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食气却谷
作者:时光一过不再有   西游:从白虎岭开始最新章节     
    昏黄的山洞里,兄弟三个围挤在火堆旁,齐刷刷地盯着袁通手里的经卷。

    “袁通,这就是传说中的仙经吗?”

    黑狐口中喃喃,目光犹如两枚钢钉,牢牢扎在水兕皮做的书面上,怎么拔也拔不下来。

    “不错,其名曰…‘伏尸’!”,袁通语气郑重。

    “那还等什么,赶紧打开吧!”

    黑狐不耐地催促,嘴角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袁通点了点头,也不墨迹,当即让两兄弟将仙经擎在手中,依次翻开。

    一瞬间,卷中古篆云楷便如两道奔腾不息的洪流,分别浩荡涌入二妖脑中。

    良久回神,二妖皆目光呆滞,半晌无言,低着透似在消化,与袁通当初如出一辙。

    半个时辰后。

    阿虎从朦胧中悠然转醒,仿佛做了一场黄粱大梦,大张着嘴,两眼迷迷瞪瞪,一张胖脸憨态可掬。

    袁通有些惊讶,没想到阿虎竟然比黑狐快一步,平时看上去憨头巴脑的,没想到真人不露相啊!

    又过了大约三分之一拄香的工夫,黑狐也恢复了神智,瞪着洞顶愣了好一会,陡然一个激灵,打了个寒颤。

    “二位,感觉如何?”,袁通打趣。

    “爽!”

    阿虎半天憋出一个字。

    “很爽!”,黑狐享受地眯起了眼。

    “爽歪了!”

    “感觉要长脑子了!”,阿虎又补了一句。

    “真有这么爽?”

    瞧这两兄弟一脸舒畅的模样,袁通有些纳闷。

    他当时怎么没感觉出来?

    “爽!爽翻了!”,黑狐点头如捣蒜,哈巴狗似的吐出舌头,亢奋道:“我这辈子没这么充实过,这就是修仙之人的感觉吗!”

    “醒醒,咱还没开始呢!”

    袁通无语,一句话将其拽回现实:“而且除非你小子想把自己炼成老僵,要不然别想修行!”

    “老僵?也不是不行…”

    黑狐皱眉沉思,似乎在考虑可行性。

    “你来真的?”

    袁通惊了,阿虎也呆呆看了过来。

    “开個玩笑嘿嘿…”,黑狐一转严肃,摆了摆手,嬉皮笑脸道:“变成老僵多无聊,既不能吃饭还不能喝水,五感都没了,活着还有啥意思,我还想着将来讨个小娘子,抱上一窝狐狸崽儿呢!”

    阿虎闻言松了口气。

    “如果你是这样想的,恐怕你的愿望要落空了!”,袁通摇了摇头。

    黑狐一怔,“此话怎讲?”

    “你不是看过仙经了?不知道修仙第一步,便要辟谷么!”

    袁通道:“辟谷辟谷,讲究的便是不食五谷,远离荤腥,转而采集山川日月之灵气补养自身!”

    “从今往后,口腹之欲就要彻底与你无缘了!”

    “不过娶媳妇还是可以的。”,袁通揶揄一笑。

    “啊?!”

    黑狐傻眼了。

    不让他吃肉,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这破仙…不修也罢!”

    。。。。。。

    翌日清晨,卯时初寤。

    一大早,袁通便领着两兄弟登临绝壁,怀拥霞霓,面东而坐。

    准备正式开启修道生涯。

    经过昨夜激烈的讨论,他们最终决定,从《伏尸经》里记载的众多各类食气法中择出一篇悟松子道人留下的正宗法门,名为《餐霞饵华功》的服气却谷之法。

    此法分两篇,分别教授习者如何辟谷和服气。

    却谷绝粒,乃道教修行第一要义。

    《餐霞饵华功》开篇,便从五行和阴阳两个层面阐明了“修行须辟谷”的原因和道理。

    天地寰宇依大五行为均衡之基,从而蕴化万物、生生不息,世间生灵,不论人妖,其体内亦有小五行相生相克,互为制约。

    体内小天地中,金木水火土五相,既可对应肺肝肾心脾五脏,也可对应魄魂精神意五气。

    其中,水为精,土为意,所辟之谷,以五味而论,当归土行。

    土之对人,损益参半。

    往好处说,可生金魄而强身,从坏处看,又会浑精水损魂木,与修行炼金魄的宗旨相违背。

    人进土,则意土旺而归中,使神火因休而微,再加上魂木受损,所以人吃饭后往往会变得浑噩昏沉。

    具体表现就是吃饱了犯困。

    从阴阳气理的角度来看,生灵生长的过程就是积累阴气的过程,而土乃阴重阳轻之沉物,阳清而阴浊,通过辟谷可以避免浊气累积,祛除体内杂质。

    像龟、鹤、蛇、鹿等物,之所以长寿常为仙友,正在于其“食少而服气”,便如经卷中所言:

    “食气却谷,深息以为寿。”

