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大明:带给百姓的战争红利!(2)
作者:住在南极的小鲨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最新章节     
    “刘哥,你现在都是大老板了!还整天忙前忙后的。”
    “准备啥时候把二老接到城市享福?”
    王海从口袋中掏出一盒十渠香烟分给了刘根和陈光,下意识的就要点燃香烟,只不过被刘根给拦了下来。
    “老王!这邻桌有孩童,咱就不抽烟了,爱护祖国的花朵!”
    刘根贴到王海的耳边小声的说道。
    “你看我这没注意到孩子!怪我怪我!”
    “孩子过来!叔叔给你个糖吃!”
    王海听到刘根的提醒后,才注意到他的后面有一个小孩子,一脸歉意的从口袋中掏出一颗产自爱皮西糖果厂的大白兔奶糖递给了小孩。
    爱护关心下一代人已经成为了大明社会的共识,各家报纸上也都有关爱祖国青少年成长的标语。
    “实不相瞒,我早就给我爹妈说过要接他们到城里享福,但是他们总拒绝。”
    “他们总说什么忙活了一辈子,如果不种地的话感觉浑身不自在。”
    “他们还说自己是个操劳的命,只要孩子们能享福就行。”
    刘根叹了一口气,对于爹妈的倔强他也没有办法。
    “刘哥!我这中秋节没买到回家的车票,你能顺路把这20块钱给俺爹吗?”
    “这不陈家村农村合作社在搞一个蔬菜大棚项目,俺爹准备入股,前两天秀娟写信给俺说了这个事情,让我给家里寄些钱。”
    陈光从口袋里掏出了用红布包裹的20块钱,递给了刘根。
    “行!没问题!当初俺还让你看望过俺爹妈的。”
    刘根笑盈盈的接过陈光递来的钱财装进他的皮夹子里面小心翼翼的揣到怀里。
    在吃过午餐后,三人拥抱了一下挥手告别。
    陈光工作的光明钢铁厂在中秋节期间共休五天假。
    他没有买到车票便想着参加厂里的慈善活动,跟随其他工人亲手制作月饼送给那些孤寡老人,响应政府倡议的互帮互助的号召。
    王海则是开着公司的车在大街上等候着乘客的光临。
    顺便看看这附近的初中和小学门口有没有空商铺,他准备开个百货店。
    而刘根则是赶往了江城火车站,他要去赶今天下午2点半的火车。
    只见他手提两大箱礼品,一路小跑到火车站内,在拥挤的候车室内等待着他的k121次列车。
    “我说老梁你就知足吧!还嫌火车站修的离你们村子远,你得出了站走10公里!你怎么不说把火车站修到你家房子中,下了车就到家了。”
    “害!我就是这样说说,我其实对于咱们朝廷大修铁路和公路的行为非常满意。”
    “你看前两年咱们县城哪有什么柏油路和水泥山路,如今不仅有好路可以走,还在咱们县城设立了一个火车站,咱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
    听着邻座之间的谈话,刘根也不免的回想起3年前他顺着土路来回家乡的场景。
    在1年半前他回家时,村子里都已经修上了水泥路和桥梁,他爹妈到县城里卖粮食再也不用走那危险的山路了。
    这几年社会的变化也是让刘根感到了朝廷对百姓越发的重视,真是把老百姓当人看待,再也不是以前的屁民了。
    曾经他认为高高在上的县老爷,如今也是非常的和蔼可亲。
    基层的官员也都是有文化的大学生,那对于百姓的爱护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最让他动容的是朝廷颁布的一系列律法,靠着法律保护了他们商人的财产和普通老百姓的权益。
    比如那个劳动者保护法,真是为了底层百姓的权益而颁布的。
    就像他厂里的工人,倘若敢让工人每周工作超过48个小时,他就会被工会和劳工部找上门约谈。
    平日里他也是遵守帝国法律,切实实行双休制和八小时工作制。
    他也非常认同皇帝说的话——一天有24个小时,我们需要八小时的光荣劳动,八小时的充足睡眠,剩下的那八个小时则是我们人民自己的娱乐时间!
