七岁,甚至还是宫女身份的万贞儿纳为贵妃时。
    朝堂积愤,百官劝谏。
    十八岁的明宪宗朱见深只好作罢。
    后成化二年,万贞儿产子,朱见深再次提及此事,力排众议后,这才有了万贞儿的贵妃之位。
    若那万贞儿贤良淑德也就罢了,可偏偏此人并非善类。
    朱见深继位时不过十八,而当时的万贞儿却已经三十五岁。
    她担心年老色驰,不得圣心,因此但凡朱见深宠爱的妃嫔,宫女,都受到过万贞儿的迫害。
    且不说通古斯猪皮们修着的明史有故意贬低万贞儿,以此抹黑明宪宗朱见深的意思。
    但就说《明实录》中,万贞儿也是罪大恶极。
    例如建议明宪宗重用外戚,例如逼杀皇后,再例如穷奢极欲,与汪直等小人狼狈为奸。
    朱标虽不想以偏概全,因有万贞儿这个例子,便否定朱橚钟意的潘莹莹。
    可比朱橚大十三岁的潘莹莹,的确算不上朱橚的良配。
    “常妹,先查其品行。”
    “若此宫女品行端正,留其性命,放出宫去。”
    “若此人当真别有用心,那便让刘保儿处置的干净一些,莫要惊动父皇、母后。”
    “兄长放心,臣妾明白。”
    语罢,朱标、常氏两人双双就寝。
    数日之后。
    诸国使臣也已抵达大明京城。
    朝会之上,诸国使臣相继献礼。
    待高丽新旧两朝使者说完,安南、吐蕃等国使臣站于大殿中央之时。
    吕宋三王子郑海涛高声大喊的同时,快步走入奉天殿中。
    “天朝救我!”
    “求天朝陛下施恩,援助我朝!”
    看着郑海涛那一脸狼狈,很是仓皇的样子。
    高丽、吐蕃、安南等国使臣相互对视,低声说着什么。
    也是此时。
    龙椅上坐着的老朱面色平静,却又不怒自威般发出厚重沉吟。
    “贵使稍安,缓缓说来!”
    “谢陛下!”
    跪在地上的郑海涛挺直上身,朗声回道:
    “我朝逆贼冯无用拥兵自重,挟持我王,意图谋朝篡位,求天朝出兵助我朝平叛.......”
    “王子殿下!”不等郑海涛说完,朱标眼眸一转,当即开口道:“我朝素来宽仁,体恤下国。”
    “然我朝亦不愿干涉下国内政。”
    “念及吕宋王室始终恭敬,若天有不幸,你王落败,我朝可接纳你王入我疆土,为一富家翁也可平安富贵,颐养天年!”
    随着朱标话音落下。
    在场诸国使臣除高丽新旧二朝外,其他众人皆被朱标这大国气度所折服。
    若此时大明趁机发兵吕宋,众人自然认为大明有借机吞并吕宋领土的意思。
    而朱标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构想,起码在这个时代习惯趁火打劫的时代,的确有着超高的政治意义。
    也是听到朱标这话。
    郑海涛微微一顿,旋即朗声继续道:
    “天朝太子容禀,若那逆贼冯无用只窃我吕宋一朝倒也罢了。”
    “然此獠狼子野心,竟集结十万吕宋将士,意图进犯天朝泉州港口。”
    “小王知天朝礼遇万邦,小王更知上国陛下、太子殿下品行高洁,绝非趁火打劫之徒。”
    “然冯无用此贼竟不顾我朝世代恭敬上国之意,授意我吕宋将士进攻上国。”
    “此等奸佞,还请陛下、请太子殿下下令斩杀!”
    话音落下。
    整个奉天殿一片寂静。
    还不等老朱、朱标表态,安南使臣李政道好似生怕错过什么良机一般,忙开口说道:
    “启禀大明大皇帝,我安南愿为天朝效犬马之劳。”
    “若大皇帝允准,小人立马回书我王,求我王派兵援助泉州!”
    此话一出。
    吐蕃、高丽、爪哇等国使臣看向李政道的眼神多了几分奚落。
    傻子都能听出来,这李政道是想趁火打劫,甚至有借机霸占大明泉州,以及吕宋全境的念头。
    只不过这李政道也当真愚蠢。
    他这点心思,大明又岂能猜不透?
    再者说了。
    凭他们安南士兵,即便霸占了大明的泉州,大明朝廷想要他们滚蛋,他们还真的挡住大明雄师,继续霸占泉州?
    空有算计,却不考虑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甚至说,安南士卒在大明兵卒跟前,几乎与土鸡瓦狗无异。
    而且此时李政道如此开口,毫无疑问是将他们安南的狼子野心,明晃晃摆到了台面上。
    其他诸国不用想都知道,待将来大明腾出手来,势必要第一个收拾他们安南。
    也是等李政道说完,文臣最前方的李善长轻笑一声。
    旋即眼神玩味,看向李政道轻笑说道:
    “老夫年老,耳目昏聩。”
    “不知贵使方才说的,可是要你安南将士驻扎我朝泉州一地?”
    “正是!”李政道一脸严肃,朗声回道:“天朝雄兵在北,东南防御自然空虚。”
    “我安南世代恭敬上国,我朝百姓世代受天朝恩待。”
    “逢上国有需,我朝自当效力,以报上国之恩......”
    尽管李政道说得冠冕堂皇。
    可李善长依旧摆出一副茫然模样,继续追问道:
    “既如此,敢问贵使。”
    “安南士兵驻扎我朝泉州,粮饷从何而来?”
    “嗯....”
    “还有,若是击溃吕宋逆贼,贵国将士何时返回?”
    “自是立即返回。”李政道忙开口道。
    “原来如此!”李善长似终于明白了什么,没有继续追问,反而是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当看见李善长转过身子,转向皇位上的老朱、朱标准备说些什么。
    李政道心中顿时涌出一阵难以抑制的欣喜。
    泉州素来繁华,一旦他们安南将士踏足泉州,自是能从当地抢夺许多财物。
    倘若到时候大明下令让他们撤军,若是没有大量粮草犒军,他们自不会走。
    至于吕宋军队打到大明泉州,自然有大明将士应对,他们安南士兵自然也不会出力。
    如此!
    他们不仅不会有任何损失,还能趁机夺得不少金银财宝。
    也就在李政道心中暗暗窃喜之时,却见李善长看向老朱,朗声说道:
    “还望陛下成全安南恭敬之心,准其资助我东南守军,粮草三十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