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上坡要努力,下坡要开心
作者:不穿破袜子   港岛:九七前影帝,九七后大亨最新章节     
    “感谢主办方,感谢评审团。”
    陈盛一只手摩擦着金熊奖杯,一只手握住话筒,面对着一望无际的人头,开始落落大方的发表着自己的获奖感言。
    “什么拍戏过程有多辛苦的话,我就不说了,毕竟在数钱的时候我也没有喊辛苦。
    一路走过来有多不容易的话,我也不说了。因为从三年前接到人生的第一个角色,到三年后能站在这里,我自觉已经比大多数人要幸运得多了。”
    “哈哈哈。”
    如此坦诚的话,也引得台下众人一阵大笑。
    “坦白说,从看到《无人区》出现在入围名单后,我心里还真有想过,万一我真的能拿下金熊奖呢。
    虽说和这么多优秀的导演同台竞技,会显得我这个后辈,胆敢心存这种想法,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可现在看来,虽然我本人也没有想到,但是我真的拿到这尊金熊了!
    我们华夏有句话,叫做三十而立。意思是说人到了三十岁左右,做事情应该合乎理法,同时也能立足于社会,有属于自己的事业。
    按时间来算,现在应该是我们那边大年初七的凌晨,意味着我也已经二十九岁。
    现在手中握着这尊金熊奖,我想我也算是提前完成三十岁的任务了。
    最后,仅以我个人为例,向那些深陷迷茫,觉得自己看不清未来的年轻人说一句。
    不要着急,你们只管努力,在未来的某一年,你们也可以和自己的幸运不期而遇。
    上坡要努力,下坡要开心,谢谢大家!”
    啪啪啪!!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虽然先前陈盛宣传的手段,确实无赖了一点。
    但他在台上的这番话,还是让其他人由衷的为他送上了掌声。
    只有威尔斯等几位电影公司的代表,脸上的表情有些怪异。
    因为他们发现,每当陈盛和他们有眼神接触的时候,握着金熊奖的右手总会竖起两根手指。
    一次两次还好,可接连好几次都这样,那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他该不会是在暗示什么吧?
    而台上陈盛发表完获奖感言,外带着做了一点小动作后,就和成陇从一旁下了领奖台。
    最后在尼基塔的宣布下,颁奖典礼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此时观礼的记者们,已经抢先离开会场,要把结果传回公司。
    其中最激动的自然就属港岛媒体了。
    先前柏林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的时候,港岛其实没人相信,这次陈盛还能够有所收获。
    去年走运,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也就算了。
    今年还想要拿柏林银熊奖,真以为什么好事都被你姓陈的给占了啊?
    就那奥斯卡小金人,都不知道是人家邵六爷,在背后使了多大的劲才帮你拿下的。
    现在你踢开人家自己单干,没了六爷在外围使劲,你拿头去和李胺他们争啊。
    可毕竟有港岛电影入围,加上柏林电影节也是行业内的一大盛事,他们也照例派出自家记者前往柏林。
    然后他们就听到了陈盛在当地搞出的骚操作,以及《无人区》节节攀升的热议。
    这下子他们才反应过来,陈盛这一趟柏林之行是真的势在必得。
    所以在柏林电影节举办颁奖典礼时,港岛这边除了tbb大楼外,像《星岛日报》、《明报》的报纸媒体的办公室也亮着灯。
    各编辑团队严阵以待,争取能在收到消息后,发出第一份报纸。
    “怎么样,陈盛有拿奖吗?”
    柏林与港岛的时差是七个小时,所以现在的港岛还是凌晨,编辑们也已经困得打起了瞌睡。
    结果一阵电话铃声,瞬间驱散了他们的困意,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主编按下通话键。
    “拿奖了!”电话那头的声音极其激动。
    “拿什么奖了,是柏林影帝,还是最佳导演银熊奖?”办公室里的人也跟着激动起来。
    “都不是!”
    “不会是银熊奖-评审团特别奖吧?”
    “哇!”办公室已经开始出现骚乱,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脸上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你们先别吵,听他说完!”主编大吼一声,打断其他人的谈话。
    “也不是!”
    这下子办公室的人都像被浇了一盆冷水,连主编都从亢奋的状态变得兴致缺缺。
    “哎,估计是阿尔弗莱德奖啥的了。”
    “我就说嘛,陈盛才多大,怎么可能抢得过李胺他们。”
    “阿尔弗莱德奖也不错了,人家过完年也才29岁,就已经入围柏林电影节。现在还有奖拿,你看看咱们二十九岁的时候在干嘛?”
    “是金熊奖,陈盛拿了金熊奖-最佳影片!”
    “好了,你把拍的相片传......”
    主编话说到一半,突然间就呆在了原地,连其他人也像被点穴了一样一动不动,只是瞪大眼睛看着电话,仿佛要透过电话看到柏林此时的情况。
    这一刻,整个办公室安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到。
    “你再说一遍!”
    “陈盛的《无人区》拿了金熊奖,是李胺这一次毛都没有捞到一根。”
    随着电话那头再次回答主编的问题,传真机也开始工作起来。
    80年代中期,彩色传真机就已经逐渐发展到了可以实用化的程度。
    所以在“吱吱吱”的打印声下,编辑团队也终于看到,陈盛在领奖台上,从成陇手中接过奖杯的画面。
    照片中,那尊奖杯闪烁着金灿灿的颜色。
    所有人都没想到,港岛第一个攻克柏林金熊奖的,不是王佳卫,也不是许鞍桦,而是年仅29岁的陈盛!
    “你踏马的说话不能一次性说完吗,大喘气干嘛!”主编朝着电话发出一声怒吼。
    “是你一上来就问,陈盛是拿了柏林影帝还是最佳导演银熊奖,我才回答你的问题的......”
    电话那头的记者,声音听起来还有点小委屈。
    主编也不再理会电话,在传真机持续的工作声中,开始朝其他人发泄内心的激情。
    “今晚所有人都别睡觉了,把明早的报纸重新排版,将头版位置留给《无人区》。
    快点搞定,然后让印刷那边开工,我要在港岛市民起床前把报纸撒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