    至于工人们休了双休和不加班带来的工厂损失,刘根这样的小企业家也不用担心。
    因为朝廷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廉价的扶桑、安南、斯拉夫工人,这些工人的用工成本不到大明工人的一半,而且朝廷也会给他们这些小微企业有额外的金融补贴。
    全民工作八小时的社会风气总之就靠着朝廷的监督和企业家的自觉而流行起来。
    在大明官方的挂历上,一个普通的工人就有31天的带薪年假,仅仅是传统节日春节就能够休息十天。
    就在刘根的思绪飘向他的工厂时,广播员的声音将他拉回了现实。
    “通往新城县南站的k121次列车正在检票,请候车的旅客到第7检票口检票登车!”
    听到正在检票的消息后,刘根立刻起身带着行李奔向了回家的列车。
    在排队6分钟后,刘根顺利的通过了检票口,登上了回家的列车。
    由于手里已经有了不少的积蓄,刘根这次回家并没有买三等座,而是选择了更贵一些的二等座。
    坐在针织座椅上的刘根接过乘务员给他发来的报纸,仔细的看起了今日的财报。
    随着火车加好的燃煤和自来水,冒着蒸汽的火车头发出了阵阵的汽笛声。
    在车站调度员的指挥下,这列k121次火车带着1600名乘客开向他们的家乡。
    窗外的景色在不停的变化,刘根看了一眼逐渐远去的城市估算着他到达家乡的时间。
    按照这列火车80km\/h的速度,只要4个小时他就能到家了。
    一想到回家见父母和亲人,他的双手就不自觉的出着手汗,将礼品袋子上的绳子抓的更紧。
    “咣当咣当——”
    “呜呜呜!”
    “呲呲呲!”
    随着一阵嘈杂的声响后,火车抵达了距离江城300公里的新城县车站。
    300多名乘客搬着行李下车走到站台上,在这个不大不小的站台对面是一个售卖物品的月台。
    在月台上十几名商贩在售卖着苹果、柿子、葡萄等果蔬。
    双手提着箱子的刘根走出了车站,在车站外他雇了一辆出租车向刘家村驶去。
    在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刘根感到十分的惊奇,当他看到刘家村里竟然有电线后,他更加的错愕。
    这刘家村也就300多户人家,也不算是太大的乡村,地方也有些偏僻,朝廷能给这个小山村送电简直难以想象。
    作为商人,刘根十分的清楚给乡村送电的成本有多大。
    朝廷不计成本的给乡村送电足以证明当初皇帝登基给百姓的承诺都在一一的实现,真是应了皇帝亲自定下的对内国策——以民为本,天下为公!
    “客人!咱到地方了,总共18公里的路程,根据我们公司的计价标准,这得收您4毛钱。”
    “这五毛钱,给你!不用找零的了,这一路上也是辛苦您了,您回去天都要黑了!路上小心啊!”
    刘根下车后,递给了出租车司机5毛钱并嘱咐其不用找零了,随后便如同一个孩子一样蹦着跳着,满心欢喜的走向他阔别一年多的家!
    刘根的家
    “娘!哥儿回来了!哥儿回来了!”
    在村口玩耍的三妹刘玲在看到刘根回来后,立刻跑回家中大声的喊道。
    “什么?闺女!真是你哥回来了吗?”
    刘根的老妈萧氏放下手中的针线,站起身来向屋外走去。
    即使距离很远,萧氏在看到那个模糊的身影后,激动的向屋子里大声喊道:“老头子,你娃儿回来了!”
    听到自己婆娘喊娃儿回来的刘老汉也是放下了手中的旱烟,从井中打了盆水将手上的污渍洗干净,随后激动万分的院子里踱步。
    “汪汪汪!”
    一条在院子外面睡觉的大黄狗被惊醒后,一脸凶狠的看着这个“陌生人”。
    大声的冲着刘根吼叫着,一边吼叫一边向后退却。
    “旺财!你不认识我了吗?”
    刘根蹲下身子看向正在和他龇牙咧嘴的旺财。
    熟悉的声音让正在吼叫的旺仔脑子有些宕机,它小心翼翼的凑上前嗅了嗅刘根的气息,又仔细的看了看刘根。
    在确认真是它记忆里的刘根儿后,旺仔飞扑到刘根的脚下,一脸讨好的表情,摇着它的尾巴,然后发出哼唧唧的声音。
    旺财!作者以前也有一只,只可惜最后病死了
    “嘿!死狗,总算记起我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咬我呢!”
    刘根蹲下身子抚摸着旺仔,随后抬头望向了自己的老妈。
    “娘!俺回来了!”
    “俺爹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