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水能载舟
作者:璧一   什么?穿回武周破案还谈了个恋爱最新章节     
    庭审一日前——
    缪尘霜来到春莺的铺子里,铺子里仍是很冷清,店内除了一二食客以外,还有一人坐在角落里,似乎在与春莺攀谈。
    “春莺!”缪尘霜打着招呼走过去,才发现与春莺谈话之人正是郑乾。
    “原来郑公子你也在此。”缪尘霜看他面前的案几上并没有任何甜点果脯,唯独放了一盏清茶。
    “哦,原来是缪大人!”郑乾急忙起身行礼,“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您。”
    春莺掩袖笑道:“奴家能在长安这繁华地段开铺子,还是得亏了缪姑娘呢。”
    郑乾看春莺一口一个缪姑娘,好似两人早已熟知,但心想这两人一个曾在青楼做妓子,一个却是在大理寺为官,怎么会有交集呢?不免面露疑惑来。
    春莺见他不解,自是心里发笑,开口解释道:“奴家曾因一桩案子与缪姑娘有过接触。在那之后,奴家曾与缪姑娘吐露离开青楼的心声,谁曾想缪姑娘竟帮奴家实现了这般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郑乾听后,恍然大悟,原来她们之间还有这么一段渊源。又回想起自己前阵子落榜也是受了缪尘霜的安慰鼓舞,心中不免对她多了几分别的看法。
    “奴家去拿些糕点茶水来。”春莺目光含情脉脉地给郑乾飞了一眼,郑乾却好似有意避开地低下头。
    待春莺去了一旁忙碌,缪尘霜顺势坐在了在了郑乾对面,低声开口问道:“郑公子,你对春莺是如何想的?你可明了她的心意?”
    郑乾没想到缪尘霜会如此开门见山,怔愣了一瞬,支支吾吾道:“春娘的意思……我自是明白……只是……”
    “只是?”
    郑乾吞吞吐吐半天说不上来。
    缪尘霜看他那副欲言又止似有顾虑的模样,又瞧着郑乾选了一个店铺里极偏僻的位置,一下子明白过来。
    “只是你担心两人身份悬殊,春莺过去是沦落风尘,而你有朝一日考取功名,授得一官半职,担心自己家里便不会接受春莺对吗?”缪尘霜直截了当地点明。
    郑乾点点头,又摇摇头,叹了口气:“我并非是嫌弃春莺姑娘,只是我家中虽家道中落,可依然固执地坚守门当户对的观念,怎能……怎能……”
    “郑公子,你错了。”缪尘霜一错不错地看着他,目光没有半点漂移,“身份如何,过去如何,都不该是你我所能选择的。春莺如今是个好姑娘,她努力、独立,又善良。我敬佩她,也希望你能够珍视她的情谊。”
    郑乾听后默然许久,心中似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而这时,春莺端着托盘走了过来,盘内盛着一碟缀满葡萄干、核桃仁的栗子糕、一碟切好的樱桃毕罗和一壶热茶。她将托盘放在二人面前,笑盈盈道:“郑公子,缪大人,请用茶点。”
    郑乾看春莺就在身旁站着,就更不敢出声了。
    缪尘霜随手拿起一块樱桃毕罗,似自言自语,又似对郑乾说:“譬如这樱桃毕罗,表面看起来普普通通,可内馅却是精华之所在。”
    春莺不解,“缪姑娘,这樱桃毕罗做得不合您的意吗?”
    缪尘霜莞尔一笑:“不是,正合我意。”
    郑乾咂咂嘴不再言语,只端着茶盏闷头抿茶。
    “对了,郑公子何时启程?”春莺有些惋惜地问道。
    “许是三五日后罢,我先前租下的屋子眼下也快到期了,盘缠也花得差不多了……”郑乾声音低下来:“我想……也许明年再试一回,若是再落榜,也只能另谋出路了。”
    缪尘霜见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只安慰道:“上回我也劝你,科举并不是唯一之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用非吊在一棵树上。”
    春莺歪着头问道:“罗马,这是何地?”
