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起步阶段
作者:凛然一身冷汗   海棠依旧明末归最新章节     
    雨后阳光透过残留的雨滴照耀大地,如同泪水中的微笑,紫衣男子带着一抹忧伤的柔美,让人不禁沉浸在无尽的感伤之中。
    他轻轻将手中邸报放入马袋。。。
    夕阳下传来一声沉喝!
    架!!!
    荆棘前行,走哪算哪!
    正如手中的邸报,风吹哪页看哪页、哪页不懂撕哪页。。。。。
    次日清晨,万物微睡、晨曦甘露,整个世界仿佛沐浴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光线透过露叶,洒在静谧的铁集山中。
    身着紫色短打的男子,迎面呼来的微风,在他身体的每一寸肌肉中涌动。
    从脚底传来的动力将每一个细胞唤醒,沿着山径小路,又是晨跑的一天。
    宛若一条回归自然的路径,沉静而安详。
    路旁成荫,花点其间。
    这一刻,紫衣被汗水浸没,坐在草地上的他,感到宁静而又舒适。
    这种心境源于内心的自然、像风像雨更像独行的老者。。。
    飞蛋探出小脑袋、舔食叶上露水。
    宁静、可爱、孤独。。。。。
    生活总是充满万变,过了继续,没过吃土。
    饭一口一口吃、字一笔一划写、路一步一步走、人生谁还不是修修补补。
    仅此而已!
    至于银两,他不需要操心,因为赵品光给他回复了。
    同样是每月十五,但他已经等不到下个月十五。
    如今,夏河百户名正言顺,明日起全体迁移至夏河塞。
    一切的物资人员,也一并交给由于迁。至于吃食,还是于大妈来打理!
    范石头是这里唯一的秀才,识字算写、胡画还说得过去,牛四与他同往李庄。
    他也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诗书五经的精通与他那色胆成正比。
    好色胆小是天赋、但他有着与大勇类似的二百五精神。
    知晓牛四在阳光下贩盐后的他,坐不住了。
    怎的四哥???
    “俺就是要跟着四哥干一番大事”!石头正经说。
    “先去劝劝你的两媳妇吧”。
    “她们懂什么?四哥,你就别劝我了”,范石头执意道。
    石头虽然年轻,可五田村能娶两个媳妇的,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一个是正儿八经的,一个是在青楼里拐来的,一个知书达理虎狼身姿,一个小家碧玉攀比如花,果真是艳福不浅。
    不知他吃不吃的消?
    看似熊猫眼比以前越发的严重了。。。。
    直叫同龄人羡慕不已。。。。。
    又见李家庄,城池堪比县城。
    城外田园劳作、城内护卫劲装萧萧。
    牛四感叹,赵品光借贩盐的买卖,家底之厚啊。
    会客厅内,赵品光发觉眼前的紫衣男子越发正气凛然。
    不知叫牛大人,还是牛百户?品光打趣。
    百户生分了些、小四近亲些,随您老?如何?牛四回道。
    大抵是合作?还是亲密合作?
    品光自己选择。
    哈哈。。。
    他发自内心大笑几声。。。
    年纪不大、是个妙人。
    品光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既然死地后生,那么,就不再为难他!
    老夫给的价格不合适?
    牛四掏出盐袋,雪白的细盐在斜阳下微微发着白光。这是利益,诱人的利益。
    粗盐经过多次过滤,直至粗盐在净水中不再溶解为止。
    并再次过滤,提纯精盐呈白色,晶莹剔透。
    咸度适中,仅次井盐!
    样亮食美,价高一筹!
    赵品光眼前一亮,入手搓了搓,\\\"有多少\\\"?
    \\\"要多少有多少\\\"牛四不假思索。
    赵品光难以置信,余光晃过,“4两如何”?
    “今晚500斤,可否”?牛四回道。
    “少了”。品光直言。
    不出七日再加500。每月多出部分,5两!
    一老一少相视一笑。痛快,老夫喜欢与聪明人做买卖!
    同喜!
    看着紫衣男子离去的背影,品光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就是做生意的,李逵那厮粗盐掺沙不说,手段着实恶心。
    粗盐不如细盐,论卖!一个价贱,一个价贵,高下立判!
    他!
    死的不冤!。。。。。。
    此子不可小视啊!如此细盐,不久流动全国市场,江南那几位爷有的愁喽!
    离开李家庄没多久,范石头疑惑啊!
    四哥!十斤粗盐提三斤精盐,岂不是血本无归?
    牛四心情大好,神秘兮兮地哈哈大笑:“与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的。”
    石头站在原地一头雾水。
    四哥。。。。。。我说那啥。。。。
    只见牛四仰鞭起飞。。。。。。。
    范石头哪里知道,高端产品的利润和影响力,远比低端产品的利润和影响力都要大得多!
    如果能走得更远,做得更大,打出品牌,在高端圈子里闯出名堂,就能带动附属产品的发展。
    并驾齐驱岂不是更美。
    ——————————————————
    数日之后,对迁移至夏河塞的所有人进行登记造册。
    于迁还是老样子,主抓海盐生产。保证每月至少500斤以上的产量。
    人手不够可以去周边材镇收,收价为每斤1两。比之前李逵高出太多,其他小贩乐此不疲,刀光剑影没有出现。
    平静和谈后周围大小盐枭皆大欢喜。
    当然,也有个别李逵旧部心怀芥蒂,卧薪尝胆!人家之前抽的是百八十的烟,现在强行让人家抽几十的烟,这口气憋得慌。他们却不知,李逵曾让牛四抽几毛的烟。。。。。。。
    坐惯头等舱的位子,如何肯做散座。
    蠢蠢欲动中杀气笼罩!
    而这边,大勇也没闲着,招募难民。
    人数不过百,轻壮为主。
    兴许是缘分吧,同样认死理。
    这令牛四深感无奈。
    牛二带着人在夏河塞大搞基建。
    有“马统”之称的任海玉在铁集山与夏河塞之间养马。顺便打听周边有无出海打鱼的村民,一并招募。
    常出海的渔民是熟悉近海海面的唯一途径,比起一群旱鸭子强很多。
    奏怀远则去流民当中招些懂火器,造船的工匠,有多少招多少!钱粮丰厚、吃食上等。
    还有铁集山下的铁矿,由李保全招人,虽现人手不够。
    该买铁还是要买,在这之前属于废弃,原因路难行。
    路不好、富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