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时空错乱
作者:灰瓦楞纸   无启时最新章节     
    第二天起来,看他俩拿着草图,我很好奇他们有没有找到什么线索。

    萨沙摇了摇头。

    我跟他们说了下我昨天的想法,虽然觉得不大可能,可是还是忍不住想说。

    他俩听完略作沉思,可能也感觉有点靠谱。秦博翻出草稿纸开始涂写,萨沙转身朝我做了个“强”的手势。

    哎呀,我还不知道对哪了,突然就被学霸表扬,真不好意思。

    智慧的火花被点燃后,我这学渣就被闲置了。他们在涂涂画画,讨论各种可能性,我也参与不进去,干脆好好吃早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干得好拖车的活。

    等我吃饱喝足,他们差不多也讨论出了什么,就跑过去看结果。

    萨沙先说:“这坑顶可能是对电磁波比较敏感的金属材质做成的,大块面积的材料比较均匀一致,被持续积累的振荡能量撕裂开,形成了我们昨天看到的情形。这个深坑可能真是某种形式的电梯,不过先问个问题,你知道伯努利效应吗?”

    我点头说:“嗯,知道。”

    虽然和他们比我是学渣,不过一些科学常识还是知道的。

    伯努利效应是指流体速度加快时,物体与流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压力会减小,反之压力会增加。

    伯努利效应适用于包括液体和气体在内的一切理想流体,是流体作稳定流动时的基本现象之一,反映出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我们的飞机飞行、航海安全等都会涉及这个效应。

    比如拿一个直径略大于保龄球,两头通透的透明圆筒,在圆筒上口封闭固定好一个吸尘器,下口对着保龄球,当打开吸尘器开始抽气时,保龄球会被周围的大气压进桶内,到达平衡点时,保龄球看起来像悬浮在桶内一样。

    秦博递给我一幅改良后的草图,看到在原先的井道图基础上,画了个卡在井道中间的扁圆筒形结构。

    萨沙开始兴奋地讲解,指着顶部的密集孔洞说:“嗯,你看这里,设置一个可调节吸气装置,轿厢可以在需要的高度停顿。如果是上升,先比需要高度升高一点,然后对应层高的环节处伸出托盘,轿厢下降落在这个托盘上,托盘有定位点,可以根据相应楼层的门口带着轿厢转动,这样就可以解决任何角度开门和一层开任意所需数量门的问题。

    如果下降更省力,可以控制底下那几排孔洞的开闭,轿厢依靠重力慢慢下降。在降到需要楼层时,环节处提前伸出托盘。”

    我听得连连点头,好像有那么点道理。

    萨沙做作地问:“这电梯除了任意角度开门的好处,还有两大好处,你想知道吗?”

    “想知道,想知道。”我忙回答。

    萨沙继续说:“第一,没有牵引限制。解决掉密封性问题后,理论上可以建造任意高度的电梯。

    第二,安全性更好。万一轿厢升到上面时发生机器故障,轿厢下井道内的空气不可能一下子排空,被压缩的空气能托着轿厢慢慢下降。

    我们看到在底部的几排孔洞下面还有长长一段光秃秃的井道,这部分可能是安全装置。那么下面的水里可能有轿厢或轿厢残片。”

    我听地很带劲,不过一想,这里不是被“封印”了几千年吗?

    萨沙想接着滔滔不绝,我忙打了个暂停的手势,打断一下:“哥哥们,哥哥们,九朵麻袋!你们确定说的是过去几千年的事儿,而不是将来几千年的~事儿???”

