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胡逆案结束?刚刚开始罢了。
作者:山泽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最新章节     
    “妹子,咱....”
    见老朱准备开口解释。
    这一次马皇后倒没有急着动手。
    反而拿着鸡毛掸子,静静站在原地。
    可看到马皇后直勾勾盯着自己。
    老朱苦笑一声,却还当真没了半点办法。
    毕竟他让朱标继位。
    为的就是自己能够带兵亲征。
    “臭小子,还不给你娘好好说说!”
    见老朱疯狂冲自己挤眉。
    显然是要自己替他圆说。
    朱标缓步走到马皇后身旁。
    一边为其揉肩,一边低声说道:
    “娘,我爹先前答应过,不亲征的。”
    “对对对,妹子。”
    “咱答应过,不亲征.....”
    不等老朱说完。
    朱标继续补刀道:
    “那儿子就想不明白了,我爹急于进位,又是为了什么?”
    “娘,儿子愚钝,您一定能想明白!”
    此话一出。
    原本还想解释的老朱表情一僵。
    下一秒。
    老朱眸光深沉,很是不爽的看向马皇后身后的朱标。
    这臭小子明摆着就是在坑自己。
    照他这么说。
    自己进位太上皇的目的无非就是两个。
    一个,便是不理国政。
    学着李渊一样,召娇妻美妾,整日享乐。
    另一个,则是御驾亲征。
    然而这两个目的。
    无论哪一个,马皇后都不可能答应。
    见马皇后静静站在原地,似乎在积攒怒气。
    朱标也是识趣,装出很是乖巧的模样,温声说道:
    “娘,儿子还有政务要处置,就先告退了。”
    “嗯。”
    马皇后随意摆了摆手,示意朱标离开。
    朱标一脸讪笑,看向老朱拱手道:
    “爹,保重!”
    “臭小子,你给咱站住.....”
    “哎呦.....”
    “妹子.....”
    “咱.....”
    看着老朱那左右躲闪的惨样。
    朱标心情大好,走出大殿的同时。
    还很是贴心的,为老两口合上殿门。
    朱标也知道。
    若自己在场,马皇后多少还是有些放不开。
    现在殿内只有老两口,马皇后自然不用顾念太多。
    此时朱标站在殿门口。
    很是享受的,听着里面传来的惨叫声。
    半炷香后,这才心满意足朝东宫走去。
    另一边。
    大朝会散去。
    文武百官却是心情各异。
    裁撤丞相制,的确骇人听闻。
    设立内阁也着实让不少官员心头振奋。
    可老朱要让位给朱标,却更让众人心绪难平。
    “宋兄。”
    高启凑到宋濂跟前,低声问道:
    “陛下年富力强,当真要现在让位?”
    见高启眉头微皱,似乎在担忧什么。
    宋濂轻笑一声,玩味说道:
    “怎么?”
    “你认为咱们太子不足以承继大位!”
    “当然不是!”高启连忙否认道。
    “太子大才,我等共知!”
    “可陛下他....”
    见宋濂满脸笑意,微微颔首。
    高启很是埋怨道:
    “宋兄知我话中之意。”
    “老兄又何必故意捉弄愚弟。”
    “愚弟只是觉得,陛下不该过早让位.....”
    “你且放心,太子不可能这么早继位。”
    “哦?”
    “方才你也看到了,太子殿下不惜装晕,也不愿接那道即位诏书。”
    “想来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宋濂说着,回头望了眼后宫的方向,意味深长道:
    “咱们的陛下和太子,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太子不愿的事,陛下也绝不会过分强求。”
    两人正说着。
    詹同犹豫片刻,还是冲二人走了过来。
    “宋学士,高夫子。”
    “不知下官可否有幸,请两位大人到酒楼一叙?”
