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父亲,咱们出城喽,咱们回家喽
作者:白林瓒   三国:朕三世为人,两世汉献帝最新章节     
    二月初五,距离迁都还有十二天。
    辰时,杨府大门缓缓打开,一辆灵车和十几匹马,还有十几辆马车停放在府门口。一个巨大的棺椁从府内被八个大汉给抬出来放在早已准备好的灵车上。
    身穿缟素的杨府家人,一阵哭啼哀嚎,长子杨修举着招魂幡大吼一声:“父亲,咱们回家了。”
    男子没有上马,女眷也没有乘坐马车,好大一群妇孺相互搀扶哭哭啼啼,就这么一步一步向城门走去。
    动静并不小,这些日子战战兢兢的雒阳百姓纷纷出来,看见这送葬的一行人,一些知道这是弘农杨氏老爷要回乡入土为安的时候,黑压压的人群中还是有不少人呼啦矮了下去,为杨彪送行,高呼:“杨公走好!”
    杨家人闻言,哭得更是厉害,杨修扶着老父亲的棺椁哀号道:“父亲大人,您听到了吗,百姓记得您的好啊,百姓记得您的好啊!”
    就像棺椁内的逝者真能听到似得,看着杨修那凄怆的样子,无不动容,百姓们哭成了一片。
    杨家四世三公累积下来“清廉刚直”的声望不仅仅局限在士人阶层,受益最大的百姓们更是爱戴,这种高官在如今的大汉朝堂可是凤毛麟角,死一个少一个了。
    百姓中眼中满是悲伤,不过也还夹杂些许羡慕。
    悲伤于苍天无眼,好官总是早死。羡慕于他们可以出城,离开这个人间地狱,也算是一人死,一家活了。
    一路走到城门下,百姓就跟着送行了一路。
    早有北军士兵受命守在这里,一看有这么多人,就有一队甲兵将杨家与百姓隔离开,以免有人趁乱跑出城去,百姓们纷纷下跪高呼:“杨公走好!”
    在城门口候着的是樊稠,相国府掾属,是董卓的亲信。
    他走到灵车前,鄙夷地看了看不远处的百姓,这才向杨修拱手行礼道:“本人樊稠,乃是相国府掾属,奉命送杨司徒出城。”
    杨修用袖子擦拭一下脸上的泪水,红肿的眼睛勉强挤出一個恭敬的笑容道:“请樊掾属,代小子谢过相国。”
    樊稠呵呵干笑几声道:“那本官就先履行职责,你不会介意吧。”
    杨修有些懵道:“您这是要……”
    樊稠拍了拍手道:“贾三!”
    话音刚落,就从他身后军中钻出一人,跪坐樊稠面前:“小人在。”
    杨修一眼就认出来此人,他是杨府的小厮,人很勤快颇受家父赏识。
    怒视道:“你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贾三并无半点羞愧之色很坦然地向杨修拱手道:“小人还有老母妻小要保全,对不住了少爷。”
    樊稠踹了贾三屁股一脚喝道:“别磨蹭,看看有没有外人。”
    “诺!”贾三连忙冲樊稠点头哈腰,转过身来就把腰板挺直,把每一个男丁都看了一遍。当然这个过程,杨府男丁都大骂贾三这个狗东西。
    “贾三,你真不是个东西!”
    “你老娘病了,还是老爷给你找的大夫。”
    贾三没有半点羞愧之色,用手扒拉着杨府上上下下几十个家丁。
    又走到女眷人群,就被一群男丁给挡住。
    “咋的,连女眷你也想看?”
    贾三透过男丁的空隙,大体扫了一眼,大部分人都认识。
    与此同时,有一队士兵来到马车前,驱赶左近的女眷,纷纷蹿上去,打开所有箱子胡乱翻找一番后才跳下马车前来禀报:“禀樊掾属,无人藏匿于马车内。”
    贾三也回来禀道:“回禀樊掾属,男子都是杨府中人并无外人。至于女眷,小的是外男,只认得杨家主母和外宅走动的婆子,其她的小人都不认识。”
    樊稠看了一眼人数不少的女眷,讥讽道:“杨公也不是清心寡欲的人啊,这么老些妾室,佩服!”
    杨修咬着后槽牙道:“相国这是何意?”
