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心动
作者:古潭静水   玉帝,我二十年后会回来最新章节     
    潍县,王春林家。
    一辆辆拉着木材的车进入佳王木器厂,一辆辆盛满家具的车驶出佳王木器厂,整个小镇,这里可谓是最繁华最忙碌的地方,谁都没有想到,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家徒四壁一腚饥荒的王春林,竟然在镇上开了木器厂,而且干得红红火火。
    想当初,他从外地一车车往家里发木材的时候,大家就说他败家,心里没数,然后又做了半年风箱往外拉,没看到他挣多少钱,但是后来他直接承包了村里的荒地,干起了木器厂,虽然厂房不多,只有十几间,可是足以支撑整个工厂的运行了。王春林家再也不是全村都瞧不起的破落户,他的二弟去了厂里帮忙,已经有了议婚的对象,三弟在上高中,四弟当兵,五弟在上小学,王春林也结婚了,女儿妍妍刚刚出生,一家人生活得安稳舒适美满。
    这几天,王春林心里总是毛毛躁躁的,可能是前段时间他看到了莒县批发市场那个广告,知道那是玉雪的项目,他有些心动了,想要去找玉雪。
    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梅子问他咋回事儿。
    “雪儿开了一个批发市场,里面东西很全,我想去看看,咱们不能只局限于做几套家具。”黑暗中,王春林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就像一个年轻的豹子,在伺机捕捉猎物。
    梅子是知道玉雪的,她一边轻拍着妍妍哄她睡觉,一边轻声说,“想去就去,又不是什么难事,骑摩托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春林就去往莒县批发市场寻找玉雪。王春林一路打听一路来到市场,一路上他看到的是批发市场车水马龙热闹异常,繁华异常,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批发世界,各种东西琳琅满目,品种齐全,只有你想不到的,只要你想到的这里都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小商户们,拿货的拿货,砍价的砍价,满市场逛悠的满市场逛悠;小工们帮忙挑运货物,有些则用小三轮帮忙把货物拉到汽车站或者火车站,从中获取一定的费用;外面的小吃摊上弥漫着各种香味,因为正是早上,所以小吃摊上的人非常的多,王春林因为起得很早,没有吃饭,他便在一个火烧摊前坐下,要了四个肉火烧,一碗小米汤,一路走来,他早已经饥肠辘辘。他先喝了一口小米汤,嗯,很浓稠,小米汤做的很好啊,又咬了一口肉火烧,里面的油滋的一下冒出来,火烧也很好吃,王春林一下子干掉了四个火烧,两碗小米汤,肚子里觉得饱啦,这才起身继续逛游。
    他把摩托车寄存在存车点,在市场的入口处,有一个老头在看车,一辆车二分钱,王春林就把车存上了,他走着在市场里转,他先要摸清楚市场的运行情况。
    他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才把市场转完了,他发现这里卖家具的少,仅有一两户,而且家具的品种不是很多,样式也不是很新颖,所以心里就有了一定的想法。
    他想要去找玉雪,说来也巧,玉雪今天正巧在市场溜达,玉雪有个习惯,每隔三五天就会到市场转一转,也会去白氏企业转转,还有三味食品厂和红星机械厂,以及被白氏收购的那几个单位,她也会去转,每个单位有自己的负责人,她不想插手太多的事情,但是她也要心里有数,所以偶尔也会去看一看。
    王春林打听着来到了市场办公室,恰巧玉雪也在,白敬苇在跟她聊天,他们聊的东西天南海北包罗万象,他们会聊白氏的运行情况,也会聊市场的工作,还有就是靠山村的那些小别墅。王春林敲门的时候,二人正在聊着如何分配靠山村小别墅的事情,白敬苇打开房门,看到来人,感到很奇怪,他不认识王春林,玉雪扭头看到王春林,高兴得笑了。
    “小叔叔,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其实当玉雪看到王春林的那一刻,她已经知道了这个心思活跃的叔叔心里在想些什么,她不禁赞叹这些有经商头脑的人他们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他们的勤奋,他们绝不囿于自己手底下的工作,绝不安于现状,一定会瞅准时机,扩大自己的规模,王春林就是这样的一种人,而这种人正是玉雪最欣赏的。
    白敬苇一看他们两人认识,就赶紧把王春林迎了进去。
    一阵寒暄之后,王春林,话入正题,“雪儿,我想在市场上包一个门面房,批发我的家具,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门面房?”
    玉雪想了想,然后回头问白敬苇:“三叔,门面房还有吗?”
    “在你奶奶和爷爷的摊位旁边还有一间,那个本来是想给你爷爷奶奶做库房用的,没有用到,不如先给这位小兄弟。”
    “太好了,谢谢大哥。”王春林一听很高兴,“如果还有其他的门面房,空出来也可以给我,我不嫌多。”他补充道。
    “你倒是贪心,现在门面房可紧缺了,以后只会少不会多。”玉雪这样说着,王春林是很赞同玉雪说的话的,他知道这个市场会越来越红火。 他还是懊悔自己来晚了。
    玉雪看出了他的心思,笑着说,“小叔叔,这个市场如此之大,商机太多,你没有其他的想法吗?”王春林想了一想,有些犹豫的说:“我倒想把这个市场搬过去,在我们那地方也开个批发市场。”他有些像开玩笑,有的像在试探。
    “莒县和潍县隔的不远,没有必要开批发市场,批发市场一个省里有一个就可以了。你可以开一个百货商店,当然这个商店是非常大的那一种,就是百货大楼。从批发市场贩卖一些东西到百货大楼,做的高端一点。”玉雪纠正着王春林的想法。
    王春林低头沉思,五分钟后他抬起头,眼光中迸发出喜悦的光,“你说的很对,我可以在潍县县城开一个大百货商场,百货市场里的东西,都来源于批发市场,这就相当于把批发市场搬过去,只不过客户是一般的老百姓不是小商户,那么价钱也会比批发价格要高一点。 低端的产品不要,要一些高端产品,如果一个人的财力不够,可以采用包摊到户的经营策略,就像你的批发市场一样。”玉雪不禁赞叹王春林睿智的头脑和独特的眼光,她赞赏地点点头。
    “你现在有了一定的财力,但是也不足以运行一个百货商场,如果你需要帮助,我可以贷款给你,你付我利息。”玉雪欣赏他,所以也想帮他。
    “谢谢雪儿,你总是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王春林感激地说,他真的感觉雪儿是他人生中的贵人。
    不得不说,王春林现在是非常的心动,他感觉自己经营的路子又宽了。对,王春林这一次的决定,直接让他的人生高度又拔高了一大截。 以至于在以后的多少年中,他仍旧是潍县的名人,一个叱咤商场的名人,潍县的人只要提到王春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从上面的领导到下面的老百姓。上面领导赞赏,是因为王春林提供了很丰厚的税收,下面的老百姓羡慕,是因为王春林的企业养了很多工人。他创造的社会效益,值得人们赞赏。
    总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