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乱世中拖后腿的陛下14
作者:只吃三碗   众人给我塑金身【快穿】最新章节     
    废太子府门前,贺家派的下人过来帮忙搬走贺氏嫁过来带来的嫁妆。
    杨氏听闻宫中那位让贺氏和废太子和离便匆匆赶来。
    “大嫂。”杨氏盈盈一笑。
    贺氏有一种身上的枷锁全部被打破的轻松自在,她笑道“如今我已跟大皇子和离,再不是大嫂,以后叫我淑华就好。”
    同样是嫁给皇家却有不同的境遇,她之前一直非常羡慕二皇子跟杨氏的锦瑟和睦。
    “此前多有冷待,还请勿怪。”从此以后她也不是对方的大嫂,真要见了面,她还得给对方行礼。
    贺氏想在离开之前解释清楚这些年的冷漠原因。
    “这些年来虽我身在后院,也清楚前面的情况,其实我也非常喜欢与你亲近,可所处位置不同,身不由己。”
    她身为太子妃,虽然跟太子不合,但注定跟二皇子站在对立面,不可太过亲近,给家里找麻烦。
    如今已经脱离太子,以后她就是独立的个人,自然也不用再顾及那么多。
    大皇子倒了,目前看来最有希望上位的就是二皇子。
    倘若不把事情解释清楚,以后二皇子对贺家稍有些针对,就会有无数人扑到贺家身上来,吞食他们家的血肉。
    看着精神面貌全然不同的贺氏,杨氏也真心的为她感到高兴。
    “淑华,不瞒你说,当时我就在想,如果不是我们所嫁的男人不同,我们一定是最好的闺中密友。”
    她双手拉过对方,温和的说道:“好在现在还有机会,你放心,我明白你的处境。”
    “以后我们可以常来往。”
    这句话既是释放自己的善意,也是表明二皇子安绍林的意思。
    贺氏心中那一点顾虑终于全部落地,“好。”
    安景之出来微服私房,远远的就看到贺家门口围了一群人。
    还没等他问,身边的丁公公立刻说道:“陛下,贺家女今日要归家,那是贺家派来帮忙搬行李的下人。”
    “走吧。”
    虽是微服私访,但他身边的人也不少,毕竟现在身处乱世,想要他性命的人不计其数。
    匆匆去了一遍城外,此时天上暴雨,已经停歇了好几日。
    尉文华积极处理百姓的民生事宜,吴江城外也遭受到了一点波及,但好在排水及时,只是可惜那些播种下去的种子。
    但好在国库里还有不少粮食良种,可以拿出来应急,暂时没有发生民乱。
    ……
    “陛下真的要砍太子的头?那可是他儿子啊。”
    “真的假的?不会是乱传的消息吧?你们乱说话这可是要杀头的。”
    集市上一群人闹哄哄的讨论着。
    有一身穿皂服的人绘声绘色的说道:“你们懂个屁,当今天子圣明,就连老天爷也要听咱们陛下的,让祂下雨祂就得下雨。”
    “这样的陛下怎么可能会包庇儿子?”
    “咱们陛下说了太子虽然是陛下的儿子,但更是天下的储君,更要从严从重的惩罚!”
    人群中突然闯进一个白发凌乱的老者,哀切的问道:“太子真的要被砍头了?”
    这人被他抓着胳膊,正想甩开,发现此人年纪,这才止住:“这位老人家,此事千真万确,今日午时,你想去看的话也能去看。”
    “太好了,太好了……娃呀,陛下给你报仇了……”这人脸上又哭又笑,眼泪顺着沟壑纵横的面庞流下,撒开那人的手,踉踉跄跄的从远处走去。
    身穿皂服的男人甩了甩胳膊,发现这老人的力气还挺大,都给他捏麻了 。
    “这人是谁呀?”
    有知情的人可怜的望了一眼那老者的背影解释道:“他儿子当兵,死在昙花城了。”
    此人一说,大家便明白了,那是昙花城白白葬送的五万士兵家属啊。
    ……
    安景之高作明堂,不断的梳理着原主已经拿下的土地和目前的财务状况。
    忽然听得外面传来嘈杂的声音,“去问问什么情况。”
    丁公公得了命令,小跑着朝殿外走去,不一会儿对方又推门进来汇报道:
    “陛下,”他顿了顿,看看安景之的脸色,继续说:“大皇子已经行刑,外面的百姓都在说天子圣明,陛下万岁。”
    处死这么一个祸害,还能收获不少的民心,也算对方死前为他做了一点好事。
    让一个无能的人坐在他不该坐的位置上,不仅是害了他,也是害了底下的百姓。
    先不说他以前犯的错误,就单单是葬送了那五万为他断后的士兵性命这事,安景之就不能重拿轻放。
    太子被打入大理寺之后,有些人就开始心思浮动。
    二皇子文武兼备,在武将之中素有威望。
    三皇子勇猛有余,智力不足。
    老四老五更是连三皇子都比不上,至于其他的儿子们,年纪尚小,还轮不到他们上桌。
    细数几个儿子最适合当太子,还真的就只有二皇子。
    对方能文能武,但安景之还是决定自己亲自看一看。
    更何况眼下连大一统都没有实现,他应该也还会再待上几年考虑这些还有些太早了。
    说不准,等国家统一之后,会有更优秀的儿子冒出来。
    大皇子没了之后,太子的位置就空在了那,若是换了原主,百官可能会暗示他需要选一个稳定的继承人。
    可他们吃了大皇子的亏,更加明白一个继承人对他们以及后辈子孙的重要性,即使二皇子素有名望,他们也不敢匆匆下注。
    况且当今陛下在他们眼中还正当年,在民间威望甚高, 他们根本不着急继任者的问题。
    原本一直久攻不下的南疆人听闻陛下祈雨的事情之后,主动归顺,更是为陛下身上镀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陛下,南疆闻圣威而降,可当地山多地少,与中原气候大大不同,更有不少风俗禁忌,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南疆再次反叛。”
    “诸位爱卿有何办法?”
    尉文华拱手说道:“启奏陛下,臣认为应该鼓励一部分当地百姓下山耕地,朝廷可以给予他们粮种支持,鼓励通婚,潜移默化的让中原文化渗入其中,如此再过两代,南疆将彻底融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