    《庄子·逍遥游》中有言:“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唯有辟谷,采补灵气,保持一口清气,方能摆脱凡俗,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期得道升仙。

    当然,成仙的途径多种多样,道家辟谷食气只是其中的一条,三界无边无垠,各类旁门左道层出不穷,什么奇葩方法都有。

    不论是人或妖,选择不同,走的路不同,收获的果实也不同。

    拿西游原著举例,除了师从须菩提祖师的猴子,西行路上遇到的大多妖魔鬼怪都不曾辟谷,普遍酷爱吃人食肉。

    但并不妨碍,其中诞生许多神通惊世的妖王魔主,譬如嘑一口气吹得天地无光的黄风怪,又比如倒马桩毒钩刺破如来丈六金身的蝎子精,走的都是妖魔路子,照样呼风唤雨、无神可制。

    由此可见,神通法力,或者说战力与走的路数并无太大关联,而是另有评价维度,选择的修行之道只决定未来的果业,即最后能到达的高度。

    八百旁门,三千左道,终归不入本宗源流。

    道法自然,佛法光明,方能成就正果。

    言归正传。

    《餐霞饵华功》便是这么一部直通大道的道家法典…

    的练气篇。

    乃是正宗的仙家服气之法,能采日精月华,乾坤母炁,盗天地,夺造化,培元固本,以合天人。

    当然,以上都是书中所言,以袁通之见,颇有自吹自擂的意味,不必过于较真。

    但不论如何,以此法服食练气,可以加速修行、积攒法力,这点应该不假。

    按其要求,修者须于夜半子时、清晨初寤空腹之时,择取空气清新、环境幽静之处修习。

    站立坐卧随意,只需静心凝神,掘除杂念,待心静气和,即可呼吸吐纳。

    袁通三兄弟熟悉了一遍功法内容,面朝东生之气,阳机至盛之地,依照服气流程,先闭口,以鼻缓缓引气,待吸满后将口中清气如吞咽状咽入腹中,随后想象体内秽浊之气,待吸满后将口中清气如吞咽状渡入腹中。

    再之后,想象体内秽浊之气随吐而上出于喉中;待吐气已极则闭口,再重复上述引气吞咽之法。

    如此吐纳一次,便称之为“一咽”。

    初学者每日应不少于百咽,熟练后可增益其数。

    凡事都讲究循序渐进,像袁通这种刚开始辟谷的新手来说,一开始并不一定要绝食不吃,而要少食淡嘴。

    简单说就是尽量少吃,吃清淡点。

    可以适当吃一些瓜果蔬菜,切忌鱼肉等荤腥。

    这对袁通和阿虎来说不算难事,他们平日里便只吃素的,尤其是袁通,打小咬松嚼柏,饥食野果,渴饮山泉,因此基本上不受影响。

    只苦了黑狐,他向来无肉不欢,来到这枯松坡本是受罪,现在更是每日吃不饱肚子,只填填牙缝儿,想想便生无可恋。

    屡屡妄图半夜偷吃,都被铁面无私的袁巡查发现,将脏物全款没收,当众销毁。

    在袁通和阿虎严厉的督促下,黑狐虽不愿,也只能默默承受,每日按时服气辟谷,痛苦并快乐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弹指间,多半年眨眼而过。

    袁通三兄弟每日入定吐纳,功行不辍,相比半年前已经各有了十足的长进。

    连最疲懒的黑狐也不例外。

    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外表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食气修行,兄弟三个身上妖氛渐去,举手投足间多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野性,皮毛相比之前更为油光水滑,骨壮筋强,身轻如燕,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日行千里额不见汗,身板儿强了不知几何。

    特别是一双眼睛,变得炯炯如炬,湛然有神,一望便知不俗。

    早在修行之初,袁通便在洞里做了标记,前些日子比对,惊讶地发现自己比原先壮了一整圈,身高也长到了六尺出头。

    阿虎更是夸张,不仅胖了两三圈,个子还比之前高了足有两头,接近两丈的块头,往那一站,真个是摩天接地,如同小山一般,活似一座铁塔!

    若是不熟的猛地瞥见这么一头凶恶虎妖卧在近前,估计不到场吓死也得吓得尿了裤裆,哆哆嗦嗦闭目等死了。

    黑狐相比二妖,变化并不太大,只是一身黑毛更长更亮,犹如绸缎一般,熟悉行市一瞧便知千金难买,足令世间美人垂涎三尺,倾尽家资也要买来做成狐裘大衣。

    袁通没少拿这茬来调侃,每每惹得对方咬牙切齿,恼羞成怒。

    除了以上身体的成长,最令袁通欣喜的还是丹田的变化。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想来没有比“久旱逢甘露”更恰当了。

    多半年的滋润,袁通的丹田内已积攒了一点真气,灵力,或者说法力。

    虽然不懂施展运用,储量也不算多,但有和没有,已是天壤之别。

    不论如何,他现在也算有法力的妖了!

    距离成仙的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