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卖药方(1)
作者:云似墨   重生之一路繁华最新章节     
    “玉兰,咱家囤的食物是吃不了的吃,你还要囤粮吗?”
    “囤!我想好了,明儿个去县里,还按咱俩商量好的办。”
    “你空间里不是种了粮食吗?”
    “不到关键时候,那些粮食不能动——那都是可以做种子的,咱们还是尽量从外面购吧。”
    “那你打算买多些?”
    “咱们尽量多买些。”
    “你不怕引起上面注意啊?”
    “怕!所以咱们尽量不在一家米店买。”
    “那些玉米种子,咱们咋处理?”陆明成问道。
    “我也正在想,上报给朝廷,可张忠国已经离开了阳河县。新来的县令,人品好何,咱们也不清楚,等等再说吧。”
    夫妻俩闲唠着,很快到了村口。
    “当家的,你先停下马车,我去后面把空间里的那些豆角拿出来。”
    陆明成一听这话,立马停下,见妻子上了后面的车厢,这才驾着马车接着往家走……
    陆庄氏快到家的时候,把提前准备好的豆角从空间里拿了出来。
    李小云看婆婆买回来这么多豆角,问道:“娘,这些豆角是晒成丝,还是放地窖留着冬天吃?”
    “小云,留一麻袋现吃,再腌一麻袋酸豆角,剩下的全都晒成丝吧。”
    李小云晓得家里人口多,一天光粮食和蔬菜的消耗量就不小,也就是家里现在条件好,要是换作以前,想要吃饱穿暖,那是想都别想。
    下午没事,陆庄氏开始准备明儿个去县里要带的东西,主要是穿的。
    她打算明儿个去青远阁办完事,就女扮男装,和丈夫去牙行租仓库。
    陆庄氏前一段日子,按自己的身材准备了一套男装,就是为了此次出行。
    虽说她不会易容术,但她会画妆。她前一段日子在山上发现了一种草药,可以改变人的肤色,到时再在脸上点上几个痦子,做一些简单的改变,她还是能做到的。
    至于为啥买这么多的粮食,无非是想做善事,或者开个米店,到时把米的价格稍微加点,让老百姓能吃上粮食,少饿死几个人。
    当然,这只是一种不成熟的想法,到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晚上吃饭的时候,陆庄氏直接宣布她的决定,只不过她换了个说法。
    “大郎,小云,娘明儿个跟你爹去县里办事,估计得十天半月才能回来,家里就靠你俩照顾了。”
    “娘,你和爹咋去这么久?”
    “娘想在县里买一处宅子,留着你四弟他们将来上县里读书用,再者咱们以后去县里办事,也好有个落脚的地方。”
    陆东一听说置办产业,那是举双手赞成。
    “大郎,等这几天收完板栗,你就往佳美斋送吧——田掌柜说了,要是品质好,还按去年的价格算。”
    “晓得了,娘。”
    吃过暮食,陆庄氏命人把明儿个要带的枇杷膏装上马车,省得早上还得惊动他们,毕竟家里这帮人一天到晚也不轻巧。
    做为主子,她也得尽量体谅他们,让大家把这里当成自己家,这样他们心里也能踏实下来。人生不易,大家活得都不容易,尽量多一些理解吧。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拂晓,陆明成和陆庄氏就踏上了去往县城的路……
    陆庄氏坐在马车厢里,准备了一竹篓的蝉花虫草。她有灵泉水,任何的名贵药材对于她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马车很快进了阳河县城,夫妻俩去包子铺吃完朝食,便去了青远阁。
    夫妻俩停好马车,陆庄氏便让丈夫进去了。
    陆明成来到里面,见青竹正在给一个病人按药方抓药。
    陆明成没有打扰他,等他忙完,才上前开口道:“青竹,忙着呢?”
    “大叔,你过来了。”青竹惊喜道。
    “青竹,黄掌柜在吗?”
    “在后面呢。你先跟我去后堂歇会儿,我去请掌柜的。”
    “青竹,马车还在外面。”
    “那好办。大叔,走,咱俩把马车赶到后院去。”
    两人来到外面,青竹热情地跟陆庄氏打过招呼,便领着他们去了后院。
    来到后院,打开小门,把马车赶进去停好。
    “大叔,大婶,你俩先去后堂歇歇脚,我去请我家掌柜的。”
    “去吧,青竹,麻烦你了。”陆明成从马车厢里拿出竹篓,跟妻子一起来到后堂。
    夫妻俩刚坐好,一个婆子拎着一壶茶进来,给二人一人倒了一杯,然后出去了。
    陆庄氏还真有点渴了,她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黄国忠一听他们夫妇过来了,立马赶了过来,还没进屋,声音先到:“仁兄,嫂夫人,我说我的左眼皮咋一直跳呢,原来是二位给我送银子来了!”
    “黄掌柜,你太会说话了!咱们是互利互惠,陆某还得仰仗你的照顾呢!”
    “客气,太客气了!不知两位今儿个带来了啥好东西?”
    “蝉花虫草。”陆明成把竹篓上的布拿了下来。
    黄掌柜心里非常的高兴,但面上不显,他扭头冲外面喊道,“拿个竹匾过来。”
    陆明成看青竹把竹匾拿进来了,便和黄掌柜把竹篓里的蝉花虫草倒了出来。
    药材还是一如既往的好,黄掌柜心里是无比的满意。
    前一段日子,主子来这里办事的时候,正好碰见他们夫妇过来卖药材,临走特意交待他,一定要好好招待他俩。
    他当时还以为主子认识他们夫妇,后来细想一下,无论如何主子都不可能认识他们这个阶层的人。
    但主子交待下来的事情,他必须绝对服从。
    其实,不用主子交待,他也得跟这对夫妇好好做买卖。
    “仁兄,你打算啥价出手?”
    “黄掌柜,你看两万两如何?”
    “行,你说了算!”
    “仁兄,你们带枇杷膏了吗?”
    “带了,这回带来两千坛。天马上冷了,下回说不上啥时能过来,等卖完再结账也行。”
    “不用那么麻烦,直接结账!对了,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方子卖给我们青远阁?”
    陆庄氏一听来了,她就说火候差不多了。
    “黄掌柜,这个药方子,你们打算出啥价?”
    “五千两!二位看如何?”
    陆庄氏一想自己做的枇杷膏是简易版的,这个价格绝对不低,这才说道,“成交!不过,我家里还有一万坛左右,你看咋办?你也晓得,药这个东西,不是粮食,我留着实在没用。”
    “你说的有道理,那你就全送过来吧。”
    “多谢!不过黄掌柜,我得半月之后才能送过来。”
    “啥时送都行!”
    黄掌柜出去拿了笔墨纸砚和银票,马上又回来了。
    陆庄氏让丈夫收好银票,她把枇杷膏里面的成分以及熬制步骤复述给了黄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