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打出去!
作者:山桔   武神伐仙最新章节     
    种应安大步向前,来到林青身侧,拱了拱手。
    “林老弟,你不介意老哥我越俎代庖吧。”
    林青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对于这些勋贵,他巴不得都来授课,将家中的家学都带过来。
    种应安转身,看向在场的一众学子,点了点头:
    “很好,你们都是大乾内出色的将领,但与你们厮杀的只是山匪,强盗,流寇。”
    “靖安侯要面对的是草原的蛮子,那里如何打,老夫不知道。”
    “但老夫要面对的是西南土司,他们隐藏在山林中,隐藏在高山上,哨卡暗哨密密麻麻。”
    “西军与他们厮杀多年,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那就是无视这些暗哨,直接杀上他们隐藏的山寨,即使他们积极防御,但西军也能将其内土人都尽数杀死。”
    “只因那些城寨内的土人战力不高,战斗意志不强,比之整日流落在外的暗哨们要差上许多,经验也要有所不足。”
    “这可能就是靖安侯所说,城池是军队的陷阱。”
    说着,种应安面露感慨:
    “孩子们,在我西军眼里就没有攻不破的城寨,假以时日,或许我们赖以依靠的九边重镇,都会被蛮子所攻破。”
    “所以..打出去,才是最好的办法,将敌人消灭于旷野。”
    说完这些,种应安朝着林青歉意一笑,毕竟这也算是抢风头了。
    但林青却能看到,这位平西侯眼里的激动,或许他真的是这样想的。
    大乾不缺乏敢战的军卒,也不缺乏敢战的将军,缺的只是那一口气...
    沉默了许久,等到众应按回去之后,林青才缓缓开口:
    “此次重开武院,某不会讲授你们守城的谋略,只会传授你们在野战之上,如何歼灭敌军,面对包围如何取舍,如何保存有生力量。”
    “更重要的是,练兵之法。”
    “如今靖安军有五千军卒在城外,你们每日上午都要出城,与军卒们合练。”
    “下午回到此地,学习各种战法,兵法。”
    林青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你们中...没有人不识字吧。”
    在场人面面相觑,纷纷摇头,林青这才点头,这样一来要轻松得多。
    看了看时间,已经巳时了,林青开口道:
    “好了,现在你们跑步出城,去城外营地合练。”
    林青看了看一旁的亲卫,顿时有一人出列,来到一众学子身前,带领他们跑出了武院。
    直到此刻,林青才长长地出了口气..
    第一次当山长,难免有些紧张。
    当学子们走后,一众勋贵也迎了上来,镇国公朗声大笑,看着林青越来越满意。
    “别开生面啊,如此说法,本都还是第一次听见,不过却很有道理。”
    “靖安侯不愧为当世名将,士气的用法可谓是别开生面。”卫国公秦觐文面露凝重。
    靖安军所做的一切,他手中都有详细的记载,他自认为已经钻研得十分透彻。
    只是没想到,还有削弱敌方士气这一层面,实在是让他大开眼界。
    “诸位都督过奖了,在下只是说出了心中所想。”
    林青显得十分谦虚,武院想要继续运行下去,少不得这些勋贵们的支持。
    他如今手握武院学子,就已经将这些人拉上了他的马车。
    ....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光汉皇帝奇怪地没有处理奏折,而是在屋内来回踱步,面露焦急。
    不多时,屋外传来了淡淡的脚步声。
    房门开大,黄俊的身影出现。
    皇帝眼中闪过了一抹喜色,急忙问道:“如何?可还顺利?”
    “顺利..十分顺利,那些学子们对靖安侯的本事十分佩服,没有不长眼的人闹事。”
    “那就好。”
    皇帝长出了一口气,他就是怕那些勋贵子弟眼中无人,破坏了武院的氛围。
    黄俊从怀中拿出了一本折子,递了过去:
    “陛下,这是今日武院所发生之事,靖安侯所说所讲都在其上。”
    皇帝挑了挑眉,快速回到了桌案旁,正襟危坐看了起来。
    黄俊则是微微一笑,走到一旁,熟练地沏泡茶叶,看着茶壶内的三片茶,他犹豫了片刻,还是多放进去一片。
    这样一来,茶水会浓郁一些。
    将沏好的茶放在桌案之上,黄俊看向陛下,发现他的眉头时而皱起,而是舒缓,眼中时而闪过惊喜,而是闪过凝重。
    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一刻钟,皇帝才终于将奏折合上,长出了一口气。
    “这个林青...一直都是如此,想着打出去。”
    “不过....为何每每看到这些话语,朕都有一些激动,想来是朕也希望大乾的将士打出去。”
    光汉皇帝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自从第一次面见林青,听到了将战场放在大乾境内的危害之后,他就命户部统计了一场大仗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还有后续可能造成的影响..
    数字触目惊心,后续恢复要比直接消耗要多上数倍。
    而且经过大战的城池,商业总会有一段时间发生疲软。
    一些商会持续观望,导致城内货物紧缺,百姓们不得不出高价来购买粮食,盐铁等。
    这会极大消耗百姓们的战争情绪。
    皇帝深知,这种无形的消耗才是最可怕的。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虽然藏富于民,但朝廷的钱粮不多,不能支撑大规模的出关迎敌,还请陛下三思。”黄俊在一旁躬身说道。
    此话已经与宦官干政没有区别了,但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
    他能信任的人不多,黄俊是个人才,也是个忠心的。
    “朕知道,你不同意五军都督府拿出来的方略。”
    “一战灭三国,确实有失体面。”
    “但总这么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皇帝的脸色阴郁,第一次见到那万里迂回的时候,他是惊艳的。
    而且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个计划可行,但后续的花费以及波折,一直让他处在犹豫之中。
    此计划无异于走在悬崖之上,稍有不慎就要粉身碎骨。
    “陛下,若是那二十万西军变为靖安军,奴才没有反对的理由。”
    “但西军向来以步卒着称,奔袭...风险太大了。”
    皇帝脸色一黯,知道黄俊说的都是真心话,而且也符合实际,但他就是想试一试...
    沉默许久,皇帝才长出了一口气:
    “朕...再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