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他叫我薛姐姐
作者:孔而不方   穿成晴雯后,红楼世界崩塌了最新章节     
    薛宝钗笑容清淡,“妈急什么?咱们才来,万事先弄清楚再说。”
    薛姨妈点头,“事关你的终身大事,你来拿主意。只我看,宝玉确实很不错,出身好、模样好、性子也好,又得老太太宠爱,与你年纪也相当。只是听说林姑娘与他亲厚,且老太太也有那意思,只怕你争不过她。”
    薛宝钗神色暗了一分,然后又重复冷静,“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姨妈和姨夫尚在,哪怕老太太有意,也不能越过他们直接说,且林家愿不愿意还两说呢。”
    薛姨妈一呆,惊道,“这样的门第,林家还能不愿意?”
    薛宝钗脸上的冷静自持再也端不住,嘴角微挑嘲道,“林家哪里差了?林家几代列侯,林大人探花郎出身,又是巡盐御史,贾府虽说是国公府,可如今最大的官才几品、将来出息如何?府里的男人有哪个成器?能比得过林家?”
    “可林家没有男丁,林姑娘若是嫁到别家,不说林大人,老太太也不愿意。”薛姨妈道。
    老太太嘴里时常挂着贾敏,说她的女儿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可怜,对林黛玉比对三春还好,可与宝玉比肩,能让她到人家家里去被欺负?
    且贾宝玉娶了林黛玉,有林如海的关系,以后仕途肯定更顺。
    薛宝钗没接这话,只是幽幽道,“妈,他叫我薛姐姐。”
    薛姨妈又是一愣,她没注意这个称呼,可是,有什么问题?不叫薛姐姐叫什么?
    似是自言自语,又似是与人低低倾诉,薛宝钗声音缥缈,“待选之事,我们心知肚明,以薛家的门第,是根本不会被选上的。如若我不能结一门好亲事,以哥哥的能力,薛家万万经营不下去。这几日观察,他倒是不错,可他若如此与我客套、生分,如何成就这好事?”
    “那我儿想怎样?”薛姨妈下意识问。
    儿子不成器,又成天跟脱缰的野马一样乱跑,唯有女儿能理事,也有主意。
    “我会与林妹妹及三位贾妹妹一起读书,也会时常与宝玉接触,打听府中人、事之事就交给妈了,姨妈那里,多送些银子,让她以为薛家依旧金银遍地。”
    薛姨妈忙道,“你姨妈早与我说过,她是属意你的,只是老太太还硬朗,又是长辈,她不好一味忤逆,她有准备、有谋算的,你放心。”
    薛宝钗点头,“妈与姨妈是姐妹,可我宝玉的亲事,却是贾、薛两家之事,妈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过些日子,再把落选之事说出去吧!”
    自此,李纨带领的小姑子队伍又多了一人,成了五个。
    众人每日一起,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姐妹间相处,虽有些小吵小闹,却甚是融洽。
    薛姨妈也常来贾母处问安说话,与府中诸人渐渐热络起来,尤其待宝玉更是亲热,一见面少不得揽他在怀里,一边‘儿啊’唤个不停,一边说着‘你宝姐姐也’怎样怎样。
    这一日,贾宝玉兴致勃勃回屋,嘴里赞不绝口,“没想到宝姐姐如此文采斐然,随口一首诗,竟然能把我们所有人的名字都嵌进去,曹子建七步诗也不过如此,真是让人叹服。”
    袭人笑道,“二爷是说宝姑娘吗?”
    “是啊,你也听说了宝姐姐的诗吗?”贾宝玉问。
    季晴文眉头一皱,插嘴,“我们都是下人,哪里有福气看到薛姑娘的诗,便是林姑娘常有诗作,也不传出去叫人看见、听见呢!”
    “还有,为什么叫她宝姑娘?她不是姓薛吗?”
    季晴文不懂古代这些称呼的弯弯绕绕,但就感觉不对。
    当初看书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
    林黛玉是林姑娘、林妹妹,史湘云呢,府里也多叫她史大姑娘,因她小时候常在府里住,贾母又喜爱,以前也是与贾宝玉分住碧纱橱内外的,所以贾宝玉有时候叫她‘云妹妹’。
    ‘宝姐姐’?
    才来住多久,就这么亲近了。
    贾宝玉挠挠头,笑道,“姨妈常在我面前说宝姐姐怎样怎样,习惯了。”
    他是不拘小节、最不喜规矩束缚的性子,大大咧咧道,“一个称呼而已,一家子亲戚,计较这个做什么?”
    袭人等人都没言语。
    季晴文也不好说什么,反正这位拿定主意的事,是不会改的。
    看书时还以为是贾府没规矩,称呼都乱七八糟,没想到是薛家别有用心,特意拉近距离,为以后的金玉良缘做准备呢!
    “听说薛姑娘是为备选公主郡主入学陪侍而来,选上了吗?”季晴文余光瞥见一抹青色的裙角,声音喜悦了几分,“若是选到了宫里,说不定还能与大姑娘一起做事呢。”
    她隐隐有些期待,“也不知道薛姑娘与咱们贾府的大姑娘相比,谁更出色?”
    贾宝玉理所当然道,“宝姐姐很不错,但大姐姐定是更好,她可是得祖母栽培,人人称颂的。”
    季晴文笑着点头,“二爷说得对,不过,以薛家的门第,薛姑娘还能待选,也是很厉害的。”
    鸳鸯从帘幔后走过来,“老太太问二爷回来没有,怎么不去说话呢。”
    “等我把宝姐姐的诗写下来就去。”贾宝玉伏案提笔,笑意直达眼底。
    鸳鸯没有多说,等他挥笔而成之后陪着过去。
    当晚饭毕,屋里只有贾母和鸳鸯。
    贾母道,“当年大丫头进宫,走的是老太妃的路子,薛家的门第是够不上老太妃的,可这宝丫头也能备选,走的是谁家的路子?”
    鸳鸯一边替她捏腿,一边道,“定是走了王家的路子,舅老爷才升了九省统制呢。”
    贾母哂笑,“王家有路子,怎么不让王家自己的姑娘入宫,偏偏让薛家的姑娘进去?”
    谁家的女子进宫,利的就是谁家!
    “这薛家也不知道攀了谁的高枝,连咱们府上都瞒着,却又住在府里,撑他们的门面,这是两边的好处都要得呢。咱们不知道他家的倚仗是谁,可王家必是知道的,我那好儿媳、好孙媳也半句口风都不漏,还真是好样儿的。”贾母嘴色泛着冷意。
    鸳鸯道,“凤丫头最近忙得脚不沾地,听平儿说,一天只睡两三个时辰,且只在姨太太才住进梨香院时去看过,她怕是根本没时间去打听这些事;二太太一心吃斋念佛、孝敬老太太,哪有空去管旁的事。”
    她如此宽慰,也是为了安贾母的心,贾母如何不知?闭口不再言。
    只是当天晚上,贾母就病了,心口疼、身上冷,还喊着有人在拿针扎她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