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14
作者:温暖11   种田?种田!最新章节     
    其实腊月也不知道怎么努力,督促五老和刘掌柜他们吧。

    快一个月了,腊月表面看来专心训练护卫,没有操心过修路修城墙和民工及民工家属的管理卫生的事了。他们不知道腊月神识每天都能看到,选日不如撞日,今天中午请大家吃个饭,督促奖励一番,再问问他们对以后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不行,今天请不叫请,叫喊,不礼貌,明天中午请大家吧,正好腊月也好好理一下思路。

    吃完早饭,腊月照常去护卫队看他们训练。刺杀练的挺有力量,整齐。三人一组三组一班配合也像模像样,三个队配合因为没有对手没有比试过,看不出来效果。

    腊月看了半天比试,中午让晴雯带人用灵面做的馒头和灵菜做的肉菜奖励第一名的三队。

    等他们吃完饭,又勉励几句,腊月离开回家了。

    边走边想,是不是增加些人手,这些老人也能训练了。或者去历练历练,剿剿匪?不行,人太少,还是再招一波人,练出来再说。

    回到家,腊月就布置下去,让拴住他们再招一百个护卫。

    腊月一直没有指定护卫队长,潜意识里还是希望能有个通现代的门,像她的灵气空间一样,能带人过来管理护卫这一摊。

    现在总算有希望了,当然,也可能是通向更加混乱和腊月一点也不了解的五代等时候。

    既然有门了,就按部就班发展即可,一切等门打开再做打算。

    第二天中午,五老带着自倚重的孩子来了,一一给腊月见礼,腊月分别给了见面礼一面镜子,一本新印刷好的赤脚医生手册,当然改名为【简易医疗手册】。

    “镜子是给你们娘子的,别多想。这本书是我从三四百年后找到的,写书的时候那边新朝成立不久,乡下医生少,人们穷,去城里看不起病,朝廷集合全国名医编制的,由政府出面培养,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通读这本书,会开药看病的乡村医生,当时可是消灭了不知多少瘟疫,救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腊月解释说。既然这样了,只好把装神棍进行到底。“你们拿回去也别藏起来,都努力推广,即使能多救一个人,也不枉费我的一番辛苦。”

    “敢不遵命,一定努力推广。”几人纷纷激动的施礼回答。

    “我一个老太婆,眼看着神州大地多少人腹内无食,身上无衣,老无所养,幼无所依,白骨露于荒野,甚至河南陕北都有以人相食的惨事,却无能为力,时时痛彻心扉。”说道这里,腊月真是心痛的眼泪出来了,多好的神州百姓,只要饿不死就不会造反,怎么就这么多灾多难呢?

    “多亏有你们,不嫌我粗鄙,不辞劳苦帮我忙前忙后,才算救下了几个人。老婆子谢谢诸位了。”腊月拱手一礼说。

    众人纷纷“不敢,不敢,”的起身避让。

    “我们在救人,也是在自救。诸位的功劳,神州古代先贤大能们都会记得,老身与诸位共勉。”这是神州古代大能前辈们开的门,不然她也来不到这里,腊月觉得她的所作所为前辈们看得见。

    腊月请刘掌柜和秀才作陪,宾主尽欢。

    腊月不知道这些人受到多大的震动。她不加掩饰的说在三四百年后拿来的东西,还有古代先贤大能们什么的,让他们心里正在经历八级地震的同时,还得不漏声色的应付腊月,想问又不敢问后世是什么朝代,真是辛苦了。

    回到家,都不约而同的到书房。

    刘耄老和大儿子一起坐在书房,刘家下任当家人,平时稳重内敛的中年人像孩子似的坐立不安,孺目的看着父亲。

    “为父猜想老神仙口中的古代先贤大能们,应该都是神仙,不方便下界,委托老神仙下界救人。”刘耄老慢慢的说。

    “父亲,一定是。父亲大人,咱们真的在为神仙做事。这世上真的有神仙!”

    儿子还没说完,就被耄老打断了,“噤声,大呼小叫成何体统!从老夫人到来,开始买人,不挑强壮的,专门挑快死的,老夫就有所怀疑老神仙的出处,今日果然证实了。”

    刘耄老喝口茶,接着说,“咱们虽然是给神仙做事,但是一定要记得小心谨慎,尽心尽力,不要别的,只要神仙记得咱们的勤勉,万一老神仙走时能带携一二,就不负老夫这番筹谋。”越说语气越严厉,“要告诫家里人,克勤克己,谁要坏了家里名声,不要怪老夫让他出族!”

    这种事出现在每个吃饭的众人家里。

    都把在工地上为腊月做事的子侄亲戚们叫来,声色俱厉的告诫一番。

    腊月就是单纯想谢谢他们,到这里两个多月,弄成现在的局面,全靠大家了。她做梦都想不到还有这样的震慑效果。

    听到风声的人赶紧买了赤脚医生手册回去研究,琢磨三四百年后的文字,制度等。

    不知道的见别人买也跟着买回去研究,看看为什么和腊月扯上点关系的都买这本书看,结果就是阴差阳错的这本书传开了。

    腊月还想着怎么推广,让人们接受。首先她供养的学校孩子们必须学,老师必须教。

    正布置着,拴住来报,说那本书脱销了。腊月虽然莫名其妙,但是好事啊,赶紧吩咐加印,成本价销售。

    护卫又招了一百多个,每个队三十个,以老带新。

    腊月家门口扔孩子的几乎没有了,也是啊,但凡有一口吃的,谁舍得骨肉分离。

    流民民工来了都有固定的流程,有人管理。腊月又闲下来了。

    一闲下来,就想找点事做。男人们修路修城墙,烧砖,烧灰做木工等,都有事做,有钱拿。女人老人出了做饭的,城管的,少数人有活干,有工资挣,大部分都在家做家务,得给她们找点事做,女人挣钱了自然有地位了。

    腊月在笔记本里找了找,看到有水利纺织挺好,想了想不现实,这几年北方持续大旱,河水干涸,浇地都没有水了,怎么弄水车等机械?否了。

    看到穿越发财的必备项目造玻璃,应该可行,就是不知道这里的河沙能不能用,先试试吧,等试成了,再考虑在哪里建厂等后续。

    让谁负责这个事?腊月手里的能人太少了,得用男人,倒是有几个,有两个还算精明强壮的,都是后来和腊月买的妇孺团聚的,腊月不相信他们的人品,怀疑他们是故意丢开老婆孩子自己逃了,听说老婆孩子没死还过上好日子了就回来找了。

    买的几个和家人同死的几个人都是不识字的老实头,干活行,管事不行,腊月在家里普及识字,都没学会几个字。

    不得已,把大雨喊过来,吩咐他去做。让他招几个匠人,在隔壁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