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反噬,梅花谷与铁馆主
作者:封侯书生   我长生于世,天塌不惊最新章节     
    瞄了眼冷无香,徐大夫一如既往的清高:
    “怎么,冷大夫看我的笑话来了?”
    冷无香不想废话,直接把杨掌柜的诡计抖出来。
    徐大夫稍微一琢磨,便明白冷无香没有瞎说:
    “你准备怎么反击?”
    “降价。”
    “降价?”
    “是。请徐大夫去跟其他几位大夫交代一下,我们一起把药材价格、诊金给降下来。
    杨掌柜本身不懂医术,坐诊的大夫由他高薪聘请,经营成本比我们高。
    只要我们降价,他也不得不降价,当我们小赚,他只能保本,而当我们保本,他必亏损。
    时间一长,他的青山堂只能倒闭。”
    徐大夫点点头,貌不经意的问:
    “听说冷大夫在给去你那里抓药的病人做复诊?”
    冷无香当然不可能向同行泄露自己其实是在借机提升自己:
    “我一早就说过了,只卖药,不看病,可杨掌柜非要让他那儿的病人来我这里抓药。
    万一病人吃了我的药没效,甚至吃出问题,到时责任算大夫的还是算我的?
    为保险起见,我只能自己再复诊一遍。”
    “冷大夫的言下之意是此事解决之后,不再零售药材?”
    冷无香点头:
    “不瞒你说,自从中了杨掌柜的计,我这段时间都快累趴了,又要制药又要卖药,还要给病人复诊,连看医书的时间都没了。
    以后啊,治病抓药的活儿还是你们来,我只负责跟你们对接。”
    徐大夫心中一喜:
    “如此甚好,那我这就去找王大夫他们。”
    “好。”
    当晚,徐大夫、王大夫、健康药铺掌柜兼大夫聊到很晚才散会。
    回去的路上,三人的脚步都很轻盈。
    转过天,三人同时在铺子外面立了块牌子。
    两家医馆的牌子上写的是:
    ——自今日起,本医馆治疗费用一律采用诊金加药费模式,可选择只看诊或只抓药。
    ——诊金视病情轻重而定,最低为五枚铜钱。
    ——本店药材全部从长生堂采购,采购价定期公示,零售价每日更新。
    而健康药铺的牌子上写的是:
    ——自今日起,本药铺治疗费用一律采用诊金加药费模式,可选择只看诊或只抓药。
    ——诊金视病情轻重而定,最低为三枚铜钱。
    ——本店药材有两类规格,甲类药材为长生堂制药,乙类药材为本店制药,甲类药材采购价定期公示,两类药材零售价每日更新。
    收到消息,冷无香也竖了块牌子,宣布以后不再进行药材零卖。
    结合四家医馆药铺动态,茶余饭后无所事事的人们展开了相当热闹的讨论。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想省点钱就去清水医馆或东城医馆开方,去健康药铺抓乙类药,想更省钱就去健康药铺开方、抓乙类药。
    长生堂和青山堂则直接被忽略了。
    只因前者不再零售,跟老百姓没有直接关系了。
    而后者单纯因为看病抓药都贵,不受老百姓青睐。
    杨掌柜气的饭都吃不下了。
    三个铜钱!
    健康药铺的人是没见过钱吗?
    有心也压一压价格,可想到自家铺子坐诊大夫那不低的薪资,杨掌柜又放弃了。
    仅仅半个月后,一个病人都没上门的青山堂直接关门大吉。
    杨掌柜就此退出了青山县医药江湖。
    当晚,冷无香畅快的吃了两大碗米饭。
    ……
    飞云武馆。
    一根根拔掉铁馆主身上银针,梅花谷长长出了口气:
    “此次扎针过后,又能管半个月。”
    铁馆主抱拳道谢:
    “有劳梅老跑这一趟。”
    “铁馆主客气了,我也只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只是你这伤非一般医术可治,我也只能是尽力替你舒缓,始终无法使你痊愈。”
    “我这是与妖兽大战时造成的伤势,梅老能以银针舒缓,已经非常了不起。”
    “平时铁馆主还需多加休息,尽量不要剧烈活动。”
    “我要教那帮孩子练武,不活动是不可能的。
    对了,越鞠丸和右归丸带来了吗?”
    梅花谷从药箱里拿出二十个一指长的小瓶:
    “暂时只做了这些。”
    “已经不少了,若是不够用,我让徒弟去您那里拿。”
    “这……。”
    “梅老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梅花谷捶了捶右腿膝盖:
    “我年纪大了,恐怕没几年好活,想好好休息下,铁馆主以后找别人扎针、制药吧。”
    铁馆主有些唏嘘的点了点头:
    “一晃梅老都要八十岁了,好吧,以后您老多休息,来人啦。”
    “馆主。”
    “取二百两银子送于梅老。”
    梅花谷跟铁馆主相识多年,知道对方性情疏阔,也不矫情,含笑接了银子,告辞离开。
    铁馆主喊来管家,问:
    “除了梅老,城里可还有其他医术高明的大夫?”
    “城里医术最好的是梅老的徒弟徐大夫和东城医馆王大夫,但王大夫擅长的是各种热症。”
    “练武之人挨打受伤是难免的,所以我才时常购买行气的越鞠丸和补肾补血的右归丸。
    王大夫医术虽好,只是不适合我们飞云武馆。”
    管家补充道:
    “另有一年轻大夫,名叫冷无香。
    他在制药方面颇为精通,就连徐大夫都是从他那里买药。
    前不久,青山药堂的杨掌柜……。”
    静静听完管家对这段时间医药纷争的讲述,铁馆主对冷无香产生了兴趣:
    “这个杨掌柜好像是我们家亲戚?”
    “是的馆主,二夫人的娘家三叔是杨掌柜的夫人的表舅的姐夫。”
    “杨掌柜这么大年纪,都活到狗肚子里了。
    就因为老方老来得子,便怀疑冷无香医术了得,想把他搞掉。
    且不必管他,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而已。”
    “是。”
    考虑了一番,铁馆主道:
    “冷无香此人颇为聪慧,难怪年纪轻轻就医术了得,但他来历不明,还是徐大夫更合适我们,以后就由他定时给我扎针,并制作越鞠丸和右归丸。”
    “是。”
    ……
    又是一年冬,白雪纷纷。
    这样的天气,最适合烤火、看书。
    冷无香索性停了今日药材炮制工作,吃完早饭便坐到火堆旁,躺在躺椅上看医书。
    火堆旁的灰烬里,冷无香埋了几个板栗、花生和番薯进去。
    随着持续加热,逐渐有香味透出。
    冷无香: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