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章 十里屯的货不收。
作者:花玉石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最新章节     
    答应了京都王总,合同签完的第二天下午就给他供货。
    之所以下午供货,是因为早上要给罐头瓶子上贴标签。
    李平娃和张瑞祥看着一百斤重的标签卷子,一脸懵。
    “川子,这怎么往罐头瓶上贴呀?”
    秦川也很懵,兰城机械厂的技术员没安装贴标签程序呀 ,自己把这一茬都忘了,这个老大当的可真粗心大意。
    也正常,开厂子办企业搞生产,哪能一下子想的那么周到。
    只能人工手贴标签。
    大坪人小水人,三十五岁以下妇人,漂亮的干净的招来三十个,抓紧往罐头瓶子上贴标签。
    李平娃给他岳父悄悄嘀咕:“瞧瞧,我说的没错吧,他就爱跟生过娃的年轻妇人打交道。”
    “谁给你说的?”张瑞祥不信。
    “王莎说的,我原来不信,现在信了。”
    王莎提醒李平娃,你最好把你媳妇带身边瞅着,要不然被川哥拐走了。
    李平娃吃惊的不是川哥要拐走他老婆,他吃惊的是居然是川哥的财务员提醒他。
    川哥怎么可能拐走自己老婆,真不知道王莎心里怎么想,他老婆这会儿夹在夫人们堆,给罐头瓶上贴标签。
    贴标签要贴一万个罐头瓶。
    三十个年轻妇人每人要贴三百个。
    秦川很好奇这批货王总怎么运到京都。
    王自强自己没提这茬,芳姐也没说,番茄酱拉到兰城东部货运转运场,办完交接手续,卸掉就完了,后面怎么着再不管。
    李学义安排人拉货。
    贴标签不可能每天都叫这三十个妇人,机子上自动化贴标签流程要装好,又得把兰城的技术员叫来指导明白。
    秦川决定机械技术员不用走了,留在厂里当技术顾问当一个月。
    教会几个人修机子装商标卷子,给他们一个月开五百块钱。
    这个工资让李平娃卷袖子吐唾沫,他非学会修这一套机制不可。
    他现在能把拖拉机头拆掉重新装上,虽然多了两个螺丝,但好像不影响跑在路上拉东西。
    给秦建文安顿明白,乡府院里的一间房腾出来给兰城技术员住。
    贴标签贴的秦川自己都累的满头大汗,从厂里出来喘口气。
    看见大门口进来两个人,其中一个一眼认出来。
    十里屯菜地的李伯跑来干什么?
    大坪人迎上去,笑脸招呼:“李伯,好久不见,你咋跑我这儿来了?怎么来的?”
    “秦老板,我是开拖拉机来的,你也知道,十里屯是农牧局指定的蔬菜供应基地,今年种了五十亩秋天西红柿,小水的厂子是你接手,这五百亩货想着让你收了。”
    秦川脸上的笑凝固住。
    听明白了。
    农牧局赵栋手底下搞的事儿,他知道小水人有一半不给魏老板供货,做了两手准备,在十里屯李生民手底下指定了五十亩。
    农牧局赵栋玩完了,小水村魏东升撤掉了,十里屯这五十亩黄色西红柿处理起来就是麻烦,李生民跑上来找大坪秦总。
    说到底,李生民对大坪人满身心妒忌,景宁县的蔬菜基地生产的好好的,被大坪人夺走了。
    这事儿秦川要给他解释清楚。
    “李伯,我大坪的蔬菜是十一月到第二年三月底的产业,跟你十里屯的菜不冲突吧?
    你三月买韭菜买新葱的时候,我的菜已经停止出货了,要说串行也是你们串我的行,干么跟着我在冬天搭大棚?”
    这话说的李生民一脸难堪。
    “秦老板,十里屯的那片菜地还不是听农牧局指派,他们说种什么我就种什么,不敢不从啊。”
    “那你不找农牧局,你找我干什么?”
    李生民压制住心里怒气,卖掉这五十亩西红柿要紧。
    “秦总,是我们不对,我们十里屯人都商量好了,从今年开始跟着你走,你让我们种什么我们就种什么。”
    番茄厂如果晚上加班两个小时,十里屯的五十亩货也不是不可以收。
    “你拉来了一兜?”秦川看见厂子大门口停着一辆拖拉机。
    “拉来半兜,就怕你不收,先拉来让你看看。”
    秦川脑子里想,李伯手底下这些人 种韭菜,相当有技术。
    “李伯,你们十里屯种三月韭菜,有两百亩?”
