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潮水连海平,一座凛生寒
作者:小生杜书仁   红楼:开局世子,黛玉青梅竹马最新章节     
    但是这样傻大胆的贴着海塘站,到时候一个浪头把人卷走了,怕是哭都没地方哭。
    “我掐指一算,那几个书生今日怕是命犯水煞!”
    黛玉有些不信:
    “我看着这潮水也不算高呀,真能打到人吗?”
    水溶让春生下去给那些书生们提了醒,至于听不听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然后对着不远处那些仍旧滞留的几个努了努嘴:
    “嘿,还真有头铁的,能不能打到人,你可以拭目以待了!”
    一线潮
    “看,来了!
    这里的一线潮可是鼎鼎有名的。”
    黛玉举目望去,果然潮势渐盛,初时,如同天际垂下一条白练横贯整个江面,隆隆似天雷轰鸣。
    渐渐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又如水鸟振翅,万头攒动,你推我攘,争先恐后。
    及近,潮水势如破竹的奔至眼前,一面九尺高的水墙似乎平地而起,矗立在江面之上,一时间倾涛泻浪、积玉堆琼、势如万马奔腾,呼啸着冲上了岸边,又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倏然飞逝而去。
    这样惊险的时刻,却有数百个健儿,身上画着彩绘,手上挥舞着大彩旗,乌泱泱的迎着潮水奋勇争先。
    他们在巨浪中翻腾辗转,身姿矫健,彩旗却半点都没有打湿,个个都有着浪里白条的风采。
    这种本事让水溶看了都惊叹,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冲浪吧!
    看得他都蠢蠢欲动,想要去搏浪击涛了!
    良久,黛玉才被一阵闹哄哄的惊呼声惊醒,低头往那边一瞧,果然有几个书生被潮水扑倒在地,正像那翻了个的小乌龟一样在水里挣扎。
    黛玉推了推水溶:
    “果然让你说中了,咱们要不要下去救人啊!”
    水溶安抚道:
    “无妨,我刚刚看了,没有被卷下水的。只是身上湿透了,他们那几个同伴就能把人拖出来。”
    黛玉叹道: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果然是蔚为壮观,让人不禁心潮澎湃。
    这等天下奇观、古今盛事,若真是错过了才会追悔莫及。”
    水溶指着下面的海塘说道:
    “这鱼鳞石塘也叫扞海长城,正是陛下去年才下旨修整重筑的,如今看来倒是没有偷工减料。”
    黛玉笑道:
    “你啊,玩得时候也没忘了那颗忧国忧民的心,你还是想一想有没有得什么好句子吧,莫要浪费了这难得的景致。”
    水溶指了指天色说道:
    “哎呀,都这个时辰了,我饿了!
    观潮美馔,一个都不能落下,咱们叫小二上菜吧!”
    黛玉一眼就看出了某人的小九九:
    “休要转移话题!”
    水溶一看逃避失败,只能绞尽脑汁的搜肠刮肚。
    可惜,他大脑空空,只有一句话一直在洗脑循环: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哦,串台了,这是钱塘江。
    水溶只能在心里和伟人大大说一句抱歉,他要借诗来用用了:
    “我自己一时做不出,但是听过一首别人观潮作的诗——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黛玉思索了片刻说道:
    “确实是一首新诗,我竟不曾读过。
    这诗文字不算绮丽,不以字句见长,但却写出了潮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浑气势。
    可真是万里江山壮阔,幸遇知音。我猜写下这个诗的一定是一位将军!”
    水溶摸了摸下巴,这话也不算错,那位伟人确实把战争玩成了艺术。
    “还真是被你猜准了!
    不过,好诗也不能果腹充饥,所以我要开始小二召唤术了。”
    黛玉“噗嗤”一笑:
    “罢罢,你这般的确实是不爱吃牡丹,只爱吃草!”
    没错,他就是这种牛嚼牡丹的凡夫俗子。
    水溶不以为忤的说道:
    “这酒楼一般人就算提前几个月都不一定能订上,所以咱们可不能辜负了这良辰美食。”
    黛玉问道:
    “我若是没记错,你也是刚决定了南下的吧,所以你又是怎么订上的酒楼?”
    水溶得意的摇了摇扇子:
    “区区不才,正好认识酒楼背后的东家,所以才能让人家匀一间出来。”
    说话间,菜品渐渐上齐。
    水溶先叨了一个蟹黄汤包,轻轻在外皮上咬了一个小口,吸出里面鲜美的汤汁,最后才一口干掉了整个的汤包。
    鱼圆汤同样做得鲜美可口;缸肉色同琥珀,入口即化,比红烧肉更加美味。
    用过了肉菜,最后还可以用带着松木芬芳的松花糕解一解油腻。
    水足饭饱,见底下的人潮渐渐的稀薄了,水溶才和黛玉一起下了酒楼。
    没想到出门的时候却被人拦住了去路。
    “这位公子,我们是来道谢的,在下姓杨,若不是你刚刚派人来提醒,我等就要变成落汤鸡了!”
    水溶挑了挑眉,摆手道: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诸位的同伴可有大碍?”
    “无碍,几位同窗已经先回去了!”
    水溶有些疑惑:
    “我看诸位也是书院里的学子,怎么今日有闲暇来此,我记得书院通常不是逢五休沐吗?”
    杨书生含笑说道:
    “我等其实是跟着先生一起过来的,巡抚大人修筑海塘需要测绘图纸,制定方案,而我们先生正好比较擅长这个,就被征调来帮忙了。
    如今工程已经大致结束了,此次我们也是趁着潮水最大的时候来验收一番,所以其他几个同窗才站在了海塘上面。”
    水溶恍然,他还以为这几个书生纯粹是胆子比较肥呢!
    “就算要实地考察,也还是站在安全的区域,或者在身上绑上绳子,做一些安全措施才好。
    这钱塘大潮可是每年都有观潮的人被潮水卷走!”
    那些书生道谢的时候,水溶才忽然想起来邸宁可是在扬州当知府,等甄家的事结束了,他可得去看一看他。
    不过,教导这测算之事的书院在江南一带可不多,水溶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
    “不知几位兄台出自于哪个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