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老父亲的爱
作者:暮烟画楼   穿成极品老妇后,我成全家顶梁柱最新章节     
    她先用银针封住了青年的五感,再一点点摸索,凭借着多年的临床经验,这个碎石方法成功了。
    接下来,就是抓药回来,让他喝药加上动作的辅佐,早些将石头都排出来。
    青年一觉醒来,已经是随从煎好药之后。
    而张小英也在给他碎石之后回去补觉。
    这会儿,青年吃药,她也起来了。
    青年的气色好了很多,也有胃口吃东西。
    张小英过来看他,他连忙下床,朝张小英深深作揖:“多谢张大夫救命之恩,书文有礼了。”
    张小英最怕别人文绉绉的,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好了好了,你给钱,我治病,谈不上什么恩不恩的,好好说话,别跟我这种村妇掉书袋。”张小英没好气地道,“难不成说句话我还得绞尽脑汁?”
    青年不好意思地道:“抱歉张大夫,是我太书呆子了,习惯这般,并不是故意的,还请张大夫见谅。”
    张小英摆摆手,“没事,对了,你感觉如何?”
    “好多了,张大夫医术高明,简直药到病除,真庆幸能遇上张大夫,不然还不知道要疼多久才能好。我实在不想再像昨晚那样狼狈了。”
    “只是碰巧我会罢了,不过你也是要按时吃药,照着我说的去做,否则石头排不出来,你还是会再次发作的。”
    “是是是,我半个字都不敢忘记。对了,一直未曾跟张大夫自我介绍,我姓沈,名书文,听说周先生在广兴县办了英华书院,特地来游学的。”
    沈书文彬彬有礼,前呼后拥的,一看就是家世了得的公子哥。
    不过他和他的仆从都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都是比较随和的那种人,想必其家族也比较低调。
    “沈公子以前也不曾觉得有什么不适吗?”张小英反问。
    “腰会酸胀,有时会隐隐作痛,但都是过一会儿就好,我以为是坐太久的缘故,没有放心上。”
    “不是,是因为结石,可能当时不太明显,你没有在意罢了。但以后还是要多注意啊,这种病发作挺要命的。”
    “唉,有一次经历我就怕了。对了张大夫,我有这种病的话,会不会传给小孩的啊?”
    “会有这种可能。”
    “那怎么办?要是姑娘这样疼,岂不是要了命?”
    沈书文着急了。
    “你已经当爹了?”
    “嗯,我闺女两岁了。你说我疼就算了,要是我闺女也得这种病,那她怎么办?这么小一个人儿,如何能承受那样生不如死的痛苦?”
    “只是有可能,不一定的,你让你媳妇多注意她的生活习惯,如果不舒服,就带她看大夫,我跟你说的那些,你都不要忘了。”
    “唉,不行了,我得赶紧递信回去交代我娘子,莫让她像我这般。”沈书文说完,就急急忙忙去找笔墨,恨不得现在就飞回府城,亲自叮嘱妻子。
    张小英见状失笑。
    不过,关心女儿总是好事。
    张小英也没拦着他。
    沈书文写好之后,还让张小英过目,看看是否有遗漏的。
    张小英看信的时候,沈书文说起他的闺女,眉飞色舞,连闺女第一次拉了他一身,也让他骄傲,觉得自己女儿厉害。
    简直就是个十足十的女儿奴。
    他和妻子是青梅竹马,相知相爱,顺顺利利成亲,话语间,皆是满满的幸福。
    张小英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男人这样说起自己的家庭。
    看样子,沈书文过得真的很顺心。
    他本人也温和善良,模样比不上郁阳他们,但也算是长得周正,一表人才。
    “没有什么遗漏的,不过,小孩还是要吃些肉之类的吃食,毕竟在长身子,适当吃点,对身体是无害的。”张小英指了指信中一处。
    “我去改,麻烦张大夫了。”沈书文感激地道,“得让我闺女好好长身体。”
    “对了张大夫,你们家好像也好几个小姑娘,我方才醒了的时候,听到外头说话,她们是不是都很乖很听话?我一直都觉得闺女比臭小子好。
    “但是闺女长大了也不省心,怕她嫁不出去被人笑话,又怕自己眼瞎给她选了不好的人家,唉,总之操碎了心,真想一辈子养着她才好,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沈书文絮絮叨叨,全是一个老父亲对女儿的爱。
    说了许久,沈书文回过神来,歉然道:“对不起啊张大夫,是我太唠叨了,说这么多有的没的,你别见怪。”
    张小英笑道:“怎么会,我听着也觉得有意思,就好像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就在我跟前似的。你闺女有你这样的爹,真的很幸福。”
    沈书文说:“嗯,她投胎成我闺女,肯定也是挑了很久才选中我的,我不能让她白白来人世一趟,定然是要尽我所能,给她最好的一切。”
    “如果将来有机会,希望能见到你可爱的闺女,我也喜欢乖乖巧巧的小姑娘。”
    “一定会的,张大夫将来去府城,千万要记得来沈家找我。”
    “好。”
    张小英随口应下。
    “我还有些事要出去,你多注意休息,有什么不舒服就我儿媳去找我。”
    “好,张大夫先忙。”
    ……
    张小英拿着图纸去了找村长。
    村长让李平山将那些入股酒坊的村民都找来,一起商量。
    张小英的图纸画得简单明了,便是大字不识一个人,也能看懂上面画的什么。
    “你们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修改的,咱们得赶在入冬之前,将酒坊盖起来。”张小英说道,“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你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
    众人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平日里不怎么爱说话的赵平川,看过图纸之后,指出了不少需要张小英修改的地方。
    他擅长酿酒,比张小英更清楚酒坊如何布局更好。
    张小英听了他的建议,将要改的地方都圈起来打上标记。
    这一讨论就到了天黑。
    毛氏见他们商量得差不多了,才笑着过来喊他们:“不忙的话,先吃饭吧,等吃饱了再继续。”
    众人一听,这才发现时候不早了,纷纷推辞,准备回家吃。
    毛氏道:“可不许这样,我都准备了你们的饭菜,都走了,我们一家子怎么吃得完?这么热,放到明天就馊了,倒掉也怪可惜的。”
    村长也说:“行了,都在我家吃饭,走什么走,难不成我家的饭有毒不成,一个个都不敢吃?”
    张小英不由得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