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李猫的作为
作者:梦说笔谈   大唐:我不是孝敬皇帝最新章节     
    见李治的态度,李弘稍一思索改了话茬,不直接喊打喊杀:“身位臣子,他明明知道阿爷身体才好转,怎敢在君前如此失礼!岂是人臣所为?”虽没亲眼所见,但李义府的行为和拂袖而去没啥区别了,连句告退的话都没说,更别说请罪了。

    作为一名货真价实的大孝子,李弘怎么可能不对此愤慨呢!

    “一国之宰相,岂能因君前失仪而治罪?”说完,李治见太子小子仍旧愤懑,不太情愿地颔首,原本被李义府顶撞而产生的怒气一扫而空。

    李治转而抚着太子的头安慰起了小太子:“即便治罪,也要依据律法而行,不可使人因言获罪,这不是明君该做的事,知道吗?”

    李弘乖巧地点头,他当然知道树立一个广开言路的形象的重要性。

    “英国公早前曾与我说,长孙延新得了一官,任职都水监,五郎可知此事?”李治问道。

    要是换做武后李弘可能会犹豫一下,但才见过李义府在皇帝面前的表现,李弘果断真话:“听闻他花了七十万钱。”

    上一个犯了错在皇帝面前死活不认的许圉师此时还在贬谪的路上呢!

    紧接着,李弘又挑着他见到长孙延的事说了些,最后补充说:“孩儿想着,我朝本就以科举、恩荫并重,以财赀贿官终非正道,况且还是为了私利,是以多关注了些。”

    李治对儿子的坦诚很满意,对于李弘和李义府的过节他自然是清楚的,不然李弘今日也不用来这一遭,可惜李义府终究让他失望了。

    “五郎是否知道李义府为何要聚集这般多钱?”

    “不知,”李弘摇头,好奇地看向皇帝,“阿爷一定知道!”

    “李义府母丧后,其找了个望气者,唤做杜元纪。这杜元纪告诉李义府他所居的府第有狱气,需要积累钱二十万贯来镇住它。”还有李治没说的,按制夺情后孝期内每月朔望给哭假,李义府并不为其母守孝,而是身着便服与杜元纪去城东望气。城东多古冢,地势最贵。

    而这些,都被人报给了李治。李义府自诩隐秘,但如何能瞒过有心人的眼睛。

    望气,自古以来就容易被人同谋反联想到一起。比如传闻中因“武代李兴”预言而替武后挡枪的李君羡,真实的死因便是身位武将而与方士妖人公然勾结望气。起码现在李弘从未听过此种预言,若是他现在跟人说女主天下,恐怕旁人会觉得太子得了失心疯。

    即便是后来“预言”出来了,武则天登基为帝。天授年间李君羡的亲属去找武则天为李君羡伸冤,武则天也只是为了突出“天授”之意恢复了李君羡原本的官爵,以礼改葬,至于其他封赏啥的,那是一点没有,可见预言的真实性。

    “好了,且不提他。五郎这些日子监诸司奏事,奏疏耶耶都看了,游韶他们都夸赞你处事公允。”李弘夸赞道。

    听到这话,饶是李弘仍有些脸红:“上官相公谬赞了,都是宰相大臣们处事有方,孩儿只是依规行事罢了。”

    能轮到他处理的都是些小事,大事又轮不到他管。按照皇帝的旨意,这些事都是由李弘做最后决定的,算是培养他权威的一种手段。

    实际上,这些能让李弘决定的事通常都是有惯例的,官员奏事时通常会把或多或少的处理办法附上,他只需询问些左右的意见做下决定,偶尔遇到些难的还可以去问宰相,在李治的安排下全都在东宫有职位的宰相自然不会拒绝李弘。

    此举也不必担忧被人轻视,毕竟李弘的年纪摆在这儿了,反而让人觉得太子虚怀纳谏。

    并且按照制度,即便李弘做下决定,奏疏也要往门下省走一遭,事有未殚也是可以打回的,当然,李弘还没遇见过这种情况。

    有这般臂助,李弘要是做不好才是反常的。

    游韶是上官仪的字,这个时间点,比上官仪更有名的,他的孙女上官婉儿快出生了。

    皇帝与太子这边温情脉脉,另一边李义府出了甘露殿,也不去位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了,径直满怀怒气地回了家。

    别看他在皇帝面前表现地理直气壮,回家时还是不忘派人把在外揽财的儿子、女婿招了回来。

    李义府倒没把御前的事说出来,先是闷头一顿训斥,随后又叮嘱子婿在外务必小心谨慎。

    李津面露难色:“父亲,那这二十万贯钱是不是先停了?如今长安钱贵,还差半数不止呢!”

    李义府当即瞪了过去,若不是他亲儿子,他早打了:“你们当我为了谁?镇阖府上下之狱气,还不是为了汝等,此事没得商量,宜早不宜迟!”

    说罢,李义府把人都赶了出去,在书房中枯坐一会儿,猛地站了起来,他得联系皇后!

    被皇帝质问,李义府还是有几分委屈的,虽然他的家人都参与了卖官,包括去世前的母亲,但每一个买官的人他或是他的家人都考察过的,至少要有差不多的能力。

    为国选材,劳心劳力,连家人都叫上了,收点财货过分吗?

    不怪李义府委屈,以往这等违反律法的事他又不是干过,最后不也都没事吗!

    昔日洛州一女子淳于氏因罪被关入大理寺狱。李义府因淳于氏貌美,便暗中指使大理寺丞毕正义将她释放,然后纳为妾室。时大理寺卿据实上奏,陛下命彼时的门下省给事中刘仁轨为主审查。然毕正义在狱中自缢,实证断绝。

    之后如实回禀李义府嫌疑的刘仁轨出任青州刺史,当时正值苏定方攻略百济,刘仁轨奉命督海运,运输粮草辎重。然海上风向多变,刘仁轨不愿仓促出发,但在李义府的逼迫下不得不从,结果船队遇风沉没,死伤严重。

    李义府出身寒门,早先赵郡李氏之李崇德因谄媚将李义府列入族谱。李义府与杜正伦争执贬官普州时,李崇德却将他除名,起复后,李崇德因害怕报复,于家中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