    樊稠似笑非笑的再次拱手道:“例行检查而已,那本官就不耽误杨司徒吉时,杨公走好。”
    然后挥了挥手,甲兵推开城门放下吊桥。
    杨修气的目眦欲裂却无可奈何,最终还是拍着父亲棺椁悲戚道:“父亲,咱们出城喽,咱们回家喽。”
    说着举着招魂幡率领队伍前行,车队缓缓动了起来,一行人在甲兵注视下穿过城门。
    过了吊桥,杨修暗暗地呼出一口气,总算出来了。
    没走多远,就听见身后传来马蹄声,回头望去见从城内又出了一队披甲执锐的骑兵,足足有三百人之多,为首一将拍马而至,在马上居高临下抱拳道:“我乃骑都尉王方,途中有白波军劫掠,末将奉相国之命护送杨公回弘农。”
    杨修勉强挤出一抹感激之色,内心险些破防。。
    “相国真是体恤入微,那就有劳将军了。”拱手抱拳表示感谢,然后自己和杨府家丁上了马,妇孺们也上了马车,一行人浩浩荡荡,向西而去。
    一路无言,王方刻意保持与杨修的距离,行至傍晚王方还要继续赶路,杨修则是坚持休整,言道:“家中老母和妇孺哪里受得了如此奔波。”
    王方倒也无所谓,便命骑兵在杨家外围安营搭寨,形成一个包围圈。
    杨府男丁开始搭帐篷点火造饭。
    唯一蹊跷的地方就是给棺椁也搭了个很大的帐篷,王方不解问之,杨修言之凿凿道:“此乃灵堂,路上搭不了那就算了,晚上岂能不搭,那是大不孝。”
    王方嗤笑道:“就你们这些大人物破讲究多。”也就不再理会杨修的举动,回自己大帐去了,听他对一队骑兵命道:“去周边抢几个娘们回来,兄弟们乐呵乐呵。”
    正在搭帐篷的骑兵欢呼起来,就听战马嘶鸣,一群人大呼小叫着向远处而去。
    搭好灵堂大帐后,杨修命家中死士在门口把风。
    赶紧推开棺椁,所谓棺椁,里面为棺,外面为椁。
    随着椁盖子打开,就能发现里面并没有棺。
    坐着俩人,一个自然是杨彪,另一个是皇甫坚寿。
    之所以只用椁,里面不放棺,是为了腾出更大的空间,足够容纳两个人,二人甚至都可以坐着。
    棺椁下面还开了两个孔洞用于透气,除了闷得慌颠簸些,倒也没什么大碍。
    皇甫坚寿先扶着杨彪起身,杨彪在杨修的帮助下爬了出来,皇甫坚寿双手一撑就窜了出来。
    二人忙着方便,忙着吃喝起来,杨修忙着递水递食物。
    杨彪吃的差不多后就压低声音问道:“贾三是董卓安插的内奸?”
    “是的,幸亏我们做了准备,不然真混不出去。”
    杨彪为自己的小心谨慎感到一丝庆幸。
    董卓这个家伙,看起来鲁莽,其实心思很多的,不然也不会从西凉那个遍地豺狼虎豹的地方一路拼杀到这个位置上来。
    所以他就把皇甫嵩家唯一的男丁放在自己棺椁中,至于女眷无论是杨府,还是皇甫府,都居于内院,被人忽视的存在,就直接混在自家的女眷中了,人数多了两倍多,除了显得自家妻妾成群,有损清誉外其他倒没什么。
    只是没想到,或者即便想到也无解的就是,董卓还是留了一手,直接让一对骑兵押送他们回去。这就有些麻烦了,他们是断断不可能从这三百人的骑兵手中溜走的。
    “父亲,这王方该如何对付?”
    “你还记得陛下的密信么,段煨可能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杨修人很聪明,一经父亲的提醒,立马就意识到了。
    “段煨屯于华阴,正好是我们必经之路,策反段煨,杀了王方?”
    杨彪继续说道:“一路之上,为父听到外面动静,我就在思考破解之法。
    既然天子密信中言段煨是可以争取的力量,那就一定有机会争取过来,但是机会只有一次。
    先把王方和他的骑兵拉进段煨兵营中,再逼段煨站队。”
    说到这儿,杨彪不再说话而是眼含考较意味地看着杨修。
    杨修眼珠子转了几圈伸出右手道:“那儿子求您那把贴身匕首一用。”
    杨彪欣赏地点了点头,抚摸杨修的脑袋笑道:“你将来之成就,定在我之上。”随即将袖中匕首递给杨修。
    匕首精致小巧,上面还镶嵌了一颗宝石,一看就是好东西。
    在一旁忙着吃饼的皇甫坚寿一脸茫然,吞咽口中食物问道:“杨叔你们打的什么哑谜,小侄没懂啊。”
    父子二人冲皇甫坚寿一笑,异口同声道:“效法班固。”
    皇甫坚寿搔了搔脑袋,无奈地低下头继续吃饭,自诩不笨,但是在这对父子跟前,怎么就跟个大傻子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