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今日迁都
作者:白林瓒   三国:朕三世为人,两世汉献帝最新章节     
    二月十七,今日迁都。
    这一天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天公作美,春和景明,是农人一年中开始春播忙碌的日子。可惜,诺大的雒阳平原上,只见无垠的阡陌良田上春色遍地,一片生机盎然,却独独见不到农人劳作的景象。野狗,乌鸦成了这片大地的主宰,大快朵颐地吞食着散发恶臭的腐尸,个个吃得香甜且长得膘肥体壮。
    董卓今个心情格外清爽,通过十四天两个周期的高强度仰卧起坐,腰瘦了一圈,腹部依稀可见田字,这就是年轻的感觉,真好。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试试效果,在这个大好的日子里面耕耕地,播播种。
    只是今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叫来亲兵,请一干人过来。
    樊猛、李蒙、张璋、董璜、吕布、还有屯于城外显阳苑的杨定、屁股被打烂的董旻是第一批召见的。
    令董卓没有想到的是贾诩昨晚出城,回小平津了,他为此有些懊恼为何不透露给贾诩今日迁都的事情,他在的话今日会处理得更轻松一些。
    董卓身披铠甲,一扫几日前卧床的病态,威风凛凛神清气爽,引得屋内众人心神震颤,吕布见状忙奉上彩虹屁:“义父,您今日看起来比儿还要健硕。”
    董卓哈哈大笑,指着吕布胯下道:“奉先,为父今晚就要试试效果。”随即又是一阵爽朗地大笑。
    环视众人個个惊诧眼神,竟产生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感觉,果然权力是男人最好的春药。
    笑容收敛,脸色变得庄重,命道:“今日迁都,天业可移!
    李蒙、张璋听令,你们率领北军五营挨家挨户驱散百姓从上西门出至显阳苑大营。
    吕布、杨定听令,你们率领并州军、西凉军、西园军负责接收出城百姓,驱赶他们去长安。
    樊猛听令,你率领相国府一队甲士,去将太傅袁府,皇甫府押解他们入宫。
    董璜听令,与某家一起入宫,请天子西迁,然后押解天子、袁家、皇甫家去长安。
    ”
    诸人皆挺直身子,低头抱拳应道:“遵令。”
    董旻看其他人都斗志昂扬,鱼贯离开相国书房,就有些着急:“大哥,我干什么?”
    董卓今日心情好,打算给董旻一个将功赎罪的任务,难度不大,正好适合他。
    “老三,你待会率领相国府的官兵,配合王允,统领百官及各府衙物资的搬离。
    等到了长安,你也别统领长安城的卫戍部队了,老老实实守好郿坞,照顾好咱妈就行。”
    董旻眼睛微微泛红:“二哥,不生我气了?”
    “唉,气啊,那又如何,谁让你是我亲弟呢,咱俩一块长大,你有几斤几两我清楚得很,你没那能力,把你放在那个位置,是我的问题。”董卓也不知道今天为何说了这么深情的话。
    “哥……”董旻一个大老爷们,被董卓这番暖心窝的话搞得掉眼泪了,忙用袖子遮面擦拭。
    董卓拍了拍弟弟肩膀:“去吧!”
    董旻有些难为情,拱手应诺后就一瘸一拐地出去。
    接着是何颙、王允、伍琼三人入内。
    董卓命王允统领百官西迁,由董旻率兵配合,命伍琼统筹各城门侯紧守城门,待五营士兵驱赶百姓至上西门,你们开门放行。命何颙留守,维持相国府正常运作。
    三人竟露出恍然大悟的眼神,内心起了一个念头:“原来如此。”这下他们才明白天子为何把所有计划都以这一天作为关键节点。随即想到今天的任务,难免心潮澎湃起来。
    这几人的神态落在董卓眼里,则是另外一番解读。
    看来这三人也在猜测哪天迁都,如今才有这种知晓谜底的嘴脸。
    然后又商议了些细节,安排妥当后董璜点齐人马,护送董卓出府入宫。
    许久没有出府的董卓,坐上马车,透过窗子往外看去,差点没有认出来这就是雒阳。
    满眼望去,昔日那些高门大户紧闭的正门,如今个个大敞大开,依稀可见庭院内横七竖八的尸体,血迹早已变得乌黑,乌鸦“啊啊啊”地欢快叫着。
    五营士正在挨家挨户粗暴地踹开大门,从里面逼出一个个哆哆嗦嗦,唯唯诺诺的百姓,如同绵羊那般,被人驱赶着向西城而去。
    痛哭,哀嚎声夹杂着士卒的叫骂,呼喝之声。
    这场面竟然让董卓看出来一种施暴而产生的美感,不由得联想到那方面的事情,那种美妙的体验,不正是这种将美好的事物破坏,将对方征服得爽感吗?