    秦博悠悠地说:“几千年前,几千年后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凭什么就认为这个时代的人一定比古人聪明。

    博物馆里躲过几千年淘洗保存下来的逆天文物在提醒我们制造他们的高超技术能力。

    我们没法复制的古代遗物太多了。有人说曾侯乙尊盘、云纹铜禁上繁复而有序的镂空纹饰是失蜡法铸造的,目前却还无法仿制。

    这类只凭专家口头说说的假设技术实际难以实现的纸上谈兵太多了。

    我们并不比古人聪明,我们只是有幸生的晚,享受他们建造起来的文明。”

    萨沙接着说:“还有写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的未知名牛人们!我们的老祖宗大概是实用主义者,万物皆为我用。”

    我觉得脑子里时空错乱了,深呼吸了几口,然后说:“恩,我去过杭州博物馆,第一眼看到战国水晶杯时只有惊叹。

    水晶又硬又脆,莫氏硬度达到7,不知道哪种工具能磨出那么深内径,壁又那么薄的杯子。

    燧石的硬度虽然有7,但也没法靠手工磨制出这么均匀的杯子吧。

    还有它的原料来源也是谜,水晶杯是一体成型的,据说很难找到能做出这么大的水晶杯的高纯度天然水晶块。”

    秦博说:“如果水晶杯不是用磨制法做出来呢?

    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是比较普通的材料,砂岩中就有。

    拣选出纯净的二氧化硅砂粒,控制温度让二氧化硅熔融,倒入磨具中,降温让结晶析出来,这样做个杯子是不是会比较简单些。

    可能为了提高水晶纯度,还需要利用某些工艺,把杂质集中,滤掉。水晶脆硬,晶体析出过程会比较迅速,所以战国水晶杯的朴素也是受工艺方法所限吧。”

    我听得下巴都要掉了。

    我去,这得什么水平的工艺能力才能做到,忍不住插嘴说:“秦博,二氧化硅熔点都快1700摄氏度了。几千年前如何做到?”

    秦博继续说:“我们现在不理解,并不代表那时没有可能。

    在特斯拉前,我们也不知道电能有这么多用途。

    在冯·诺依曼前,我们也不知道计算机会给社会带来这么大的改变。

    《拾遗记》记载过一种火齐镜“广三尺,阇中视物如昼;向镜语,则镜中影应声而答”。

    据说是能照出千里之外人影的镜子,还可以和镜中人对话。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看这个故事,这可能是一部视频电话,或者人机对话的类似电脑的装置。”

    我默默两手比和了个“强”的手势送给秦博。

    萨沙说:“老大给我划出这大块区域的时候,我仔细搜过卫星地图,发现个有意思的地方。”

    萨沙故意停顿了下看我,就知道我会迫不及待追问:“快说快说,发现什么了?”

    为方便给我解释,萨沙打开电子地图,卫星版的那种,说:“从我们现在所在位置向西一点,也在北纬30度附近。看见没有,这里,有个巨大的叉叉型标志。”

    他将那块区域放大,我往他指的地方看去,果然有山脉突兀地耸起形成巨大的叉叉标志。

    这块山脉的地质主要为花岗岩,山峰陡峭,植被比较稀少,呈现灰黄色,与周围沉积岩形成的较平缓山脉和苍翠植被相比有明显区分。

    我好奇得问:“这是哪?”萨沙继续放大,我看到了,这是某著名风景区。

    萨沙接着说:“之前我在想,为什么这里会有个叉叉呢?

    后来发现叉叉的北方正是凌家滩遗址。而我们所在的这个区域向东,有良渚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正好这些遗址存在的年代都在距今五六千年前。

    从叉叉往北到凌家滩遗址的直线距离和叉叉向东到良渚古城的直线距离差不多,它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于是我又在周边继续找,才确定下来现在这个位置。如果它们之间有联系,我们现在所处的这里可能是一个类似中转站的地方。

    自古交通枢纽总是最繁华的,会有些稀奇玩意儿。”

    现在听到的东西颠覆了我从小学到大的知识体系,我觉得把脑子倒空来装俩学霸给的信息才够。

    萨沙继续说:“然后我查了这些遗址的介绍,发现他们出土很多玉器、石器和陶器。凌家滩遗址中有个被玉钺,玉璧,玉璜之类器物铺满的墓葬。

    我比较认可秦博说的,这些只是替换零件而已。

    石器时代的玉器或石器,很少有繁复的花纹。大量的石器和玉器,形制一致,几乎都是规整的几何形状,完美对称的圆形孔洞,只有工业化生产才能做出大量的,这么稳定的产品。

    石器时期出土很多的玉琮,管状玉饰,玉勒,玉珠子等,这些器物共同点是中间有孔的管状物。像不像用于中间穿线用的保护套管?

