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收割玉米,大臣们都是刷浪值的工具人
作者:小康7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最新章节     
    唐岚儿始终未能理解,朱厚照是如何将怀表藏起来的。
    半个月转瞬即逝,
    这天,唐岚儿注意到西山多了许多便装的精英侍卫,
    朱厚照曾提及今日要收割玉米,估计皇上会再次驾临。
    前一天,朱厚照告诉弘治玉米已成熟,特别叮嘱他带大臣们一同前往。
    并非朱厚照格外关心这些大臣,
    而是他距离下一次中级十连抽只差一万浪值。
    按惯例,收割玉米应能获得一万浪值,剩余的通过大臣们刷取应该不成问题。
    今日早朝时间异常短暂。
    这次焦急的不是弘治,而是大臣们。
    弘治已通知内阁阁老及六部尚书侍郎们去收玉米。
    大臣们对弘治口中亩产超过千斤的新作物玉米充满好奇,渴望早日目睹。
    弘治之前参与过土豆的丰收,这次反而显得从容。
    大臣们商定,今天不重要的事务就不在早朝上讨论了。
    两位大臣象征性地上奏完毕,其余人都望向萧敬。
    萧敬感到困惑,你们该上奏就上奏,看我干什么?
    萧敬看向弘治,弘治示意他可以宣布退朝。
    退朝后,弘治换上常服,带领众臣前往西山。
    此刻,所有人都忘了皇上不得随意离宫的规定。
    谁提起,谁就会激起公愤。
    弘治率领大臣们浩浩荡荡抵达西山,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西山过去十分荒凉,短短数月,竟发生了如此巨变。
    朱厚照并未急着带他们去看温室,而是先带他们参观了报社和煤矿。
    大臣们至此才明白,每日阅读的报纸原来是如此印刷,每日燃烧的煤炭是如何开采,烧煤用的炉子又是如何打造。
    大臣们惊叹于太子的手笔,原来他在西山做了这么多事,无声无息地影响了他们的生活。
    朱厚照听着脑海里不断响起的收获浪值提示,心中感叹,果然还是从这些大臣身上刷浪值更为有效。
    转悠了半天,大臣们才想起此行的真正目的——收割玉米。
    玉米呢?
    朱厚照领着大臣们来到温室,只见一人高的玉米杆矗立其中。
    他心想,这种叫做玉米的作物,杆子这么高,产量应该很可观。
    朱厚照摘下几根玉米,展示给大臣们看。
    朝廷的大臣们大多是首次见到如此硕大的果实,无不感到惊奇无比。
    他们来不及更换衣物,只见一群身着绯红色和青色官服的大臣亲自上前掰玉米。明朝的一到四品官员身穿绯红,五到七品着青色,八品九品则是绿色。今日西山上没有穿绿色官服的官员,他们的品级太低,无资格参加此活动。
    刘健年事已高,自持身份,没有参与收玉米,而是袖手旁观并与弘治交谈。弘治嘲笑这些官员的见识短浅,他手持新收的玉米,向刘健描述收取土豆时的壮观场面。
    刘健询问朱厚照为何上次收土豆时不邀请百官一同观看。朱厚照解释说,那次是因为会亲家,所以没有带官员们去。在他心中,亲情更为重要,如果不是为了增加声望值,这次也不会带这么多官员前来。
    朱厚照还向刘健提及了封钱进为天津伯的事。先前在给予钱进免税田的问题上僵持不下。礼部认为,既然已封钱进为世袭罔替的爵位,再给他大量免税田并不合法理。现在,朱厚照借着收玉米的机会再次提出封爵之事。刘健也认为,鉴于钱进此次的功绩,他在封爵上的待遇可以更加优厚。况且,他无法直接赏赐钱进,为岳父争取些好处也是合理的。刘健表示他会与礼部进行沟通。朱厚照点头致谢,心中却有些厌烦,办点事还得求助于文官。相比之下,太监们办事让他更为舒心。难怪历史上多位皇帝宠爱太监。
    朱厚照也向弘治提及对邱聚的赏赐,邱聚一直照料温室,功不可没。对内廷的赏赐无需经过文官,因此,朱厚照提出的小小请求,弘治立刻应允。
    由于玉米不易精确称重,收获后只能大致估计产量。每亩产量超过了一千二百斤。得知这一数据,众人欢欣鼓舞,高声欢呼。
    “天佑大明!”
    “祖宗显灵!”
    “百姓们有福了!”
    尽管这些大臣平日可能固执、结党营私或有各种小缺点,但面对如此高产的作物,他们仍难掩兴奋之情。朱厚照看着不断攀升的声望值,心中也感到满足。
    朱厚照架起大锅,现场煮了些玉米供大臣们品尝。然而,数量有限,毕竟需要留下种子。三位内阁大学士各分得一根玉米,六部尚书只能两人分一根。其余大臣每人只能切一小段,尝个鲜。所有大臣都对香甜的玉米赞不绝口,并同时称赞朱厚照。
    近几个月,taizi的变化显着,不再像以前那样沉溺于玩乐,反而做了许多有益国家和人民的事情。简单来说,他越来越能担当大任了。
    弘治见到朝廷官员对太子越来越认同,心中满是喜悦。
    或许他与儿子未来也会被世人传颂。
    就像先祖明仁宗和明宣宗那般,
    他们在位时政通人和,法制严谨,经济繁荣,仓库盈满,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呈现出明朝初期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被誉为“仁宣之治”。
    自己与儿子也许会被称作“弘x之治”。
    土豆与玉米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后人提及这两种作物,会记起它们是在弘治年间引进并普及的,他和儿子也因此沾光。
    朱厚照在刷足了浪值后,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官员们想再煮玉米尝鲜的建议。
    剩下的玉米得保留下来做种子,待日后大规模推广再说。
    反正玉米已经收割完毕,浪值也达到目标,朱厚照没有留官员们用餐,催促他们赶快回去工作。
    毕竟老朱家还在给他们发工资,不能让他们领着薪水闲逛。
    待大臣们离开后,朱厚照回到自己的房间。
    “系统,开始中级十连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