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意外的探索之旅
作者:韩逆子   重生激荡年代,寻宝起家!最新章节     
    她们的欢笑声和活力,如同春日的阳光,驱散了刚才的紧张气氛,为这个小院带来了生机。
    张清芳的出现,无疑让李民之前的警告显得多余,她意识到身边的朋友并非全然不可信。
    这段日子,廖军也频繁地开导张清芳,他强调,交友并无过错,但需审慎甄别,若遇困惑,不妨请教亲朋的意见。
    张清芳本打算借此机会,以拜访朋友为由,暗中探查李民的真相,这是廖军给予的建议,尽管不明白其深意,但她信任廖军的判断。
    在父亲和小叔离开前,他们曾叮嘱张清芳,廖军虽有所图,但张家的存在就是她的盾牌,只要张家尚在,她就能倚仗廖军的庇护。
    因此,张清芳决定暂时抛开忧虑,略显张扬地邀请小姐妹们来家中聚餐,但在此之前,她还是悄悄征询了江言的看法。
    江言和何建国在知青点的地位举足轻重,任何决策都会先听取他们的意见,其他人则按部就班。
    江言对宋卫红颇有好感,尽管后者性格直爽,如同张清芳,但宋卫红纯真无邪,乐于助人,对江言救她的事念念不忘,对她充满感激,这让江言体验到了一种被依赖的“大姐”感觉。
    当何建国提着捕获的两只兔子回家时,发现他的妻子身后多了一个跟屁虫,正是那个对江言充满感激的宋卫红。
    夜幕降临,五个姑娘并未离去,反而引来村中其他如牛小兰、杏花和大妮儿等姑娘,她们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回荡。
    三个男知青在院子里边劳作边聆听,何建国也被笑声感染,他注意到江言难得的开朗,心中暗自惊讶。
    尽管看出了江言内心的防备,但他确信,即使是村里消息最为灵通的花大婶,可能也不清楚江言的家庭背景,尽管她表面上与灵芝和秀儿关系融洽。
    宋卫红则兴致勃勃地分享着城市的风光,尤其是那座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白塔公园,她的讲述让青山沟的知青们听得如痴如醉。
    几年前的激进运动如火如荼,因免费串联,众多年轻的革命者活跃于各地,他们以“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为名,对任何可能被视为不合革命标准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审查。
    一旦发现情侣间的亲密行为,他们会毫不留情地进行严厉批评,甚至有时会亲自出手,强行剪除不合规定的衣物,甚至冠以“打击封建余孽”的名义。
    周边的乡村,尤其是那些承载着历史痕迹的地方,几乎无一幸免于他们的破坏。
    接着,这群不满的青年目光转向了那座象征着静谧的白塔。
    一次大规模的行动中,市内的红卫兵为了弘扬他们的“大胆革新精神”,他们携带了满载油漆和碎石的物资,对白塔进行了全面的涂鸦和攻击。
    每泼洒一滴颜料,每砸中一处,都会引来阵阵欢呼,原本圣洁的白塔被污渍覆盖。
    似乎连神明也无法忍受这种亵渎,当一块砖头击中佛像所在的拱龛,白塔脚下竟悄然震动。
    宋卫红停下讲述,喝了一口水,期待这一刻的反应。
    “当时他们以为是地震,有的人还以为是神明的惩罚,你猜发生了什么。”
    她故意停顿,引人入胜。
    “怎么了。”
    众人急切地追问。
    “不是地震,你知道吗。”
    她卖了个关子。
    “塔倒了。”
    猜测声此起彼伏。
    “没,我前阵子还亲眼见过它。”
    宋卫红加重了语气。
    “那些人都吓得四散而逃,后来,有两个知青在白塔公园意外跌落,才揭露了一个秘密。”
    宋卫红神秘地压低声音,讲述着这个令人惊讶的发现。
    两个城市的青年在跌落中发现白塔底部隐藏着一个密室,出于好奇,他们在夜晚潜入,竟然目睹了一个静止多年的死者。
    这消息让江言瞪大了眼睛,尽管对密室本身并不太感兴趣,但九条龙这三个字就像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她的思维。
    何建国始料未及,江言对那个“小跟班”的关注超出了他的预期,她竟然提出要一同前往探秘,这让何建国有些惊讶。
    他原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兴趣相投,没料到对方的吸引力竟会这般大。
    “你真的要去?如果只是市区游,我可以陪你一道。”
    何建国实在不舍她独自行动,一夜未眠的忧虑让他对山东的事情和她之前的病况有所担忧。
    “男女有别,我们姐妹逛街购物的乐趣,带上男性就大打折扣了。”
    江言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张清芳的提议,更不可能带上何建国。
    她心中有个模糊的感觉驱使她前行,尽管白塔内可能并无新发现,但那些被砸的石像背后隐藏的秘密让她觉得这是一个探寻的机会。
    或许还有其他未被触动的石刻,触发其他未知的机关,规则并不限定密室只能有一个。
    “好吧,你需要的钱和票我都准备好,尽情挑选,别心疼。”
    何建国想起家中女眷们逛街时的精打细算,一件衣服反复比较的情景,立刻明白了她的需求,慷慨地许诺,鼓励她不要拘泥于小节。
    宋卫红与几位女性同伴悄悄躲在门口倾听,听到这里,她们心中难免有些嫉妒。
    宋卫红扭头小声询问:“他们俩是不是已经定下来了。张清芳和路红微笑着表示,他们已经商量好了婚房的事宜,引来一阵艳羡。
    她们也曾渴望爱情,知青之间相互匹配似乎顺理成章,但异地恋和家庭背景的不确定性让这段感情变得复杂。
    若要改变,难度不小。
    “那他们两家大人同意了吗。”
    一位姑娘带着一丝疑惑问道。
    “还能不同意吗?否则怎么选房子?听说是何建国的奶奶无意中提起,一个老朋友的后辈恰巧是江言,于是就叮嘱何建国关照一下。
    结果,关照成了终身大事。”
    张清芳翻了个白眼,这些事情早已公开,用来堵住众人的好奇心。
    知情的,恐怕只有三爷爷和五爷爷两人。
    “哈哈,这下热闹了,我告诉你们,”那个知青恰好知道一个秘辛,那就是同样来自京城的奚秀芬的心事。
    奚秀芬对何建国抱有好感,这点在他们高中时期人尽皆知,女神有心,而襄王却无意,何建国的出现次数屈指可数。
    即使对奚秀芬来说,他都像是个陌生人。
    然而,何建国的勇猛和家世,使奚秀芬对他产生了特殊的情感。
    一次偶然的救援事件,让奚秀芬对他彻底倾心,而何建国却浑然不知。
    在上山下乡的浩劫中,奚秀芬费尽心思寻找何建国的去向,尽管人脉尽展,却未能如愿同往。
    最终,她选择了临近的村庄,只因这样才没有错过他。
    在校园中,奚秀芬的名声颇为独特,拥有一众仰慕者的同时,也难免招来一些反感。
    其中,与她矛盾最深的是那个女知青的室友,因为红旗村事件,当奚秀芬陷入昏迷时,这位室友曾短暂地流露出幸灾乐祸的情绪。
    然而,谁能料到何建国的一次探访竟奇迹般唤醒了她。
    醒来后的奚秀芬得到了官方的优待,但她选择坚守乡村,这背后的动机虽被人揣测,但也只能说是她个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