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字条
作者:长青城的凰鸣   重生1983,从被迫娶媳妇说起最新章节     
    陆川又跟三儿交代了些考试和填报志愿的注意事项,并且说了考试时不能赶过去陪他,这让三儿微微有点失望。不过当陆川说:“等你暑假到省城来帮我。”
    陆丰顿时兴奋不已。
    从省城回家这一路,开车绕了这么一大圈再回去县里,把陆花交给肖雅,之后再三叮咛曲威,陆花在店里帮忙要跟其他人一事通透,千万别搞特殊。
    这话同样也和肖雅说了。
    陆花颇有微词,却不敢反驳,只能瞪着陆川表示自己的不满。好在即使要求再严格、态度再严厉,终究还是要走的。
    陆川回到县里没做过多停留,回家拿了几件换衣物,跟肖雅腻歪一阵子后,自己驾车返回省城。
    这边李大公子自从陆川走后始终惦记着,就算忙起来心里还是像有点事儿似的。
    当陆川安然无恙地把车开进院子里,他险些直接从敞开窗户的二楼直接跳下去。
    “我说你可终于回来了。”
    李大公子三步并做两步,从楼里快步出来。
    陆川倚着车身,不以为然道:“盼我赶快回来干活咋地?”
    “你从哪儿学的开车?”
    “从哪儿你就别管了。”说着,指了指后座,“西瓜搬出来。”
    李大公子哪儿被人这么使唤过,登时有点急了,可看着陆川自顾自走进办公楼的背影,双肩一垮,叹了口气,“真是今时不同往日啊。”说完,招呼人往上搬西瓜。
    没一会儿,办公楼所有的工作人员边吃西瓜边感谢陆川。李大公子禁不住调侃:“我说陆哥,你这收买人心的手段是真厉害。”
    “说啥呢,话不是这么说。”
    “嫌我说的直白?”
    “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再说了,这大夏天的,我都想吃两口西瓜解解暑。”
    陆川翻起了这两天堆积起来的各种资料,抬头问:“要动迁的具体位置出来了?”看图上划出的部分,和标注,动迁的有八十二户,基本上都是老住户。
    “嗯,今早刚统计出来,这工作可真不容易做。咱公司的人领着测绘的每到一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挠,好在有居委会的帮助协调,才这么快整出来。”
    这在陆川预料之中。
    这个时代的人们对动迁补偿并不感冒,他们关心的是自己还得搬家折腾,跟老邻居们分开的不适,还有新家会不会没有现在的好等等问题。
    “后面的拆迁安置款、补偿等问题,还是由居委会出面帮忙才行。咱的工作人员就负责计算数额和解答相关问题,其他的别乱说话。\\u0027
    李大公子也不含糊,“这是自然。这里都是老户,跟居委会那些大娘大妈们关系不般,咱是外来户。”
    陆川听他明白,也放了心。
    “宾馆那边有人找我没有?”
    他这一问,李大公子一下子想起来,“是有个人,说是什么饭店的老板,在宾馆前台给你留了张条子。啥事啊?”
    李大公子好奇起来。
    陆川瞥瞥他,“啥事也跟你没关系。”
    “咱这大工程可开工了,你别三心二意的,我一人不行。”
    一听这话,陆川禁不住乐了:“我说李大公子,男人可不能说自己不行,就算不行,还能拿出来说?”
    “去你的!你知道我说的啥意思。”
    陆川看他是真担心,正色道:“放心吧,我陆川办事不会不负责任,说到哪儿办到哪儿!”
    李大公子听完这才放下心来。
    现在他也对陆川有种迷之信任,就认为陆川说的话肯定就是那么个道理、就应该那么办,有他在,心里也有底气。
    陆川拿起刚放桌子上的车钥匙,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回去瞅一眼,顺便把东西送回去。”
    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李大公子喊道:“司机在楼下,你别自己开了。”
    “没事,我的驾驶技术肯定没问题。”
    李大公子在楼上盯着陆川的车开出大门,看行进中的汽车没有丝毫迟滞、生涩,他也不再担心。
    回到酒店,跟前台接待员说明后,接待员将纸条交给陆川。
    打开,纸条上写的很简单:请到店里详细商谈。
    这就是有门儿的意思。
    看完,陆川又问接待员:“留纸条的是什么人?”
    接待员想了下,恍然道:“那个人来的时候挺急的,他不知道您住那间房,也不知道您的姓名,最后就写了张字条,还说是您让留的。”
    陆川又问,“他说别的什么了吗?”
    接待员笑道:“这个您还真问着了,当时不忙,没有客人,所以我对他印象挺深。他说,要您看到字条后一定尽快过去。”
    跟接待员道过谢,陆川没直接过去,而是把东西放回房间,又洗了个澡,换了件衬衫。感觉身上没了风尘仆仆的味道后,他才出门。
    这个时候出门正是下班时间,路上最多的不是汽车,而是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行进中,自行车占据了大部分路面,陆川开的十分小心。
    本来开车也就十多分钟的路程,开了快半小时才到。
    这个时代没有到此找停车场的烦恼,随便找了处地方把车停在不碍事儿的路边,下了车,迈着方步走到出兑这家饭店。
    原先看中的五金店的房子仍被警戒线封着,连带着周边的生意或大或小的都受到些影响。
    眼下是饭点,陆川站在门口四下环顾,人流量很大,而且看经过的人群,年轻人和下班的中年人居多。
    他站在店门前,却迟迟没进来,很快引起店里人的注意,老板很快迎了出来。
    “同志,大兄弟.....来了怎么在门口站着,赶紧进去聊。”四十多岁的老板,没了上次的高冷,喊陆川大兄弟,这明显在套近乎。
    陆川也不托大,笑着说道:“这条街上的人不少啊。”
    老板脸上顿时有些不自然,不过很快一扫而空,笑答:“是啊,是做生意的好地方。”
    陆川点头表示赞同。
    等进了饭店,陆川看见,偌大的店内居然只有两张桌有客人,比他上次来时还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