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水淹饥民
作者:苏州的城边   侯门弃子:开局拿老婆抵赌债最新章节     
    “公爷,最多七日刘六刘七叛军就要打到芜湖城下了!”
    眼见叛军逼近,安西侯急得五内俱焚,只得来敲唐庸的门。
    唐庸已经一天一夜没露面了,原本指望显圣公抵挡反民的百姓又仓皇逃走了数万人,城中一片混乱。
    许久之后,房门缓缓打开,一道憔悴的人影立在门前。
    “公爷,您这?”
    安西侯大惊,因为眼前的显圣公浑身稿素,像是在服孝!
    莫非连神通广大的显圣公也束手无策,做好了与将士们战死芜湖的打算,这是提前为自己哀悼?
    唐庸神色说不出的疲惫,只清清冷冷道:“好好守着城门,本公自有安排。”
    安西侯急道:“叛军即将兵临城下,公爷到底有何对策,可否与卑职明言?”
    唐庸微微摇了摇头,面无表情,又关上了房门。
    “启禀显圣公,叛军距芜湖只有三百里!”
    “启禀显圣公,叛军五日后将到达芜湖城下!”
    “启禀显圣公,安西侯他……昨夜已从北门离开了!”
    ……
    “启禀显圣公,叛军距芜湖已不足百里!”
    “知道了。固守城门。”
    “是……”
    传信兵的最后一个字说不出不的绝望,在他看来,芜湖已经落入了叛军的深渊巨口,绝无生还之理。
    传信兵离开,唐庸便缓缓走出了屋子,仍是身着一身素白。
    他眯着眼望向灰白的天空,微微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有此杀孽,我永堕无间地狱……”
    三十万叛军如黑色潮水般向芜湖拍来,身后留下了一片密密麻麻的尸体。
    那都是因体力不支被踩死踩伤的饥民。
    而损失的这部分反民将在他们夺下芜湖后得到补充,继续北上,席卷四方。
    安徽境内有大江,名曰横江,乃是长江的一条支流,水势湍急,纵贯南北。
    没有人留意到横江下游水流量开始急剧减少,毕竟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叛军身上。
    稍微有些见识的都知道,一旦叛军攻陷芜湖,金陵便岌岌可危。
    而一旦叛军拿下金陵,这天下就要一分为二了。
    显圣公三烧粮草的壮举经久不衰,想不到他战无不胜的神话最终会在一群手无寸铁的反民手中破灭。
    “看到了!叛军来了!”
    城头上的士兵终于在地平线上看到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尽头,腿脚顿时有些发软。
    上千守军望着这恐怖的一幕,无不心惊胆寒,唇干舌燥。
    难道他们当真都要死在这里了吗?抑或成为这无数饿鬼中的一员?
    “公爷来了!”
    “二爷,我们该怎么办?”
    “二爷不退,我们不退!”
    “誓死追随二爷!”
    ……
    得知安西侯连夜卷铺盖潜逃时,士兵们无不气得骂娘。
    所幸还有显圣公与他们共同进退。
    显圣公皇恩厚重,身份尊贵,连他都不怕死,他们这些士兵怎敢有畏缩怯战的想法。
    唐庸扫视着这群年轻的士兵,忽然道:“不要怕,你们死不了。”
    “呜呜……”
    一名小兵瞧着唐庸身上的素袍,忍不住哭出声来。
    都到了这个关头,他们实在想不出显圣公还有什么力挽狂澜的法子,权当他只是在安慰众人。
    可他还年轻,还有父母要赡养,还不曾娶妻生子,人生还有许多事没有经历。
    一名小将喝斥道:“哭什么?有公爷陪着我们同生共死,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另一名将领也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能让叛军入城!”
    “杀!”
    “杀!”
    ……
    两句话顿时激起了战士们骨子里的豪迈之情与血性。
    然而唐庸却对眼前这一切充耳不闻,视若无睹,只是默默地望着远方的叛军。
    许久之后,终于将目光转向了看不见的横江的方向。
    就在此刻,远方数声“轰隆隆”的惊天巨响响彻天空,整个大地都与在颤抖,与叛军的脚步声遥相呼应。
    紧接着,远处山林间又响起了如恶龙咆哮般的怪异声响,似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向他们慢慢逼近!
    “什么动静?”
    “好像是从西面传来的!”
    “地震了吗?”
    ……
    所有人都面有惊骇之色,难道这就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也有那么几个熟读兵书的老将,像是猛然开悟般,一脸惊喜地看向唐庸。
    他们有救了!就这十几里的路程,却是叛军们永远跨不过的天堑!
    被截流数日的横江积蓄了一股毁天灭地的能量,洪水如恶兽四处寻找逃脱的法门。
    而就在此时,炸药将堤坝炸出了数个缺口!
    滔天的水势瞬间如脱缰的野马,万马奔腾,以极其恐怖的速度向低矮的地势卷来!
    “是大水!”
    “是横江的水!”
    “水淹叛军?!”
    ……
    直到白色的浪潮出现在视线中,守城的将士终于后知后觉地明白发生了什么。
    随即目光都投向了唐庸:原来显圣公早就想好了对策,一直在等今日!
    只因叛军即将穿过的是数里低矮的谷地,横江决口的时机必须恰到好处。
    早了或者晚了,都无法消灭叛军,最多只是逼得叛军改变方向,去祸害其他的城池。
    而芜湖以南的百姓基本逃得差不多,对他们的伤害已是减至最低。
    也是直到此刻,他们终于明白,显圣公那一身素白,不是哀悼即将战死的将士。
    他是为那数十万反民在服孝!
    想通了这一点,数万将士心情都变得无比沉重!
    这数十万反民有多少是真心叛乱的?
    先是因天灾人祸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后又被叛军裹胁,他们只是想活着啊!
    在数万将士的注视下,滔天的洪水终于以最惨烈的方式与叛军队伍激撞在一起!
    无数百姓在无边无际洪水中挣扎嘶喊,像一群苦苦求存的蝼蚁!
    无数的谩骂声和哭喊声传到将士们耳中,众人脸上都惨白一片。
    看着看着,众将士的视线都变得模糊,渐渐地分不清潮水和人流了!
    眼前尽是一片死亡的色彩!
    三十万叛民瞬间被潮水冲垮,卷向不知名的远方!
    也许这种绝望的感觉他们已经有过一次,就是被刘六刘七裹胁加入叛军的时候。
    而那位被称许仁义为怀,胸怀天下的显圣公,却让他们再一次体会到这种绝望的感觉,让他们再死了一次!
    横江决堤淹死了近二十余万叛民,泽国千里,尸积如山!
    幸存的百姓在洪水的冲刷下终于恢复了些许理智,自知不能被朝廷所容,各自逃命去了。
    唐庸并未下令追捕,数日后两千将士开始抢修河堤,堵住了缺口。
    皇帝得知显圣公不废一兵一卒解决了刘六刘七叛乱,沉默了两日后,在金殿上大加褒扬。
    唐庸留下一万将士,令他们在合适的时候收殓百姓尸体,修筑万人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