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生死两皇后张氏之子(15)
作者:顾锦年   快穿:我来给我妈撑腰了最新章节     
    这也导致了朝堂上文人的地位高,甚至高到了可以指着官家鼻子大骂的程度。
    他不想做一个像他父亲那样会被大臣拿捏的帝王,所以除了重学文以外,他还得学武。
    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也可以做个不让人保护的帝王。
    在晚上赵祯和欧阳修两人商量好了教育计划,回到宁华殿以后,就把安排告诉了赵璟。
    富弼身为宰相,平时在朝堂上的事情还挺多。
    所以就商量好了,在太子初学期间,都由欧阳修来教导。
    等日后所学内容增加了,富弼再来给太子上课。
    听完了这个安排,赵璟倒是没意见。
    等爹爹话说完了以后,他就说出了自己要学武的事情。
    听见儿子要学武,赵祯的脸色有些一言难尽。
    他的眼神上下打量了儿子的小身板,最后艰难的问出一句话:“你说认真的吗?”
    赵璟重重的点头:“自然是认真的!”
    赵祯欲言又止:“可是……”
    自本朝开国以来,除了太祖以外,其他皇帝都是没有自小学武的。
    大约是被学文的风气影响了,所以几个皇帝都没有学武的倾向。
    赵祯也没有这样的想法。
    往常外出,身边多的是武功高强的护卫,所以他根本没把重点放在学武身上。
    此时听着儿子谈起这话,他心里很是诧异。
    但诧异过后,又觉得儿子这话没什么。
    看着爹爹欲言又止的表情,赵璟伸手摇了摇他的衣袖:“可是什么呀?爹爹?”
    “儿子想学文也想学武,日后做个文武双全的人,不好吗?”
    赵祯孩子少,每一个都是心头宝。
    他根本受不了儿子这样的撒娇,赵璟才一拉他的衣袖,他立马就妥协了。
    “好,好!”
    “那日后平安就做个文武双全的人吧!”
    见爹爹这么快就同意妥协了,赵璟乐滋滋的蹬鼻子上脸。
    “那爹爹可得为我找一个武功高强的将军做师傅才行。”
    赵祯无条件点头,给儿子找的师傅,自然得是最好的:“好……”
    看着父子俩这和乐融融的场面,张氏在旁边默默无声的笑着。
    此刻心中的幸福是达到了顶峰。
    只是笑着笑着,眼眶却有些湿润。
    若是之前的三个女儿还活着,那该多好啊。
    —
    答应了儿子以后,隔天赵祯就召回了已经离京的狄青。
    说起骁勇善战,武功高强,恐怕无人能及狄青了吧。
    他上过战场,经验丰富,身手也是极为不错,让他来教导儿子,最合适不过了。
    只是因为此前的一件事儿,他被迫贬了狄青的官职,这件事他一直记在心里,总觉得有些对不住狄青。
    索性就趁此机会,重新把对方召回来,也不算浪费人才。
    而收到赵祯的信件,狄青那心里也是尤为震惊。
    因为此前避水,将家搬到大相国寺的事情,受到了许多议论,所以无奈被贬离京,他本以为官家对他已经失去了信任。
    没想到如今却还能记得他,还要把他召回京安排任务。
    顿时之间,他就感动的老泪纵横,立马收拾行李,入京见了赵祯。
    见面寒暄过后,赵祯也向他说明了意图。
    “如今朕的膝下只有太子一个儿子,对于他的教育,朕是尤为重视的。”
    “平安他说想学武,朕第一个就想到了爱卿,希望爱卿能不计前嫌,收小儿为徒,传授他武艺。”
    赵祯这话一出,顿时狄青又有了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眉头都不带犹豫的,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
    “官家不必如此恳请,只要官家还记得老臣,认可老臣,那传授太子武艺的事情,老臣一定尽心尽力。”
    这是答应了的意思。
    顿时赵祯脸上就露出了笑:“朝中众多武将,朕还是最信任爱卿。”
    “往后平安可就托付给你了,爱卿可得好好教啊。”
    “是。”
    能得皇帝如此重视,狄青心里也深感责任重大,下定了决心,势必要把必生所学都传授给太子。
    —
    请好了文武师傅以后,赵璟也忙碌了起来。
    原本说好每日学习的时间只有一刻钟,上午学文,下午学武的。
    但是学习下来,可不完全如此。
    欧阳修看着他天赋如此好,每日只学习一刻钟,简直就是浪费。
    于是在赵祯看不见的地方,就使劲把赵璟的学习计划提前。
    这就导致了赵璟被迫学习了他这个年纪不该学习的东西。
    上午学文如此。
    下午时,自然也如此。
    赵璟有天赋,学什么都快,武学这方面,自然也是如此。
    狄青看着太子天赋如此好,简直就是越教越精神,恨不得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传授给赵璟。
    所以赵璟的学习的时间是延长再延长,拖到最后被赵祯发现。
    召来了欧阳修和狄青,进入了一番深入的谈话后,这样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光阴似箭,转眼就到了嘉佑二年春。
    这一年发生的事还挺多,其中最让后世津津乐道的,就是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了。
    称为史上最牛的一场科举,有千年之最的美誉。
    其中选上来的人才包含了后世有名的苏辙苏轼、曾巩以及吕惠卿,程颢等人。
    而这些有名的人还并非榜眼探花,只是二甲进士。
    足以证明这一场科举参与的人是多么满腹才学,说是神仙打架也不为过。
    但是科举这事儿距离赵璟还太远,最让他关注的是,皇帝最宠爱的福康公主在这一年出嫁了。
    其次就是他的武师傅生命线要到了。
    狄青是有真才实学的人,赵璟跟着他确实学到了很多。
    为了改变师傅这个英年早逝的命运,他悄悄给师傅往常的茶水里加了些东西,慢慢改善着他的旧疾,让师傅平安度了一劫。
    之后,但他最为关注的,就是姐姐福康公主的大婚了。
    婚期临近,赵汐玥已经没有往常的镇定了。
    也不经常拿着新鲜的玩意儿来找赵璟玩了。
    她开始整日愁眉苦脸的,把不开心都写在了脸上。
    她心里抗拒和李伟的婚事,无数次跑到了赵祯的面前哭诉,祈求爹爹能心疼她,退了这件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