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收徒
作者:苏小尘   农门寡妇操劳而死,重生后杀疯了最新章节     
    到了二月底,不过才半个月的功夫,一排排的鸡舍便建成了。
    鸡舍建在远离村庄和学堂的位置,不用担心味道熏到村民和学生们。
    刘苗兴奋地向萧杏花介绍。
    “每排鸡舍都分了许多隔间,每个隔间宽度都是三尺三,长都是四尺五,高度大概四尺的样子,半人多高。”
    “每个隔间都有门有窗的,前后通风透气,鸡就少生病,这小门一到下半晌时就必须打开了,鸡要进来睡觉呢。”
    “东家您看这下面,是架起来的,通风,还能防雨水灌进来。”
    一排排鸡舍,整齐划一,萧杏花看着就很是满意。
    “真是不错。不过这些隔间看起来不算大,能同时住多少只鸡?”
    “一看东家就没养过鸡。”刘苗笑道:“鸡睡觉都是紧挨着的,这么个小隔间,足能住的下二十只鸡了。这一排,就是五十个隔间,养一千只不成问题。”
    这样的鸡舍,一共有五排,暂时按照养五千只鸡算的。
    “这边是孵蛋的地方。成百上千只鸡一起孵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这边的就建了暖房,有地炉,到时候把鸡蛋全拿到这边来人帮着孵化,就不用母鸡了。”
    暖房是开工前两天先建起来的。
    自从秃毛鸡回来后,那头一批母鸡就有抱窝的意思了,所以夫妻俩就把鸡蛋全拿到了这边孵化。
    听刘苗滔滔不绝讲了许多,萧杏花都能听出她发自内心的高兴,似乎别人避之不及的鸡粪味道,在她看来都不叫事。
    对了,还有鸡粪,这可是种庄稼的好肥料。
    最近有不少村民,来打听买鸡粪的事情。
    刘苗又说道:“我家当家的都把鸡粪沤成肥了,以后养得多了,这鸡粪就更多,东家自己留点在山上开荒种粮,用不了的还可以卖了换钱呢。虽然一板车也卖不了多少钱,可架不住鸡多能拉……”
    萧杏花光听刘苗讲,似乎就闻到了漫山遍野的鸡粪味儿。
    “嫂子,咱们先回去,商量一下买鸡崽还有雇人的事吧。”
    以后鸡多了,光靠夫妻俩根本就照顾不过来,所以请人手的事情,也摆在了台面上。
    庄稼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养鸡,不过是却是没有养这么多的,一时也根本找不到像这夫妻俩一样的熟手。
    “这样,我想在村里招几个人,给你们做学徒,不知杜大哥和嫂子,愿意不愿意。”
    “这……”夫妻俩都有些犹豫,“东家,我们两口子能忙得过来,大不了就是辛苦一些,不妨碍的,再请人,还要付工钱,有点……”
    两人越说,声音越小,有些尴尬,也有些心虚。
    无论什么手艺,都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一说,若不是特别近的关系,一般都不会随意收徒。
    养这么多鸡可是有讲究的,跟其他的手艺活也没什么两样。
    夫妻俩也担心收了外人做徒弟,对自己以后能不能保住这份差事也是个威胁。
    萧杏花从来不做强人所难的事情。
    她只会因势利导。
    “是这样的,杜大哥,刘苗嫂子,咱们暂时先养这五六千只鸡,以后还会养更多,不光在宋家村养,甚至都不局限于在咱们清江县养,说不定哪天还要去京城养呢。光靠你们两个,怕是……”
    萧杏花也知道,就算自己能把生意做到京城甚至做出大周,对这夫妻俩收徒也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这不是能让他们心甘情愿收徒的理由。
    “我是这样想的,凡是你们带出来的能独当一面的徒弟,我就按每人十两银子,给你们奖励,你们觉得咋样?”
    “啥?”
    两口子可吓坏了。
    他们还以为是自己别扭推辞,惹东家不高兴了,才故意这般说笑表达不满呢。
    “不不不,东家,我们愿意收徒弟,你帮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哪能故意阻了你发财呢。您放心,我们会实心实意去教的。”
    萧杏花笑着安抚两人。
    “我是说真的,不是开玩笑的,更不是生气胡乱说的。不过有一点,就是你们教出来的徒弟,需要像你们一样能独当一面才行,只有这样,我日后才不至于无人可用。”
    见东家是说真的,夫妻俩这心里又是忐忑,又是惊喜。
    教出一个学徒,就有十两银子,看东家这发家速度,怕是不出几年,还真能把生意做到京城去。到时候,大周各地都有东家的养鸡场,那自己的徒弟,岂不是遍布天下了?那得是多少钱啊!
    两人并没有被巨大的意外之喜砸晕,反倒为了对得起东家的信任和巨额的奖励,而异常谨慎起来。
    杜如海认真道:“东家,养鸡不仅需要胆大心细的勤快人,也跟其他手艺一样,真想做好了,还是非常需要天份的。这学徒可不能随便收,还是要好好挑选才行。”
    他看了眼妻子,眼神里满是爱意与欣赏。
    “就说我们给东家养鸡,看起来是我们两口子在干,而且我有力气,看起来做的活也比狗蛋他娘多,可实际上啊,我也就是出个力气,她说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若是鸡出了问题,也都是她告诉我怎么处理。而我跟她学了几年,硬是没学会她那一套。我啊,就是她教的第一个徒弟,而且,还没出师,哈哈哈。”
    “谁让我,从小是养牛的呢。”
    萧杏花这才想起来,杜如海一开始就告诉过自己,他从小是养牛出身,刘苗才是那个养鸡的行家。
    似乎,以后也可以考虑养牛的事情了。
    “既然杜大哥都这么说了,那招收学徒的事情,就交给刘苗嫂子了。”
    对恩人对自己都是大有好处的事情,刘苗自然不再推辞,用了两天时间,就从闻讯赶来的报名人群中,挑了十个出来。
    这十个人,有两个都没坚持到第二天,就被那滔天的臭鸡粪味熏吐退出了,还有四个,干了四五天,也因为各种原因半途退出来。
    到最后,就留下来四个,是刘苗中意看好有天份的,也是萧杏花看中的人品相当不错的。
    三月中旬的时候,烧鸡坊那边也建好了,张家祖孙俩也得了东家的授意,从村里雇了十个人做工。
    萧杏花刚从烧鸡坊那边回来,就见李彪和赵良仁已经在自家等着了。