    看着詹同极其谦卑的模样。
    宋濂、高启对视一眼,很是礼貌回道:
    “蒙詹大人相邀,我二人才是荣幸之至。”
    “如今陛下裁撤丞相,废除中书。”
    “吏部主管百官,詹大人又是吏部尚书,当是百官之首.....”
    “万不可这么说!”
    詹同连忙否认。
    整个人也瞬间紧张了起来。
    “陛下裁撤丞相,如今天子总领六部,哪里还有什么百官之首。”
    “下官与其他六部的尚书又有何不同。”
    “胡惟庸已经被下狱定罪,即将论处了。”
    “宋学士万不可再说什么百官之首!”
    看着詹同一副紧张惶恐的模样。
    宋濂脸上含笑,微微颔首。
    毕竟他们三人都是心知肚明。
    老朱、朱标裁撤丞相,定然也有巩固皇权之意。
    如今丞相制已然裁撤。
    若再出现什么所谓的百官之首。
    其下场,必然和胡惟庸一样,留万世骂名。
    而就在三人朝宫外走去的同时。
    看见朱标的随身太监刘保儿,走到铁铉、马虎二人跟前。
    紧接着。
    这二人便在刘保儿的带领下,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
    见此情形。
    詹同深吸口气,很是感慨说道:
    “太子殿下果然睿智超然。”
    “内阁之制,也当真是空前绝后。”
    “似铁铉、马虎这样的七品小官,竟一跃登天,成为天子近臣。”
    “试问,满朝文武,侯爵勋贵,谁敢因这二人身居七品便小看他们!”
    詹同话里话外,满是羡慕。
    甚至还带着一丝丝的嫉妒。
    宋濂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不过还是顺着詹同的话,开口言说道:
    “詹大人所言不错,太子殿下的确有超人之智。”
    “铁铉、马虎可不仅仅是七品小官。”
    “哦?”
    “他们二人先前,一个是地方上不入流的主簿。”
    “另一个,则是亲卫中名不见经传的侍从。”
    “殿下设立内阁之初,偏偏选这两人入阁。”
    “试问,见身份如此微末的两人,一跃成为天子近臣。”
    “朝中、地方,亲卫、军中。”
    “又有谁不想得到这份恩宠?”
    “而为了有资格入阁。”
    “军中、朝中,地方、京城,所有官员又岂能不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恩科过后,若太子殿下选一二新科士子入阁。”
    “不也是收了士子之心。”
    “加之几日前,太子殿下在凤阳,为凤阳百姓一举斩杀所有贪官。”
    “如此!”
    “民心不虞,百官归心。”
    “天下人之心,岂不尽归天家?”
    纵然宋濂语气平和,似低语般缓缓说道。
    样子更无半点人师的傲然之态。
    可在詹同听来,却好似醍醐灌顶般,身体也不由为之一颤。
    当时听到铁铉、马虎入阁,一跃成为天子近臣。
    他第一感觉只是羡慕。
    甚至还有些鄙夷铁铉二人。
    可被宋濂这么一说。
    再联系朱标在凤阳所做的一切。
    詹同当即便明白了过来。
    朱标仅用了一个简单的内阁制,便收服了天下众人之心。
    也是此时。
    宋濂背负双手。
    眸光深沉,抬头看向皇宫上方的天空。
    “此时我大明,便要迎来一片崭新的气象了!”
    闻言。
    詹同、高启也同时看向天空。
    隐约间。
    三人只感觉有一股清明透彻之气,自皇宫上方,急速朝整个大明蔓延。
    纵然此时无言。
    可三人都能清晰感受到。
    之后的大明官场,定然一扫胡惟庸旧时的晦暗阴霾。
    朝堂吏治,也定然会是一片清明。
    而大明治下。
    定是一片欣欣向荣。
    “宋学士所言不错,我大明气象必然一新。”
    “好在胡逆案已经结束,百官均可锐利进取.....”
    “胡逆案结束了吗?”
    宋濂表情玩味,轻笑出声。
    “老夫怎么觉得,胡逆案这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