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愿者
作者:灰瓦楞纸   无启时最新章节     
    教授把我送回酒店。下车后,我和教授道别,目送教授开着他的小哈扬长而去。

    昨天我已经收到了双姐的订票信息,终于可以回去了。

    这趟路途的最后一站,秦教授不寻常的操作,理智告诉我要小心,直觉却老唱反调。我总会在觉得危险的情景下,没心没肺地安然入睡。

    ……

    很久很久后,我才知道秦教授回家后给双姐发了条信息:如果这是你们要找的人,阿竹老师把他保护的很好,他还处于关机状态。

    ……

    回杭州后各种探苦,软磨硬磨,双姐终于大发慈悲,给我放了几天假。我太累了,宅家里消磨掉这几天后回去上班。

    回去时,我发现公司摆设哪里有点不同,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哪不对劲。我摇摇头,回自己的工位呆着吧。

    正发着呆,双姐叫我进去谈话。公司平时只有双姐和我两个人,很少有人来拜访,除了,传说中的老大。每年圣诞节到春节期间,公司法律意义上的老大——华叔会来呆段时间。

    我进双姐办公室后发现房间里还有个人。不知道他是啥来头,穿身有公司logo的实验服,戴着口罩和防护帽,只露出一双灰蓝色眼睛,看不清样子,可能是个外国人。

    他见到我抬了抬手算是打招呼,我不知道他讲哪国语言,也挥挥手做回应。

    双姐指指椅子,示意我坐下。以双姐这架势,我感觉这次谈话形式有点不妙。

    那人摘下口罩,说:“又又,这位就是公司唯一的宝吗?”

    双姐朝他干笑了下,给我们互相做介绍,说:“嗯,这位是张东海,公司今年新招的销售,干得还不错。萨沙,技术顾问,不是老外,中国公民,俄罗斯族。”

    我们互相再打个招呼,算认识了。

    双姐接着说:“总公司那边开发了一种新试剂,需要做一些测试,由萨沙总负责。现在我们需要一些自愿者提供血样供测试。这种赚钱的好机会,姐先想到你啦。报酬不错的,怎么样,考虑下?”

    果然准没好事,啥试剂,啥测试都没说,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

    我有点情绪,说:“姐,啥都不知道,让我定?我怕。”

    我刚说完就引来双姐一阵嘲笑,她说:“对对对,姐没说清楚。一种新的提纯细胞核用的试剂组,体外用的,不会影响到你健康,抽点血而已。再透露点,这次给自愿者的报酬不低哦,你不想国庆节回去给你外婆多带些礼物吗?”

    说完,双姐伸出两个手指头,说:“两万,一管血而已,成交不?”

    这条件确实挺诱人的,我有点心动怎么办?直觉上又有些怕怕,不知道又有啥坑等着我跳。

    双姐乘机拿出一份协议,递我一只笔,见我还在犹豫,说:“这是公司正常工作安排,又有额外报酬可以拿,签啦。”

    这老狐狸,软硬皆施,又提之前那个坑。我想了想说:“得加一条:除这次试验外,我的样本不可以用于其他试验,不可以公开我的基因信息,我的全部基因信息所有权归我所有。”

    双姐爽快地说好,拿回协议,麻利地修改好,重新打印了两份,递给我,看着我。我接过来,看了看,觉得没有什么其他不妥,签了。

    萨沙站起来,示意我跟着他走。我们走出双姐办公室,往隔壁一间房走进去。

    怪不得早上来时觉得哪里奇怪,原来这里多出来一间实验室。可能它原来就在这里,被高大的绿植挡住了,以前我没注意到。

    萨沙示意我坐在试验台对面的高脚凳上,让我伸出胳膊,撸好袖子等他。他拿出整套抽血工具,抽出橡皮条打算往我手臂上扎。

    我一下抽回手臂,弱弱地问:“这,不需要找专业的医护人员吗?”

    萨沙笑着从一个抽屉中抽出一本墨绿色本本丢给我,说:“我就是,祖国医科大学毕业的正牌医生,有执业证的哦。放心放心,我技术好的很。”

    接着他扎紧我手臂,摸到静脉,消毒,扎针,套一次性负压采血管,松皮筋,压棉花球、抽针。一套流程还挺流利,如他所说,技术还行,没扎漏。

    萨沙拿走采血管,放进冰箱冷藏,示意我可以走了。我懵懵地出去,懵懵地下班回家。

    后面几天一切照旧,这几天虽然公司里多了一个人,但也没有多少变化,萨沙几乎都泡在他的实验室里,双姐嘬她的咖啡,我混着一天天。

    不知道我的血样测出结果了没,还没有新产品的任务发下来给我。

    不久到国庆节,我回家待了几天。外婆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外婆不是很会烧东西,我带了知味观的“肉肉套餐”,比她做的菜好吃。

    外婆是这个偏远小渔村里唯一的赤脚医生,饭桌摆在小诊所门口,我们准备吃午饭。

    路过的邻居婶婶叫外婆:“阿竹婆,你外孙回来啦。小海,给你外婆带什么好吃的?”

    我递双筷子给她,说:“杭州带来的东坡肉,很适合老人家的。婶,你也一起尝尝。”

    在这里,外婆帮街坊邻居看个小伤小痛,有时靠自己种的或拔的草药治病,很多时候都不收钱。村民经常会送点种的菜或打的鱼给外婆作为感谢。

    很早前的赤脚医生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在渔村类似。他们没有被纳入国家编制,非正式医生,一般挑选出来后到卫生学校接受短期培训,掌握一些卫生知识,结业后成为赤脚医生,缓解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问题。

    外婆从小就很聪明,不过在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很普遍,即使作为家里最小的,唯一的女孩,也没能得到上学的机会,早早地帮家里干活。

    听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队里选人去学赤脚医生时,没读过书的外婆主动要求去,但以不识字被拒绝。外婆很想去,就请求大队里给她一个月时间,一个月后如果她识字量能达到小学毕业水平,给她个机会。

    在那段时间里,村里几个识点字的村民帮助她。不知道她用了什么办法,一个月内硬记住那么多字,通过了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的考试。

    做赤脚医生没有显而易见的好处,再加上大家都忙,村里没人想去学,既然外婆这么努力,大家都很乐意让她去。

    外婆还跟着来村里唱戏的草台班子自学过越剧,演过天仙配的女主。

    她一直是我的偶像。

    现在村里人口流失,我们这辈的基本都出去了,村里留守的多是外婆这辈人,村医的工作量少了很多。

    外婆好安静,又有同龄人,我觉得现在她过的才是她最想要的生活。看她每天悠哉悠哉,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