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故事讲完,图穷匕见
作者:白林瓒   三国:朕三世为人,两世汉献帝最新章节     
    二月初十,距离迁都还有七天。
    在历史上董卓之所以会失败,刨除外因不谈,其最大的内因,无外乎手底下人的能力过于单一,大部分都是丘八,大字不识几个,稍微有点能力的早已提拔上来。
    樊稠在西凉集团,算是能文能武的人才,如今他就这么死了。
    贾诩得知樊稠遇刺身亡后,直觉告诉他,那个看不见的敌人终于出手了,足足调查了一天。亲自走访了在场的西凉兵,事实明明白白的,就是被那个护卫偷袭而死。谨慎的贾诩还特意的查验了伤口,胸口被捅得血肉模糊,从创口来看,那个护卫应该处于癫狂状态,从正面连捅十数刀,如此这般宣泄,应该是李家老太爷的贴身亲卫。
    至于那个护卫的尸身,被当时惊怒的西凉兵砍得四分五裂,血肉模糊,李家人也无论男女老弱都被屠戮一空,已经无人也无法辨别死者的身份。
    贾诩只是觉得太巧了,隐隐地感到蹊跷,但是事实摆在那里,要怪就只能怪樊稠太背风。
    董卓虽然暴怒,却没有半点伤心,只是有些烦,因为没有合适的人能接替樊稠的位置。
    他在心里盘算一下可用之人,董旻是他亲弟,能力有限,要靠李蒙帮衬着才能掌管住北军五营,用来弹压雒阳城几十万的百姓,动不得。
    董璜是他侄子,掌管皇宫禁卫更是动不得,董越被派出去抢皇甫嵩兵权去了,牛辅率领李傕、郭氾、张济正在跟白波军作战,胡珍在虎牢关对峙酸枣的联军,贾诩在小平津对抗河内的联军,杨定在城外掌管并州军和西园军,好不容易才稳住局面,也是动不得。
    “一個萝卜一个坑,捉襟见肘啊!”
    尽管如此,樊稠手中的权力,也不能放给西凉亲信以外的人。想来想去,也就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让樊稠之弟樊猛来担任。
    樊猛还没有从失去亲大哥的伤痛中走出来,就被任命为相国掾属,人就有些懵,加上他哥哥死得突然,没有任何交接,顿时忙得手忙脚乱。
    他哥哥除了执行相国安排的一些临时性事务外,主要职责有三块,一是统筹相国府内西凉兵,这个倒还好说,他原本就是帮着他哥掌管这一块。
    二是控制雒阳城大大小小的眼线,这个是他哥亲力亲为的,那么多条线全乱了,需要重新梳理清楚。
    三是替董卓与将领间传递军令和军报,千头万绪,无从抓起,那么多简牍和军报,脑袋已经大了三圈。
    此刻他是无比地思念他的好大哥,甚至都有些心疼他大哥了。
    好在,好人还是有的,何颙在百忙之余,总会耐心地提点樊猛,用了两天的时间帮他一点点梳理工作,让他颇为感动。
    这种精准打击董卓命门的手法,令得王允、何颙惊奇地发现,他们正在逐渐掌控董卓的眼睛、耳朵和发号施令的嘴巴,就像董卓掌控尚书台来掌控皇帝眼睛、耳朵和发号施令的嘴巴一样一样的。
    第一个多米诺骨牌的倒下,无声无息地没有惊起一丝波澜,董卓、贾诩都没有意识到危机所在,更不会意识到这张骨牌的推动下,下一张骨牌也快倒下了。
    董卓仍旧继续坚持做着仰卧起坐,每次快力竭的时候,想想他那白白胖胖的大儿子,咬牙就又做一个。
    而贾诩进宫去听天子说书去了,据说今天是大结局。
    …………
    王允司徒府上。
    被揪出来五个相国府安插进来的眼线,这些人被抓的时候都是难以置信,最后在何颙出示了他们在相国府的留档后,更加惊吓得不能自已。
    有厨子,有园丁,有婢女,有小厮。
    供认不讳后通通杀掉,扔进后花园给埋了。
    何颙纵情大笑,只是这笑声中带着一丝自嘲。
    “之前我们的方向都错了。”
    王允一扫这些天的阴霾,眼底竟泛起泪花,不由得感慨道:“陛下真乃天纵之才啊!”
    何颙一吐心中郁结:“王公,你说天子如何知道的?他背后有高人?”
