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朝堂问责
作者:山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主持庆典吗?”
    朱棣低声喃喃,显然还是有些不满意。
    在他看来,既然要为朝廷效力,为自己大哥分忧,那就应该像自家大哥一样运筹帷幄,主管朝堂。
    和朝中那些个奸佞之徒斗智斗勇,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仅仅是负责诸多庆典,对他来说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大哥,臣弟能不能换个差事?”
    “负责诸多庆典,说白了不就是个司礼官吗?若臣弟在朝堂上第一个差事是司礼官,九江、增寿他们该笑掉大牙了!”
    明白朱棣的意思,朱标温声宽慰道:
    “四弟,你可别小看这司礼官的职务。”
    “接下来册封太孙,便是定国朝之本,意义甚大。”
    “还有封赏有功将帅这事,你们几个都要好好学学。”
    朱标看了朱樉、朱棡一眼,继续说道:
    “历来封赏将帅都是一件麻烦事,军中武将和那些文臣不同。他们性子耿直,甚至有些憨直,若有不满当即便说了出来。”
    “若是觉得朝廷封赏不公,薄待了他们。文臣或许还会装出一副欣然接受的模样,可那些武将......”
    微微一顿后,朱标回想起洪武三年时大封功臣的场景,脸上浮现出的笑容也多了几分寒意。
    “武人战场征伐,自然会认为自己功劳最高,不仅会不满自己得到的封赏太少。看到其他同级武将得了更大的赏赐,他们也会心中不满。”
    “所以无论到时候朝廷封赏如何恩重,总会有人口出非议,也总会有人满腹牢骚。”
    “让你主管诸多庆典,不仅是当这个司礼官,更是让你学学这其中的权衡之道。”
    “哦~”
    明白负责诸多庆典的重要性,朱棣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
    可即便如此,朱棣还是觉得司礼官这个差事不是大丈夫所为。
    “大哥,能不能换一个?”朱棣眼眸一挑,看向朱标试探性问道:“不然臣弟还负责诸多庆典,只是这官职,给臣一个中军偏将如何?”
    “给你个大将军你敢要吗?”
    “大哥,此话当真!”
    和一脸惊喜的朱棣不同,朱樉、朱棡都能听出自家大哥话中的怒气。
    二人很自觉的后退了几分,生怕待会朱标教训朱棣,血溅到他们身上。
    而此时的朱棣还在琢磨。
    “臣弟当大将军也不是不行,就是需要徐叔将差事让给臣弟,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到时候恐怕要劳烦大哥同臣弟一起找徐叔说说.....”
    “你小子还真敢张口!”
    就在朱棣仔细琢磨之时,朱标当即起身,抬腿便是一脚狠狠踹了上去。
    “大将军总管三军事务,你凭什么!”
    “还想当大将军,你去同父皇说说,让他老人家把皇位让给你好不好!”
    见自家大哥抬手便又要教训自己。
    朱棣吓的浑身一激灵,忙将头看向身后,想要寻求自家二哥、三哥的帮助。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待他回头,自家二哥、三哥不知何处便退出了门外,此时甚至都快要走出东宫大门了。
    “大.....大哥,臣弟失言,臣弟失言.....”
    “臣弟告退.....”
    又挨了两脚后,朱棣这才逃出东宫。
    可看到朱棣离开的背影,原本还有些不满的朱标,此时竟一个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朱棣这臭小子,当真是孩子心性!
    不过也好,起码心地纯良,心思单纯,没那么多小心思。
    .......
    次日大朝。
    老朱端坐龙椅之上,朱标还同先前一般,在龙椅旁边的位置站定。
    而看到这二位再次出现在奉天殿上,下方一众官员却感觉莫名的心安。
    只不过!众人自然知道,今日朝会定然也是不小的麻烦。
    “太子!”
    “儿臣明白。”
    不用老朱多说,朱标闻言,当即上前一步,看向下方百官沉声开口:
    “此次南巡,御驾途经江阴时,海上倭寇袭扰我大明沿海百姓。”
    “烧伤劫掠,视我天朝百姓如草芥,肆意欺凌虐杀。”
    “东南海上匪患,甚至严峻。”
    “诸位臣工可有高论,平定海上倭寇?”
    话音落下,整个奉天殿落针可闻。
    半晌过后,李善长拄着拐杖,缓缓出班开口禀告道:
    “启禀陛下,启禀太子殿下,海上倭寇猖獗,老臣以为两法可平!”
    “讲!”老朱声似洪钟,当即准奏。
    “一,增派大军,驻扎沿海。训练兵卒海战本领,待时机成熟,出海平定倭寇。”
    “二,朝廷问责倭国。毕竟倭寇来自倭国,当从根本解决问题!”
    待李善长说完,老朱缓缓起身,走向玉阶,朝下方百官走去。
    也是看到老朱步履沉重,步步靠近。
    此时包括李善长在内,在场所有官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上。
    踏踏踏的脚步声,好似落在他们心头,让在场众人都不由紧张了起来。
    “韩国公老成谋国。”
    “陛下谬赞,老臣职责所在.....”
    就在李善长微微拱手之时,老朱伸手将他扶起,示意他退回百官之列。
    旋即!
    老朱环顾四周,犀利眸子好似山林之主,正仔细打量着旗下群狼。
    “海上倭寇之患,表面看来根源在倭国。”
    “倭寇袭扰百姓,的确该增加沿海军备。”
    “可咱此次南巡,倒是发现了极为有趣之事。”
    老朱微微一顿,旋即冲龙椅旁的朱标喊道:“太子,世家所行之事,告知诸位大人!”
    “儿臣领命!”
    朱标清了清嗓子,朗声开口道:
    “饶家等苏州世家,资助海上倭寇粮饷万余石,兵器、铠甲无数,甚至还有火器流入倭国家中。”
    “嗡~”
    此话一出,下方官员瞬间嘈杂了起来。
    一个个脸上竟写满了不可思议。
    可饶是如此,朱标声音不停,继续说道:
    “杭州诸多世家不仅资助倭寇粮草、军械,甚至邀请倭寇入府,意图行刺天家。”
    “泉州!不法世家豢养私兵,蒲家家中甚至有火炮一门。”
    “诸多世家伙同倭寇,劫掠沿海百姓,对抗朝廷。更有甚者胆敢伙同倭国,意图行刺天家。”
    “当地官员,或默不作声,置之不理。或收受贿赂,与世家勾结。”
    “偶有忠心为国者,可迫于世家威慑,只得暗中图谋。”
    “江浙百姓,泉州百姓,民不聊生!”
    朱标最后一句语气极重。
    也是听朱标说完,原本还有些许嘈杂的官员,此时尽皆熄声。
    一个个相互对视,脸上那不可思议的神情也逐渐变成了惊恐。
    “这便是咱的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