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六亲缘浅
作者:七悠悠   懒锦鲤被迫996最新章节     
    “近日,父皇临终前的字字句句常常在我耳畔响起。
    那时的我虽懵懂无知,可他却一遍又一遍地不厌其烦重复着那些话,仿佛要将一生的信念与希冀都传递给年幼的我。
    诚如大家对父皇的评价一样,他的一生,远远算不上是一个名垂青史的明君。
    可扪心自问,他也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的。
    奈何实在平庸,守业都稍显吃力了点,更是受尽委屈,还是心心念念的想给华国一个光明的未来,也想让华国的百姓们能吃饱喝足。
    作为一国之君,他算不上完美,却也无愧于天下万民。
    作为一个父亲,他也大体是合格的,却缺席了我人生的所有重要时刻。
    他告诉我,要好好活着,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更不要为他报仇。
    他说,若是日后我能成长起来,有能力也有魄力,一定要为我们的国家找回丢失的尊严和骨气,给老百姓们一个安稳生活的可能。
    他还说,如果我没有那雄心壮志,泯然众人也挺好,至少可以平安喜乐地度过一生。
    曾经的我犹豫过,也纠结过。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那些责任,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那些挑战和困难。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这几年游学时的所见所闻,我对肩上的责任越发认同起来。
    我知道,那个位置意味着权力和责任,也意味着即将面对的无数挑战和困难。
    我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但是,我知道,我不能逃避,不能退缩,因为这是我的使命,这是我的责任。
    久违的,昨夜辗转反侧之际,我竟然难能可贵的梦到了先皇。
    他让我代他给在座的诸位道个歉。
    若是能重来,他一定不懦弱!
    就算是拼尽全力,他也会给大家一个光明璀璨未来的可能。
    奈何……
    一切都迟了。
    我深爱着我的父亲,也深爱着我的国家。
    我知道,只有我振臂一呼,才有为父皇报仇的可能性。
    只有我,才能为华国找回丢失的尊严和骨气。
    也只有我登上那个位置,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先志。
    我决定不辜负他的期望,不辜负自己的使命,不辜负国家的重托。
    时局动荡,我要勇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给华国老百姓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我要让父皇在九泉之下安息,我要让我的国家在世界之林崛起,我要让我的人民在和平与安宁中生活,大家有足够的勇气和底气去面对未知的挑战。
    私心里,我想给华国一个不一样的明天,给华国老百姓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当然啦,我说这些不是指望你们撇下一切陪我同舟共进,只是单纯的想给大家透个底。
    往后余生,带着你们的期待和疼爱,就算是遍布荆棘的未知旅途,我自坦然面对。
    这样即便最后不能得偿所愿,能得你们一念,隼哥儿足矣。”
    说罢,宁隼弯腰朝着呆愣的众人深深鞠了一躬。
    说的这些话,都是他掏心窝子的话,没有半分卖惨的意味。
    自曝身份,也是他提前征求各方意见后的最终结果。
    宁隼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的话语仿佛在每个人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众人纷纷点头,对他的话表示赞同。
    更多的是心疼!
    心疼这个曾经的天潢贵胄。
    只能道一句,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在方名的示意下,方以沐搬了一把椅子放下,慕隼点了点头后慢慢坐下,眼底的暖意更浓,开口说道。
    “我虽出身富贵,却也是孤苦小半生,六亲缘浅,时觉人间不值得。
    自幼年起,我虽生活奢靡,享受着所谓的锦衣玉食,奴仆成群。
    可这看似完美的背后,却藏着无尽的孤寂和空虚。
    每天面对着唯唯诺诺的宫女太监,和空荡荡的宫殿,我曾经无数次想过逃离。
    想逃离那个让我不安的环境,寻求真我。
    许是愿念太强,竟真的让我得偿所愿……”
    “有幸落户落溪一村,遇到大家,才终于明白什么是家人。
    我想尽己所能的守护住这份美好!
    今日,在大家的见证下,我宁隼,携先皇遗旨,划江而治!”
    最后一句话,慕隼说的掷地有声。
    “划江而治”四个字,如同一滴冷水滴进热油里,彻底点燃了大家的热情。
    天灾人祸,是为大忌!
    天灾伤人,犹可自我安慰几句,挺一挺也就过去了。
    人祸伤人,唯有奋起反抗,才能求得一线生机。
    新帝即位后,才过了一两年的安稳日子,百姓们也以为迎来了太平盛世,纷纷畅想起未来。
    却不料,恰恰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新帝,给他们带来了比天灾更大的人祸。
    皇帝昏聩,朝局动荡,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
    宁隼深知,他作为先皇遗孤,手持先皇遗旨,他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国家和百姓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振臂一呼,划江而治。
    这绝对不是他的心血来潮,为了这一刻,他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和汗水。
    在过去的八年里,他白天游学,寻求知识的真谛;夜里则挑灯夜读,不断地钻研经史子集、兵书国策。
    他用决心和毅力对那些知识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八年间,他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角度,用自己的眼睛和眼界去丈量人性的善与恶。
    是非曲直、善恶忠奸,他烂熟于心。
    乔安等人的俯首称臣,是他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争取来的。
    当然啦,这中间不可避免的有师父和娘亲的原因在里面。
    可那又如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古人诚不欺!
    做了皇帝,就一定得是孤家寡人一个,活成一座孤岛吗?
    做了皇帝,就不能享受人世间最诚挚的感情吗?
    其实不然!
    做了皇帝,除了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切都可以如常啊!
    明君和仁君并不矛盾啊!
    落后才是挨打的根源,仁政不是!
    固步自封是挨打的重要原因,良性的勾心斗角不是!
    勤政爱民是好事,孤家寡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