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李乡长很烦
作者:花玉石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最新章节     
    大雪下两天停一天,断断续续又连着下了三天。
    乡府院里雪扫不及,堆在墙根,跟砖围墙一样高。
    几个小干部还往上堆。
    李东宁从玻璃窗看出去,愁的抹脸揉眼睛,晚上一宿睡不着,白天迷迷瞪瞪不清醒。
    刚拿着话筒跟粮食局领导说完话。
    挨了一顿训。
    调运二十万斤的计划要泡汤。
    县粮食局出文件走手续没问题,粮食从市里储备库运不出,这才是问题。
    库里几辆车搁兰城那边回不来了。
    大雪天,调运别处的车万分艰难。
    大坪村有五辆货车,这几天给他们村拉沙子铺土地。
    他们村里男女集体出动,从沙河滩到地头,雪下一茬铲掉一茬,二百多人在二十里路上铲雪,那整势那热火朝天劲儿,农业社那几年炼钢铁都没有那个情景。
    秦老板说每人每天十块钱。
    其他村里人窝在屋里过大雪天,大坪人每家出至少一个劳动力,每天挣最少十块钱。
    放眼望去,没有第二个村子在下雪天那般热火朝天。
    秦老板手里到底有多少资产,李东宁心里算不来了。
    县城干部同事们说,他名下的服装贸易,一天进账就是十几万。
    十几万?开什么玩笑,还没个哈数了。
    有十几万进账的人在乎两万多块钱的救助粮?
    李东宁心里喜忧参半。
    他领导的土高乡里猛突突崛起了一个大坪村,两百多户人收入超过了人均一千,从市里到县里,眼光都聚在了他身上,这个情况让他很惊喜。
    粮站缺三十万救助粮,上面查下来,他说不清楚,扯出来杂七杂八,他滚蛋是小事,就怕进去个十年八年。
    李东宁想,全土高乡的人组织起来,从乡里铲雪铲到市里粮库跟前。
    他知道这是瞎想。
    在他手里每个人记工分给十块钱那是不可能。
    年底这一月,省里市里的视察组要来景宁县各个扶助点视察,西部地区抗旱扶贫工作都有什么成绩。
    土高乡肯定要来。
    一个点是大坪村的蔬菜大棚示范基地。
    另一个点是其他村的救助粮发放。
    大坪村的情况,李东宁已经捋的顺顺当当。
    村里的十个大棚过两天就要出菜了,秦老板有市场有运能有人脉。
    能发动一百多个人在斜坡路上铲雪,菜拉进铜城进农贸市场应该没问题。
    十万块钱专项资金在他手里,李东宁已经想好了怎么说,到明年开春拨下去,再发展十个二十个大棚。
    这样一说,另二十万很快也就拨下来了。
    秦老板说给他们村每家发展一个大棚,资金他一个人出,不要上面一分钱。
    有他这个态度,这三十万块绕弯划圈儿,很好做手脚。
    关键点就是库里的三十万斤余粮怎么自圆其说。
    现在说不清楚了。
    他娘的这场雪早不下晚不下,在年底最后一月下的跑不了车。
    要是没这场大雪,用三四天时间,就能从粮站调运过来。
    李东宁觉得这个麻烦都是大坪人惹出来的。
    他娘的三十万资金无论如何不能给他们。
    李东宁手伸过去,嚓嚓嚓转桌子上座机,这个电话非打不可。
    “喂,舅舅,我是东宁……”
    刚报上名,对方叽里呱啦一顿训,李东宁忍着性子呲着牙等老舅训完。
    “党书记,我的亲舅啊,我错了我再不敢了,可你也知道,我们乡到处要用钱到处是窟窿,我拆了东墙补西墙,我补不过来嘛。
    还是老舅你理解我,只要你把他们挡住,应付着别来我们土高乡,我就没事…冯书记去党校学习半个月不回来,他说了不算,对对。
    我的意思?我的意思…舅舅,只要拖到翻年三月,新一批救助粮申报手续下来,我就没事了。
    对对,你领他们去别的乡,土高乡绕掉不就完了,好好,那就这样。”
    挨了一顿骂不要紧,舅舅答应了,他应付上面来人,在他那儿会挡住的。
    粮站的粮食已经拉光了,上面人一检查一问,就得从头到尾解释,这个漏洞那个漏洞的解释不清楚。
    李东宁安排手底下几个文员干部尽可能把桌面上的手续补完整。
    心里松了一口气,端桌子上茶杯喝一口。
    办公室门当当敲响,听这种没底气的敲门声,又是下面哪个村的人找来了。
    很厌烦的口气:“要进就进来,敲什么门?”
    中年汉子从头到脚满身雪,身子刚要进来,被李东宁呵斥一句:“出去把身上雪拍掉再进来。”
    门口的身子又缩了出去,啪啪拍身上雪的声音。
    是红山凹村的村长。
    没下雪前他就找来了一趟,问他们村的救助粮什么时候发。
    他搞错了,他们村的救助粮今年不在土高乡,前几天他来一趟,李东宁给他解释的很清楚。
    这两年撤公社建乡镇,有些地方搞的不整齐,划分不清楚,红山凹在景宁县和红星区分界处,去年说是红星区的一个村,今年怎么说又是景宁县的一个村。
    今年三月扯过来拉过去,救助粮手续上,两个地方都没把他们村报上去。
    他们村长找到县里,县里说找土高乡,跟李东宁借一批救助粮度过今年的旱灾。
    到明年绕个手续,红山凹划进景宁县土高乡,借的粮再消解掉。
    他们村四十多户两百多口子人,李东宁的意思每户借五百斤苞谷就够了。
    上次含糊其辞递过去了这个意思,到这个月再解决。
    红村长听在耳朵里不是含糊其辞,他又来了。
    李乡长很不欢迎他。
    一个原因,红村长你不能两手空空嘴一张就借粮。
    一个原因,土高乡粮站空掉了,两万多斤粮食拉不出去了。
    大雪封路,粮站想调运过来粮食都调运不过来了。
    红村长身上的雪拍掉,脸上愁容满面,跟他们村脚底下胶泥红土一个颜色。
    再进李东宁办公室还是一个人两手空空。
    “红永胜,六十里路你走着来的?”李东宁冷笑着问。
    “李乡长,我问清楚了,我们村就是你管,就是土高乡地盘,别的村有救助粮,我们村不能没有啊!”
    李东宁最烦他胡搅蛮缠的口气,手一伸拿过来一份文件,嘴上解释:“你看清楚,你们红土凹是五月底划过来的,土高乡的春旱补助五月初就报了上去,各村各家才有一千斤救助苞谷,你看清楚。”
    文件往前推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