    王允摇了摇头道:“真的不太合理,这眼光无论如何不该天子这般年岁该有的,老夫甚至觉得这已是鬼神之力,绝非吾等凡人可以窥伺的。
    咱们就别胡乱揣测,该进行下一步了,有把握吗?”
    何颙笑容收敛正色地道:“那个樊猛着实不够聪明,字也认不全,调包军令能办到,只是董贼用印那关有点难办。”
    王允皱眉道:“那某家找人刻个假印,到时你想办法调包就行。”
    此时的军令是将简牍卷好后,在接口处封印火漆,再加盖相国印来做防伪和保密的,之后通过西凉传令兵将军令传达到各处。所以欲传递假的军令,就有两个关键环节需要打通,一个是董卓佩戴的相国印,一个是西凉传令兵,二者缺一不可。
    此时已不再担心行动泄密,王允就可以直接从匠作监调人来刻制相国印,而且匠作监有相国印的底鉴,重刻一枚并不是什么难事。
    而调包这件事就需要何颙趁樊猛不备来完成了。
    一切都因为樊稠之死,变得容易很多,他俩怎么都想不到,破局的关键竟然是这个小人物。
    不过,王允仍有些担心,担心董越带走的那份以朝廷名义诏皇甫嵩回京的诏书。他隐约猜到杨彪是假死,是天子之前那封密信要传递的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们一行人的目的就是要阻止皇甫嵩交出兵权。
    一想到这儿,王允更加感叹天子落子看似羚羊挂角,却每一步都没有闲棋,更没有废棋,自己、周毖、伍琼、何颙、杨彪每一个棋子都被安排得又准又狠。
    只是不知道这盘大棋收官的时候,董卓又该如何干掉,皇宫内近千人的西凉禁军又如何干掉,如果无法解决这两个大难题,满盘皆输。
    …………
    玉堂殿前,千余名西凉禁军都在听小皇帝在这里说书。
    无他,刘协讲得实在是精彩,且今天是大结局,那些哪吒迷们,都不去站岗巡逻了,找各种理由全都溜了出来。董璜为人也是四海,觉得半个时辰没什么大事,就默许了这些人的行径。
    “哪吒揪着敖丙的脖领吼道:‘去你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
    刘协说得慷慨激昂,再配合上动作神态,惹得全场千人情绪高涨,许多人忍不住高呼:“说的好!”
    “天空乌云密布,只见乌云中心雷电在酝酿,天地之威面前,无论是地上的凡人还是空中的哪吒与敖丙,脆弱和渺小得就像蝼蚁。
    猛地,一道玉堂殿这么粗的雷电射向哪吒,将哪吒小小的身躯吞没。”
    ……
    “最终宝莲花盛开,哪吒和敖丙的魂魄躲在其中。
    太乙真人有感而发,哀叹一声:‘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
    哪吒之魔童降世,终!
    谢谢各位来自西凉的将士们捧场。”
    说着刘协冲四方拱手表示感谢,而在座的所有人都听懵了,被刚才刘协描述的天地之威惊呆了,一个个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沉浸了好一会儿,才在人群中爆发一句:“好!”
    接着就像涟漪一般,此起彼伏的叫好声,震动整个皇宫,与宫门外的惨叫声泾渭分明。
    有人壮着胆子问道:“哪吒到底死没死?”
    有一个人开头就有更多人开口问道:“真的有哪吒这位神仙吗?”
    刘协明亮的大眼睛环视了一圈,用双手往下按了按,原本喧闹的西凉大头兵很快就安静了下来,都眼神灼灼地看着天子。
    “诸位,朕知道你们来自西凉,大汉许多人对你们颇有成见,朕讲的这个故事,就是想借哪吒的话告诉你们,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声音稚嫩,却慷锵有力,在南宫这空旷地形的加持下,竟然形成了回声,声音持续了好一会儿才结束,这音效让刘协都有些震惊。
    在场的西凉兵莫不是心潮澎湃,一个个都感觉晕乎乎的,血一个劲往上冲。
    场中的贾诩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下揣测天子此番话的意图所在。
    刘协继续说道:“这个故事源于朕几日前的一个梦,既真实又清晰,不然朕小小年纪也编不出来这么精彩的故事。朕不清楚为何会做这个奇奇怪怪的梦,且这个故事没有结尾,后面的故事无人知晓。朕猜测,哪吒和敖丙肉身寂灭却魂魄俱在,也许哪一天会转世到人间,也未可知。”
    故事讲完,图穷匕见,只是明晃晃的匕首,无人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