    “破掉了一百亩,搭了大棚,是赵局今年八月下达的任务,钱都是人家投资的,我们十里屯人不能不听呀。”
    十里屯破掉了一百亩韭菜,这样的话,从明年三月开始,铜城市范围少了一百亩韭菜的产量,价格会更好。
    “李伯,你跟我说说,你们菜地里的韭菜,就三月四月,一亩地能卖多少钱?”
    “一个月产两茬,卖的好有五百块,四月五月出去就成打韭菜苔,总归下来,一亩地有一千来块钱,一亩地上要交两百块钱特产税。”
    他说的是从三月卖韭菜到七月卖韭菜苔的收入。
    十里屯人种蔬菜比种粮食要好几倍。
    如果没有大坪人把他们压下去,景宁县范围,十里屯种菜人这几年才是最富有的村子。
    聊着十里屯的韭菜,秦川站在他的拖拉机兜跟前,拿起一个柿子咬了一口。
    脸上很失望,如果跟小水村的货是一样的味道,或者比小水村的货更好,那就收了。
    他不信都是这个味儿,再拿一个咬一口,还是失望。
    这是上了多少化肥。
    小水村的黄色西红柿果然是小水人自己的特产,隔了三十里路的十里屯种出来,就不是一个味儿。
    “李伯,不是我不收你们十里屯的货,这跟小水村的东西不是一个味儿,土壤、水质、人气都不一样,东西肯定不一样,我给你尝尝我们小水村的。”
    秦川是心平气和说客观情况,转身进厂房里,拿了两个出来,给李伯一个,给他跟前的人一个。
    “尝尝,味道是不是不一样?”
    小水村的柿子更酸甜多汁,用京都王总的话说,秦总的西瓜和西红柿,他能尝出来有一样特色的味道。
    李生民尝出来了,确实不一样,农牧局赵栋不该瞎指挥让他们种小水西红柿。
    “秦老板,我们知道味道有些不一样,但大差不差,终归是一个东西,你收上来,和你们小水村的柿子混在一起生产,谁能尝出来不一样。”
    京都王总绝对能尝出来。
    秦川看在十里屯李伯脸上,想他受农牧局摆布挤兑大坪人,也不是他故意有多大恶意。
    现在,秦川觉得自己想错了,他就是故意有恶意。
    “李伯,我的产品申请了专利商标,“大坪番茄酱”的原料只能是小水村的货,差一点味道都不行,你拉回去吧,你手底下五十亩货在兰城、西京、各个地州发就发掉了。
    拉到凉泉市给石油工人发也能发掉,为什么非要给我交?”
    李伯一脸难堪:“秦老板,我们十里屯没有大货车,一下子拉不走一车。”
    “这好办,我打发一辆车在你们地头收货,市场价一毛钱左右,我给你八分,我不赚钱,全靠帮你,土地上的产业辛苦劳累,是你们大家的血汗,烂到地里也怪可惜的。”
    李伯长松一口气的样子,他就是做好了这两手准备。
    拉半兜上来,如果秦总不收,一路各个村卖掉,再找县城里调度中心货车,低价交掉算了。
    李生民是想一毛钱一斤给秦老板的厂子交货,他在中间赚三毛钱差价。
    没想到厂子不收,还好秦总说打发车子八分钱地头收货。
    “那我赶紧去安排,下午就能收么?”李生民一脸期盼。
    “我给李学义安顿一声,能打发车子过去最好,打发不过去,那就是明天早上。”
    这个时候,李生民心底一抹失落,十里屯蔬菜生产基地,什么时候非要听大坪人的?
    秦川知道李伯心里有拧巴劲儿,之所以帮他,是看在两年前自己刚创业起步跟他有交情的份上,在他手里进韭菜,一斤五分六分,品质不错。
    除过这一点利益上 的交情,秦川觉得跟他没什么来往。
    拖拉机开走了,去十里屯安排五十亩地里的人摘西红柿。
    秦川要跟李学义联系,跑乡府三叔房里打电话,三叔房子里的座机也不是厂子的专用电话,得跑一趟邮电所,咱厂子该装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