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买宅子
作者:云似墨   重生之一路繁华最新章节     
    “老板,不知这座宅子的前主人是干啥的?”陆庄氏打听道。
    “夫人,不瞒你说,这座宅子的前主人是一个商人。因为赚了大钱,他就举家搬往京城了。”
    “不知这宅子啥价?”陆庄氏问道。
    “两千一百两!你也看到了,宅子里面还有不少家具,这个价,是真便宜!”
    “这儿离青山书院多远?”
    “大约两公里左右。”
    “还不算远。”
    “老板,这座宅子最低啥价?”
    “两千零八拾两,再低就不行了。”
    “两千两!行,我现在就交钱;不行,你再领我去别处看看。”
    牙婆没想到这位夫人还挺会讲价。当时宅子的主人给出的底价是一千九百五十两。这样算下来,她转手就赚了五十两,也不算少了。
    “既然你成心买,我也急于出手,成交!走,咱们去衙门办手续。”
    三人坐着马车很快到了阳河县衙,办完手续,陆庄氏一共花了两千零二十两纹银。
    “陆老爷,陆夫人,我送送你们。”
    “不用了,老板。我找县令问点事,你先去忙吧。”
    “那好。陆老爷,陆夫人,要是以后再置办产业尽管来找我,我一定给你们最低价。”
    “那是必须的!”
    看牙婆走了,陆明成叫住一个衙役问道:“小兄弟,县令在吗?”
    “你贵姓?”
    “我是黄龙镇陆家村的陆明成,我想找你们县令打听点事。”
    衙役一听,这不是去年宣上亲封的员外郎吗?因为当时他出去办差了,所以没见过陆明成。
    他客气地说道:“陆员外,梁县令出去办事了,得过个几天才能回来。你要是有啥大事,就在县里先等着。”
    “没啥大事,那下次来县里再说吧。”
    “陆员外,你是来领俸禄的吧?”
    “不是。对了,你贵姓。”
    “我姓张,名成。是本县的捕头。以后有啥事,尽管找我。”
    “那先谢谢张捕头了!”
    离开县衙,陆庄氏看离晌午还早,和丈夫又去了新宅子。
    夫妻俩进了宅子,迎面是一个巨大的影壁墙,过了此墙,便是第一进院落,这里是待客的地方。
    一般来说,客人来到这个院子就要止步了,除非你的身份特别的尊贵,或者是宅子主人亲近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被请进内院。
    夫妻俩穿过抄手游廊,过了垂花门,就是第二进院落了。
    这里是家族成员生活的区域,家里长辈以及子嗣住在这里。按照规矩,长辈住正房,晚辈住东西厢房。
    陆庄氏和丈夫挨个房间看了一遍,里面还有不少家具和一些花盆等小物件。
    逛完两个院子,夫妻俩又去了第三个院落,也就是正房后面。这里是这座宅子最为隐秘的地方,基本都是没出阁的小姐住在此处。
    “媳妇,这屋也有几样家具没搬走。”
    陆庄氏走进去看了看,一张拔步床、书架、书桌、椅子和一些小家什。
    陆庄氏仔细打量了一下,说道:“当家的,这套家具是用红木做的。”
    “媳妇,你说这么多的家具,他们咋没搬走呢?”
    “一是嫌重;二是有钱不在乎。”
    陆明成一想也是这么个理。此地到京城,路程可不算近。山高路远的,确实不方便。
    其实,这个时候,红木在老百姓眼中是顶好的木材,可在富人的眼中,真不算啥。
    夫妻俩挨个屋子看了一遍,里面的家具还挺齐全,就是把一些被褥和衣裳,还有一些贵重物品拿走了。
    “媳妇,有银子就是好,就是这些家具也值点好钱。”
    “是啊,有钱人的世界,不是谁都能懂的!他们手指缝里露一点都够普通人活一辈子了,这是何其的残酷和悲哀!”
    “天不早了,咱们去吃饭吧。”
    夫妻俩把大门锁好,往他们住宿的方向溜达着,最后找了一间比较大的食肆走了进去。
    “老爷,夫人,请!”
    “有单间吗?”
    “有!”
    店小二把他俩请到二楼,两人点了四个菜,陆庄氏又给丈夫要了一壶酒。
    不一会儿菜就上齐了,陆明成打发小二出去了,夫妻俩这才开吃。
    “媳妇,咱俩用不用去看看二郎和三郎?也不晓得他们的买卖做啥样了。”
    “不用,太麻烦了!”陆庄氏又补充了一句。主要是她跟这两个儿子亲近不起来,更别说她的那两个好儿媳了。要不是碍于那层母子关系,她可能连见都不愿见。
    “媳妇,咱俩吃完饭往回返啊?”
    “行!待会儿路过熟食摊买些熟食,咱们就走。”
    夫妻俩吃过晌午饭,结过账,快速回了客栈。
    陆庄氏让丈夫去结账,她回客房收拾东西。
    出了客栈,两人驾着马车,去附近的一个熟食摊包圆了二十多只烧鸡和一些拌好的牛肉,这才往家走……
    此时,整个陆家村沸腾了。因为陆员外家的四公子考中了秀才,并且还是全县第一名——解元。
    陆家大院,从主人到下人们也是一脸的喜色,特别是陆东和李小云,乐得合不拢嘴,夫妻俩觉得这个家的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仿佛在梦中似的,生怕哪天忽然醒过来,发现这一切不过是黄粱一梦。
    村子里的人三五成群地前来贺喜,陆东和李小云从晌午一直忙到申时末,才消停下来。
    这种人情往来也挺累人的,直到家里静下来,陆东和李小云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大郎,四弟也太厉害了!”李小云感叹道。她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叔子,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确实厉害!我也没想到这小子会如此了得!”
    “大郎,爹娘都走十多天了,咋还没回来呢!”李小云一脸担忧地问道。
    “放心吧,咱爹娘的本事大着呢!县城里地盘大,想买到合适的宅子,不得多转转。”
    “你说的也对!”李小云听丈夫这么一分析,觉得是这么个理。
    “等爹娘回来,咱们家又得请全村人吃饭了!”陆东感叹道。
    “这是喜事,咱们家四郎能考上秀才,这可是倍有面子的大事情!等爹娘回来,说不定得多高兴呢!”
    “还是咱爹娘有远见,晓得四郎能考上秀才,要不为啥要提前去县里买宅子!”
    “看来爹娘对四郎的学问是比较有信心的。”
    不说陆东和李小云如何的感叹,陆明成拉着妻子顺顺利利地进了陆家村。
    夫妻俩还不晓得,他们这次的买粮之行,给三个县造成了多大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