    郑乾苦笑道:“缪姑娘你有所不知,我家世世代代为官,家父曾一度位至左拾遗,只可惜与太子李弘有牵连,被一贬再贬,直至免官,也免了恩荫。如今家族兴盛的期望,都放在我一人身上,想要入朝为官,唯有科举一途,只可惜我实在不争气。若是明年再不中举,怕是有辱门楣了……”
    春莺也道:“郑公子,你放心,盘缠的事,我可以帮你。”
    说罢,转身取了掐银丝苏绣小荷包,从中取出几两碎银来。
    “这段时日来,店铺里的生意不佳没存下什么,但奴家还有些首饰珠宝,改日去当了去,兴许能换些银两,到时候奴家再资助郑公子。”
    郑乾抬眼看向春莺,心中情感万千交加,既羞愧又为难:“春娘,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银两我可……”
    “郑公子,你莫要再推辞了。”春莺打断他,“你若能高中,将来有出头之日,再回报奴家也不迟。”
    “春娘,你……”郑乾嘴角微微抽动。
    春莺一把拉过郑乾的手,将那碎银放入他手中,笑意盈盈地道:“你只管好好读书,其他的都不用担心。”
    郑乾只觉手中几两碎银如滚烫的火炭一般,抓也不是,扔也不是。
    “郑公子,适才你提起太子李弘一案,你对此事可知晓一二?”缪尘霜岔开话题问道。
    郑乾点点头,叹了口气:“此事在长安闹得沸沸扬扬,我又怎能不知。家父因与太子李弘交往过密,被牵连其中,家族也因此受累。”
    “你可知此案的实情?”
    “当年我不过一五岁小童,也只是从家父口中略闻一二而已。只记得家父曾说过太子李弘为人宽厚,绝不会做出那等谋反之事来,于是他反复上书高宗皇帝要求彻查,未曾想却被二皇子李贤一党反告一状,最后才被牵连。”
    缪尘霜又问:“那你觉得这案子会有翻案的可能吗?”
    郑乾摇摇头:“此案已经过去多年,高宗皇帝也已不在,怕是很难再翻案了。缪姑娘何故问起这桩旧案来?”
    “前不久宰相狄仁杰等七位大臣被告谋反入狱,你可听闻?”
    郑乾虽一心只读圣贤书,但对官场上的事也是略有耳闻,更何况这案子又已轰动长安城内外。
    “我知晓此事,缪姑娘的意思是,此事与太子谋反案有关?”
    缪尘霜点点头:“不知道那监察御史来俊臣从何处找到的罪证,将七名大臣逮捕入狱,又在狱中严刑逼供,让大臣们写下来谢罪表。”
    郑乾只觉得有一些不妙,“没想到这酷吏的利爪竟伸到这些个高官身上了……”
    他回想起自己父亲不过因为冒死进谏,却差点落得个家破人亡的境地,看来这七位大臣眼下处境也是极其危险。
    “这还远远不止。”缪尘霜继续道,“狄仁杰等七位大臣入狱后,来俊臣又上奏朝廷,说狄仁杰等七人共同谋反,证据确凿。朝廷下旨,让来俊臣负责审理此案。”
    “这来俊臣如此猖狂,难道就无人能制衡他吗?”郑乾问道。
    “非也。”缪尘霜道,“朝中虽有不少大臣对来俊臣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但无奈圣上对来俊臣宠信有加,无人敢出面挑战他的权威。如今这朝堂上,已经是酷吏的天下。”
    郑乾听后不禁叹息:“我虽有心为七位大臣伸冤,却无奈人微言轻。”
    “郑公子,你的一颗正义之心委实难能可贵的。”缪尘霜放下手中的茶盏,“我们虽然人微言轻,但也不是没有办法的。”
    “缪姑娘这般说来,可是想到什么翻案的法子了?”郑乾很惊讶,眼前这名女子委实让他意外连连,不仅思想不同于一般的坊间女子,更是有着超乎常人的想法。
    “倒不是想到翻案的法子。只不过我们要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哦?那缪姑娘的意思是……”郑乾有些急切,若是太子李弘谋反案最终得以翻案,或许还能重新恢复他们郑氏一门的名誉与地位。
    “郑公子,你可知来俊臣为何如此有恃无恐?”
    “这……”郑乾摇摇头,“我只知他得到圣上宠信,其他便不甚了解了。”
    “他之所以有恃无恐,除了圣上宠信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靠山。”
    “强大的靠山?”
    “是的,来俊臣依附于圣上。他对圣上唯命是从,圣上也对他信任有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靠山,来俊臣才敢肆无忌惮地残害忠良。”缪尘霜握紧了手中的茶盏。
    郑乾听后默然许久,道:“可是他有如此强大的靠山,能如何撼动呢?”
    “只要等时机成熟。”
    “时机?”郑乾问道。
    “当好的时机再加上众口一致的舆论,我想兴许圣上不难看出如今的民心所向。”缪尘霜暗自思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武曌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