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皇上口谕
作者:景行之   四爷侧福晋我绑定了种田强国系统最新章节     
    231.
    “谢汗阿玛!”胤禛先是道谢,而后才望向德妃,眼神隐隐闪着泪光,语气颇为隐忍的道:“生恩养恩孰重,亘古难解。
    额娘怀胎十月生下儿臣,儿臣不敢忘。
    孝懿皇后对儿臣养育之恩,儿臣也记在心中。
    人心长在肉上,额娘对儿臣如何,儿臣都记在心中,时时难忘,不敢有半分不敬。”
    “可儿臣却是只能敬而远之——”
    德妃听到这话,不知为何心中竟然隐隐作痛,呆望着胤禛默默流泪。
    她这个儿子就非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当着皇上面这样怪她吗?
    这话胤禵却是不爱听。
    额娘分明每次都让我让着四哥,不要同他发生争执。
    四哥分明就是不喜欢额娘,不喜欢我!
    众人被胤禛最后那话弄得迷糊了,敬而远之?
    尊敬却含着诸多顾虑。
    这样的词用在亲生母亲身上?
    跪在地上的胤禵看到胤禛这副模样,只觉得他虚伪自私。
    “四哥何必如此冠冕堂皇?”
    胤禛一顿,他不想再继续说了。
    要说什么?
    他已二十三,在这么多人面前跟一个十三岁的弟弟争辩额娘宠爱。
    就算说赢,他什么脸面都没有了。
    胤禛冷静下,收敛脸上神色,垂头道:“汗阿玛,今日是儿臣的错,儿臣身为人子不该在众人面前议论额娘,还请汗阿玛责罚!”
    气氛静默片刻,康熙看着这个儿子,又想到了孝懿皇后求他的事。
    表妹求他将禛儿记在她名下,他问她可愿为后。
    想到往事,康熙神色有些黯然。
    “罢了,不愿说就不说。朕知道你这些年受了不少委屈。”
    康熙瞧了眼德妃,美人落泪惹人心怜。
    可有些人总是比不过。
    “禛儿,你随朕来。”
    康熙带着胤禛离去后,众人看着被冷落在一旁的母子。
    胤礽阻拦住胤祥上前去扶起胤禵的动作,冷声道:“孤觉着十四怕是不需要十三去扶,十三你操什么心?”
    胤祥收回脚步,眼神唏嘘望了眼两人,拱手朝德妃道:“德妃娘娘,十三先行告退。”
    待人走得差不多,宜妃跟惠妃相携走到了德妃身旁。
    “明明都是你儿子,还偏要当着一个儿子面偏心另一个儿子。”
    宜妃轻捂朱唇巧笑,对惠妃说:“惠妃姐姐,德妃妹妹一向温柔体贴,哪里需要你来提醒她?”
    “宜妃说的是,我不过是看不下眼,说句闲话罢了。”
    德妃冷然道:“说完了吗?”
    宜妃撇嘴:“没呢。”
    扶着宫婢的手,缓步走进,艳丽容颜仿佛娇艳的花,红唇轻启:“德妃,我可是一直记得你做过的事。”
    “我就等着看你日后如何得意。”
    惠妃捂着帕子咳了几声,而后对着德妃提醒道:“我和荣妃也会等着。”
    “十四阿哥说四郡王冠冕堂皇,其实他不知道,他额娘才是最虚伪的那个人。”
    德妃死死握着墨画的手,眼神锐利直直对着几人奚落的神情。
    心中强忍难堪站着,她一一记住众人的表情,在心底告诉自己,她不会输!
    宜妃等人大摇大摆的离开,犹如嘚胜之军凯旋一般。
    “额娘,您没事吧?”
    等腿上的麻木刺痛感好转,胤禵飞快过去询问,一脸担忧望着德妃。
    德妃感动极得哭了,“额娘没事,你有没有跪痛?”
    “儿臣受到住。”想到在众人面前跌了一个大脸,胤禵眼神一狠,胤禵有些埋怨:“四哥也真是的,非的当着这么多人说起孝懿皇后,给了额娘这么大的难堪。”
    德妃脸上滑过一抹尴尬之色,掩下那股不安,“走吧,不说他了。”
    母子俩相伴出了宁寿宫,宫门外梁九功正等着。
    “奴才见过德妃娘娘,见过十四贝勒。”
    德妃、胤禵:“梁公公。”
    梁九功微微一笑,声音一高,宣道:“皇上口谕!”
    德妃与胤禵齐齐一愣神,片刻后行礼接口谕。
    “皇上口谕,命德妃娘娘替孝懿皇后抄写《地藏经》祈福,至于卷数一切按娘娘心意定数。”
    又转头看向胤禵,道:“皇上着令十四贝勒同弘皙阿哥一块,重新上何老的课,学不明白兄弟孝悌之义不准回去上课。”
    皇子皇孙除了启蒙时会在一同上学,其他时候会又康熙指派多位师傅单独教授,会一直读书学习到二十岁。
    期间,除非生病、重大节日外可休息,就算是外出随康熙出巡,也不会停止上课学习。
    (ps:有个人的猜测。但查的皇子确实是因材施教,多位大佬一同教学,要学到二十岁左右。)
    跟十岁的侄子一块读书,传出去都要闹笑话。
    康熙不亏是了解自己的儿子,知道胤禵好面又要强,这样的吩咐比打了他还要让他难受。
    宣读完康熙的口谕,梁九功一搭佛尘,和气的喊了两人,才慢悠悠的转身离去。
    母子两人均被这口谕震惊到僵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