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朝野震惊
作者:浪滔滔   穿越汉末:我刘璋收拾旧山河最新章节     
    邯郸城外中军大帐内。
    卢植一脸的凝重之色扶须看向刘璋道:“刘璋此事事关重大,老夫深知陛下对你恩宠有加,此事老夫可以在战报之上不与体现,但是你也要支会陛下,毕竟朝堂之上...”
    刘璋自然清楚卢植的顾忌是什么,朝堂之上有世家、外戚还有宦官,虽然卢植也是世家的一员,但是卢植却是世家之中的一股清流。
    “卢师请放心,此事璋是必然要告知陛下的,只不过在战报之上不体现俘虏之事,也少了些朝堂争议而已。”
    “好,老夫就按照你说的做,你且回去休息吧,待老夫书写完战报便令人快马送往洛阳。”
    “诺,学生告退。”
    两日后的太和殿早朝,一匹自冀州而来的快马正来到洛阳北城门。
    “来人下马。”
    城门校尉指向来人高声怒喝。
    来人却不慌不忙的将怀中一面大旗铺展开来。
    大旗之上一个大大的捷字定城门百姓纷纷侧目不已。
    “北中郎将、平北将军捷报,快快闪开。”
    闻听此言,守城校尉不敢耽搁,急忙让开了通道。
    太和殿内,汉灵帝一脸无奈的听着袁隗汇报着各地黄巾叛逆的消息,当汉灵帝得知,皇甫嵩以及朱儁两路大军被张宝、张梁两名贼首困在颍川郡时,顿时恼怒出声道:“废物,他们都是干什么吃的?颍川郡过了虎牢关便能进入司隶,难道他们想让朕迁都吗?”
    此时刘焉躬身出列道:“启奏陛下,皇甫嵩以及朱儁两位将军虽然正在与黄巾贼众对峙,但是没有输,只不过是因为黄巾贼人数众多,两位将军一时无法轻易将黄巾贼剿灭而已。”
    汉灵帝叹息一声点了点头看向何进道:“朕的平北将军走到哪里了?”
    “报,捷报,北中郎将以及平北将军的捷报。”
    大殿外,一名小黄门飞奔进入了太和殿,手中更是拿着卢植亲自书写的战报。
    还未等汉灵帝开口,张让便走下了大殿,接过了小黄门手中的战报,快步走至汉灵帝身前,将战报递给了汉灵帝。
    汉灵帝刘宏也是一脸激动的展开了手中战报。
    “好,好啊,好一个围点打援,好一个平北将军刘璋,不愧是我我汉家麒麟儿。”
    汉灵帝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响起,世家为首的袁隗,杨赐等人内心一震,刘焉则是一脸的笑意。
    何进脸上也充满着疑惑的神情。
    汉灵帝令百官传阅战报,百官看后皆是一脸的震惊之色。
    刘璋此子才十四岁吧,竟然有如此韬略,更是屡次创立新功。
    战报乃是卢植亲自书写,而卢植又是大汉有名的名将,百官对卢植亲自书写的战报,并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我等恭贺陛下。”
    百官皆是纷纷躬身向汉灵帝行礼道。
    百官行礼之后,刘焉出列道诺:“陛下,如今上党郡与陈留郡、赵郡的黄巾贼已经被剿灭,卢植将军定会继续发兵巨鹿,贼首张角必定不日便会被枭首,臣先恭喜陛下了。”
    汉灵帝轻笑点头道:“朕也没有想到,刘璋虽年幼,竟然能够立下卫霍之功,来人,拟旨...”
    “陛下,不可啊,虽然山阳亭侯再立新功,但大战还未结束,请陛下待战事结束之后再论功行赏啊。”
    袁隗言罢,杨赐与世家之人,以及大将军何进等人皆是出列躬身行礼附言。
    汉灵帝一时有些迟疑,但依旧看向刘焉道:“刘焉,刘璋乃是你之子,你以为该当如何?”
    刘焉叹息一声躬身向汉灵帝行了一礼道:“臣以为太傅以及大将军说的对,待战事结束之后,陛下再论功行赏便是了。”
    “好吧,就依众位爱卿吧。”
    刘焉很是清楚刘璋想要什么,要的便是并州刺史一职,如果每次新功都要行赏,恐怕最后难以谋划并州刺史一职。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哦,城阳侯有何事?”
    “启奏陛下,臣参并州刺史丁原,丁原麾下有数万狼骑,这是大家皆知的事情,但黄巾之乱开启之后,丁原并未有什么战报传来,反而并州上党郡的黄巾贼还能够支援冀州赵郡,还请陛下明察。”
    为了自己的儿子,刘焉不得不向之前向自己示好的丁原出手。
    闻听此言,汉灵帝眼眸一寒,看向大将军何进道:“何进,你掌管天下兵马,丁原麾下有多少兵马你可知晓?并州有多少战事、战报可有传来洛阳?”
    何进一脸无奈的出列向汉灵帝行礼道:“启奏陛下,如今我大汉各州皆有叛逆起事,而并州苦寒,所以臣并没有过多关注并州,下朝之后,臣便安排巡抚司前往并州,总督并州战事。”
    “陛下,并州虽苦寒,但也是我大汉疆域,丁原在其位不谋其政,陛下应当下旨惩戒,以儆效尤。”
    刘焉继续开口道,但世家之人却并未开口,袁隗一脸疑惑的看向刘焉,着实不明白此时刘焉针对丁原做什么?
    “城阳侯说的不错,来人拟旨,下诏令丁原组织州府兵征伐黄巾贼,并州清缴完成之后,便前往卢植处听令。”
    “诺。”
    正当刘焉为刘璋以后铺路之际,刘璋也随卢植率领大军进入了邯郸城。
    卢植占领了太守府,而刘璋分到了都尉府。
    毕竟邯郸城中的大小官员,死的死,逃的逃,就连一城太守以及都尉也是不知所踪。
    都尉府议事厅内。
    刘璋坐于主位,其余众人分列两旁。
    刘璋看向徐晃道:“公明,大军会在邯郸城中休整三日,随后便会赶往巨鹿,你且率领一千精锐,押解俘虏返回雁门郡。”
    话音刚落,荀彧拱手行礼道:“侯爷,只有一千士卒,便要押解两万余俘虏,此事知否太过于儿戏?”
    刘璋轻笑摇头道:“这些俘虏皆是难民,只要告诉他们沿途会提供吃食,到了雁门会分发土地,璋以为定可无忧矣。”
    郭嘉轻笑点头道:“侯爷既然敢为他们分发土地,此事定可无忧,只是侯爷迁徙那么多精壮进入雁门郡,但是雁门郡并没有那么多的女子吧?”
    “哈哈,雁门虽没有,但草原各族有啊。”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内心一震。
    荀彧更是一脸急迫道:“侯爷,难道你想与草原异族通婚?”
    “有何不可?草原异族能够掠夺我大汉女子,为何我大汉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要能够增加雁门人口,一切皆可为。”
    荀彧与郭嘉对视一眼,荀彧起身行礼道:“侯爷说的不错,那彧便与奉孝一同前往俘虏营劝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