    考古在良渚古城外发现了水坝,老祖宗逆天的水利系统。

    某些说法是防止雨季山洪爆发影响城市,但是地理位置却显示水坝故意将水引导到城市,穿城而过。良渚古城又不是建造的河道口上,如果是用作防洪,在城市外的河道边直接筑拦洪堤不是更方便。

    有说造水坝是用于灌溉,但江南地区又近海边,降水比较充足,从河道引水很方便,没必要兴师动众做巨大又复杂的水坝。

    综合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这些水坝可能还有更厉害的用途,我觉得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我赶紧端好小马扎,支起耳朵打算认真听故事时,萨沙停了下来,对我说:“从这几天的相处来看,我觉得你基础比较差,还爱插嘴。为了不影响我讲故事的情绪,先让秦博给你科普点基础知识。在我讲故事期间,禁止插嘴,有问题拿笔记下来,等讲完再解释。下面有请,秦博~”

    萨沙说的是事实,不过不打断问清楚,我的思路跟不上他们大开大放的脑洞。

    我被怼得一脸尴尬,我拿手在嘴上一划,示意接下来会闭嘴。

    秦博递了笔记本和笔给我,然后开始娓娓道来:“第四纪冰川时代的末次冰期在距今约1.5万年前开始结束,气温逐步回升,在距今约1.4万年前,气温迅速提高进入“博令-阿勒罗德”暖湿期,这一时期约历时两千年。”

    我去!秦博竟然从一万多年前开始,我忍不住又惊掉下巴了。

    秦博看到我的样子,笑了下继续:“温暖了几千年后,在距今1.25万年前的短短十几年间气温骤降,温度差不多回到末次冰期时期,而这个寒冷时期持续了一千多年。

    之后在几十年或更短的时间内,气温骤升,在约距今1.1万年前结束持续一千多年的寒冷季。

    这段温度剧烈变化的时期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电影《后天》中温度突变的描述就是以此为原型。

    那次能够使长毛犀牛和猛犸象等耐寒动物灭绝的极度严寒,却反倒让人类进化了。

    考古发现在距今1.1万到9000多年前西亚和东亚少数地方的人类突然学会种植粮食。

    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进化到新石器时代,从渔猎生活进入到农耕生活,人类的食谱却从高档的肉食为主退化到低档的粮食为主。

    这里似乎有些地方不合逻辑。

    低纬度地区在这段时期气候波动不是十分明显,假设人类靠迁徙从非洲大陆横跨几大洲遍布全球的理论成立。那么“新仙女木事件”时期,迁徙理论下的人类为生存应该搬到温暖的低纬度生活,维持旧石器时代的模式才合理。

    人的刻板心理是很强大的,轻易不会改变,更别提改变食谱这种可能导致种族灭绝的大冒险。

    人类进入能利用石块为材料制造工具的能人阶段约在200万年前,与第四纪冰川开始时间接近,母系氏族社会可能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发展。

    人类生育比其他动物要困难,孕期过长,胎儿和母体相比过大,一般一胎只生一个,生育导致母体死亡率是极高的。

    远古时期孩子们一般是在相同时间段内出生,被一起抚养的共产宝宝。

    人类女孩一起生活一段时间,生理周期会自然调节到同步,这种功能可帮助人类实现同期生育。

    远古时代物资缺乏,将生育时期调节同步,在物资相对富裕的时间段集中生育,共同抚养可以增加婴儿成活率。

    从生育开始,女性就在选择做自我牺牲,由女性主导的母系氏族社会,心理上会更珍惜不惜牺牲自我生命延续下来的每一个个体,这样的社会更容易形成共产共享的公有模式。

    母系氏族社会可能帮助人类这一物种在条件极恶劣的情况没被灭绝,反而一直在超常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