    董卓陶醉着,嘴角挂起残忍的笑容,许多早已忘了的过往,不受控制地一幕幕闪现。
    父亲董君雅在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时,自己和三弟先后出生,父亲太喜欢关东之地了,富饶且生命无忧,为此给自己和三弟的字起为“仲颖”、“叔颖”。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父亲的离职而被迫返回家乡。
    在关东的日子有多幸福和美好,后来日子就有多痛苦和凄惨。
    若没有见识过天堂,便无法得知身在地狱。
    安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吃不完的风沙,干不完的农活,日复一日为了搏命而与他人厮杀,父亲、大哥、自己的儿子相继死于非命。
    董卓也是刀从来不离身,甚至睡觉从来不敢睡实,生怕羌人、胡人、汉人的劫匪趁夜摸进来,抹了脖子。
    凭什么?!
    雒阳城混乱吗?像猪狗那般被杀恐惧吗?失去亲人悲伤吗?感受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吗?
    这他直娘的就是西凉人的日常,也该让你们这些承平日久的人,感受一下什么是地狱!
    “哈哈哈”董卓控制不住地放声大笑,伴着四周的哭嚎之声,更是有些肆意和享受。
    就在这时,董璜骑马狂奔而来,来到董卓马车窗前,禀报道:“启禀相国,皇甫坚寿及家中女眷早已出城。”
    董卓刚刚的好心情一下就被破坏了,眼睛睁得老大,怒道:“怎么回事?”
    “卑职问了他家仆人,说是二月初四晚上就离开了皇甫府,不知下落。”
    董卓立即想到了什么:“次日,杨彪棺椁出的城,不对啊,你哥查过,没有外人的……”
    他的话戛然而止,通过结果往回倒推,就能相对容易地想明白各种关键。
    棺椁就是其中的关键。
    董卓的胸膛开始起伏,怒火开始燃烧,但还是用理智控制住了情绪,叫来亲兵,命贾诩速速回京,他想听听贾诩的意见。
    他不知道的是,这是他此生下达的最后一条命令。
    “袁隗家呢?”
    “被押往皇宫了。”
    董卓稍稍松了口气,事态的发展终归在自己的可控范围之内。如果袁隗这个老鬼逃出去,关东联军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会再上一个台阶。
    “好,把那个袁隗老鬼请到某家的马车上一叙。”
    “诺!”樊猛拨马就往回骑。
    董卓此刻一点惬意的好心情都没有了,看来贾诩的推论是对的,杨彪之死的目的就是去找皇甫嵩。不过想到有王方三百人看着,杨彪无论如何都翻不了身,就算是没死,也会被活活埋入土,王方才会完成任务返京。
    况且董越还率领五百董氏子弟兵去了,是直接奔着开棺验尸去的。
    凭借他对于董越的了解,他算是西凉军团中的佼佼者,办事又稳又狠,如果说王方会出纰漏,董越绝对不会。五百子弟兵,把弘农杨氏屠灭都不是什么难事。
    兴许现在已经抓住了杨彪及皇甫坚寿,正赶往扶风郡接收皇甫嵩的军队呢。
    不过在没有看到王方和皇甫嵩之前,董卓仍然不会过于想当然,他决定等贾诩来后,再好好商议下。
    很快马蹄声响起靠近,听到了樊猛的声音:“相国,太傅到了。”
    “好,请太傅一叙。”
    车夫停好车,袁隗拄着拐杖,慢吞吞地上了车。
    “太傅,可曾想过会有今日?”
    “那又如何,不忠之人必被反噬。”
    “那袁太傅就是不忠于汉室而被某家反噬了。”
    “呵,相国几日不见,也变得伶牙俐齿了。”
    “不知道袁家家传的《孟氏易学》有没有算到有这么一天?”
    “老夫算伱活不过三年!”
    “啊哈哈哈……”董卓大笑指着袁隗道,“某家算你活不过下个月,看看谁算得准!”
    “哼”袁隗并没有惧色,只是从鼻孔中冷哼一声。
    “因为你的两个侄子作乱,我会先屯兵在雒阳的毕圭苑,等你到了长安,咱们可能没有机会再见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看来,这是要杀了我袁家满门啊?”
    “要怪就怪袁绍和袁术吧,是他俩把你推到绝地的。”
    袁隗沉吟片刻,才似笑非笑地说道:“天意难测,且行且珍惜吧。”
    董卓看着袁隗如此淡定,感到有些无趣,没有从他脸上看到慌乱,愤怒或者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求饶。挥了挥手,让樊猛把人带走了。
    出府前还是兴高采烈呢,结果怎么出来一会儿工夫,全是扫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