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赞赏
作者:可小可大   我真的是卧底啊!最新章节     
    谢轩的怀疑很有道理,他觉得,山城想与窑洞谈判,真实的用意就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国军能把主力迅速抢占南京、申浦、北平这样的大城市。
    山城的宫冰和苏翰钰,很快给谢轩回电,目前山城沉浸在巨大的欢庆之中,军统局的主要任务是接收敌伪资产。
    谢轩让古佳涵给苏翰钰再发封密电:窑洞那位要来山城,我意执行刺杀计划,望批准。
    “谢轩,你这封电报,赶紧给城工部汇报,在组织留个底,要不然,以后被某些居心叵测之人拿来诬陷你,那是一诬陷一个准。”
    古佳涵看到谢轩的电报后,马上提议道。
    冤枉你的人,知道你有多冤枉,在汪伪期间,谢轩不知道诬陷了多少敌人。那些坚定的汉奸,被他冠以中共或军统的名义,死的是不明不白。
    如果以后有人拿这封电报,说谢轩要刺杀窑洞那位,那他这个潜伏的地下党员,哪怕对信仰更坚定,也无法解释啊。
    特殊时期,总是有很多情况是无法解释的。
    谢轩这个刺杀窑洞那位的计划,实则是为了试探军统局是否要谋害那位的意思,真正的用意,其实是保护窑洞那位。
    谢轩沉吟道:“这个建议我得接受。这样吧,先向城工部请示,再给苏翰钰发报。”
    他的政治敏感性一点也不差,只不过,身为潜伏者时,他做事往往不择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才不管使用什么方式呢。
    但现在却不行了,很多工作,都要摆到明面上。特别是涉及窑洞首长的事,更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很快,城工部就回电,经报中央批准,同意谢轩的试探计划。
    而谢轩的电报发给苏翰钰后,同样也很快就收到了回电。
    苏翰钰语气很严厉:绝不可刺杀窑洞那位,若他真来山城,还得严密保护,否则党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谢轩的这份电报,苏翰钰也不独享,而是拿去给戴立看了。
    见谢轩有意要刺杀窑洞那位,戴立很是欣慰,谢轩在南京和申浦负责治安,不仅没有趁机大肆抄收伪产,反而关注着时局的变化,当真是一位好同志。
    整个军统局,谁都不敢提这样的计划,很多人甚至想都不敢想。
    可远在南京的谢轩,不仅敢想,还敢干。他在电报里说,只要军统局同意,马上就开始实施。
    这次的刺杀计划,可以由军统局行动处为主策划,但申浦站必须参与,甚至还要具体实施。
    “你们看看,谢轩就是跟一般人不一样,他在南京和申浦,不是忙着搞房子、车子、票子,而是装着国家大事,装着党国。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跟他一样,还用得着跟共产党谈判吗?直接让他们并入国民党就行了。”
    戴立把电报扔到桌上,一边训斥着叶玉银、苏翰钰、毛仁风等人,语气中却透着对谢轩的赞美。
    日本投降,抗战胜利,谢轩的代号也可以不用了。“三老板”这个传奇的代号,以后会留在军统局的历史里。
    叶玉银问:“戴先生,这个方案是否由行动处先做计划?”
    谢轩的胆子确实很大,他身为军统局行动处长,都没想过,一旦窑洞来谈判,要对他们进行暗杀。
    戴立说道:“窑洞那位是我们邀请来的,如果他在山城出了什么事,你觉得上面会答应吗?全国人民会答应吗?这个计划在山城,是万万不能执行的。”
    叶玉银不满地说:“岂不是让他得了便宜还卖乖。”
    早知道自己也提一个这样的计划,上面满意,自己也能得好处,真的是太好了。
    戴立缓缓地说道:“这个计划在山城不能执行,但在共产党的地盘却是可以的。”
    “不错,我们现在就可以派遣特工进入共产党的地盘。”
    戴立冷哼道:“还等你现在派人,谢轩早就派了不少人,以各种身份打入共产党内部了。”
    如果什么事都要事到临头,才安排工作,那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谢轩早在几年前,就陆陆续续派了人打入中共,包括现在的申浦市委,好像都有他的人。
    无论是新四军还是地下党,他都能获取第一手的情报,还有什么事不能应对的呢。
    叶玉银说道:“这方面,谢轩做得确实比我好。”
    苏翰钰突然问:“戴先生,我们什么时候回南京?”
    谢轩在电报里告诉他,已经给他在南京和申浦各物色了一栋别墅,也给他准备了一辆最新款的汽车,只要他回去就能使用。
    谢轩自己不捞房子和票子、车子,但他会给大家谋福利,这一点,苏翰钰也是很欣赏的。
    不管什么事,只要谢轩得了好处,总是不会忘了他。
    这样的好下属,他又岂能不喜欢呢。
    现在,他就想早点回去,享受抗战胜利后的一切。
    “怎么,急着去南京接收胜利果实?谢轩在那边干得很好,连老头子也很是赞赏,这次他替军统确实争了光。”
    谢轩孤身去见冈村,让中国派遣军下令,解散汪伪国民政府。同时,还进一步阻止了日军向新四军和八路军投降。
    随后,又把汪伪政府官员,软禁的软禁,关押的关押,还保证了南京和申浦的良好治安,市面上很平稳,物价也没有飞涨,老百姓很满意。
    这一切,既是谢轩的功劳,更是军统的功劳。
    戴立很担心,一旦军统局去了南京,搞不好会破坏谢轩弄出来的大好局面。
    军统那帮人的嘴脸,戴立还是很清楚的,难得像谢轩这样清廉正直。
    山城的回电,谢轩马上报告给了城工部,并且给出了自己的分析以及接下来的后手准备。
    山城政府再丧心病狂,也不敢做出如此举动。如果窑洞那位在山城有所闪失,全国人民的唾沫都能把国军全部淹死。
    当然,谢轩也让宫冰严密注意山城的一举一动,一旦军统有改变想法的迹象,要第一时间报告。
    为了以防万一,谢轩还要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